国讳,指举国臣民(包括
皇帝)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
皇帝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
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也指国丧。《宋书 萧思话传》:“下官近在历下,始奉国讳。”
简介
正月由来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
正月”,这是因为
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
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
秦朝,由于
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政”(“政”同“正”),于是秦朝改称“
正月”为“
端月”。“里正”为“里典”。
历代名皇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
刘恒,于是把恒娥改名“
嫦娥”,把
恒山改为“
常山”。
汉武帝叫
刘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
蒯通”。
汉光武帝名叫
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
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
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
宋仁宗名叫
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等字达五十多个!
王嫱字昭君,避
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
明君”或“
明妃”。
晋简文帝郑后小字阿春,用作书名的春秋改为“阳秋”。晋人
孙盛所撰史书因名《
晋阳秋》。
朝代
唐代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女真族唐时服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尝改称为“女直”。
唐代宗名豫,薯蓣曾经改名为“
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清代入关代明的第一朝皇帝世祖名
福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曾下诏布恩,特许臣民可不避讳福字,假惺惺说:“不可为联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乃
口血未干,有清一代竟大兴骇人听闻的
文字狱,其中多有涉及避讳的奇谈怪论。
康熙年间
因明大学士
朱国祯生前在经清人
庄廷鑨冒名出版的《
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辗转株连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署名、刻字、印刷、卖书、藏书、官员等达数百人,处死刑者七十余人。
雍正年间
主考官
查嗣庭摘用《
诗经》中的“
维民所止”作为试题,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
雍正”砍头示众,病死
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
乾隆年间
内阁学士
胡中藻引用《
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题中有“
乾龙”二字,龙与隆同音,竟判定是影射乾隆皇帝被送上断头台。举人
王锡侯删改钦定的《
康熙字典》,重编作《
字贯》,触犯康熙、
雍正、乾隆三朝帝名,判处斩刑,封疆大吏也因失察革职治罪。
家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
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又称私讳。
人物
淮南王刘安
他主持编写的《
淮南子·齐俗训》中引《
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时,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
南齐
谢超宗的父亲叫凤。有一次他去拜访
王僧虔,然后又去看他的儿子
王慈。
王慈正在
练毛笔字。当时
王氏子都以书法见称于世。谢灵超看到
王慈练字,随口问道:“你的书法和虔公比怎么样啊?”王慈因为他触犯了
家讳,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我和父亲相比,犹如以鸡比凤”。
谢超宗因此狼狈而退。
晋朝王忱
晋朝有个叫王忱的人,一天去看望桓玄,桓玄用酒招待他,王忱因为刚因过药忌冷酒,因此叫仆人去“
温酒”,谁知桓玄听后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父亲叫
桓温,一听“温”字就要痛抽水流涕,王忱讨了个没趣,只好匆匆告辞。
今天的人,恐怕没有谁因为听到与父母名字相同的字就痛哭流涕的,在我国
古代,这种事情却屡见不鲜,这样的人也因此会获得别人的尊敬呢?
南朝殷均
这种方式也会成为排挤异已、打击仇敌的一种手段。南朝梁时的殷均,因恬静好学,官至国子祭酒。武帝命他聚了
永兴公主,但永兴公主很不喜欢他,每次召入,都命人在墙壁上写上地父亲的名字,而在
古代,这样的人也是层出不穷的,并以此为荣。
袁德师因为父亲名高,便不吃糕这种食物;
徐积父因为父亲名石,从来不用石器,不踩石子遇上非过不可的石桥,便让人背着他跑过去;北宋
吕希纯因为父亲名公著,便不断著作郎;刘温搜因为父亲名岳,便终身不听音乐,不到嵩月、华山等五岳游玩;韦冀的父亲名乐,由于乐是个多音字,即可读作音乐的乐,又可读作快乐的乐,因此韦冀一生中不仅不听音乐,不游高山大岳,不饮酒做乐,甚至不参加可以使之“快乐”的活动,真是不可理喻。
“诗鬼”李贺
最令人惋惜的怕要算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了,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
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便
郁郁寡欢而死。韩愈因此愤而作《
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吗?”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遭到了士大夫们的攻击诋毁。
家讳并不全是避父亲的讳,也包含避母亲的讳,唐代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一生共写了近三千首诗,各种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
子辈需要避长辈的讳,奴仆也要避开所有主子的讳。北齐的熊安,一次去见和士开、
徐之才。徐父名熊,和父名安,他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犯讲讳,于是将自己的姓,名的第一个字都改了,自称为
觫觫生。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怕自己触霉头了。
例子
《红楼梦》
《
红楼梦》中这样例子很多。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薛蟠的老婆叫夏金桂,更是厉害。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字来,凡人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一日她与香菱说话,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史记》
凡避讳者,都须找一个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讳谈,《
史记》中因此无一“谈”字,连
赵谈都改成了赵同,废弃了编著书字应求完备的宗旨。宋代大文学家
苏东坡因为讳“申序”,向来不为别人作序,如果必须作这类文字,则改为“叙”,后觉不妥,又改为“引”。这种办法虽然勉强可行,但已经明显地妨碍了文字的准确性。如避讳“长”字及同“长”相同的音,琴的长短还可勉强称为“
修短”,而肾肠则不能改为“肾修”了。因此那时的人们在避讳问题上真是费尽了心思。
中国民间流行着这样一个巧媳妇的故事:有一个巧媳妇的公公叫王九。有一天王九的朋友张九、
李九,一个提着一壶酒,一个拿着韭菜来请他喝酒。因为王九不在家,请这个
儿媳妇代为传话。等王九回来,
儿媳妇对他说:“张三三,李四五,一个提着连盅数,一个拿着马莲菜,来请公公赴宴席。”
好在是个巧媳妇,倒也
拐弯抹角地把话传清楚了。若是遇上一个笨点的媳妇,结果会怎样?传说一个女人的丈夫亲属中有叫羊、狼、河、芦等名字的。一次她告诉丈夫在河的对岸的芦苇丛中有狼在窃羊时说道:“看呀!在潺潺者的那边的索索者当中,一只嗥号者正在拖走一只咩咩者。”这恐怕是避
家讳的极致了。
《唐律》
家讳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
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后削去官职,并判一年的刑罚,无怪乎古时的人对讳咿恐避之不及呢。但比起
国讳,
家讳中寄寓着对长辈们的亲敬、崇仰与怀念之情,带有更多的自发生。
《宋书·谢弘微传》:“
内讳。实际上也是
家讳,所不同的是指避母祖名讳,如《宋书·谢弘微传》:“从叔山多,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于世。”内讳也就是“妇讳”,《礼记·曲礼上》载:“妇讳不出门。”
圣讳
圣讳,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并不像
国讳、
家讳那样严格、那样广泛。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
老子、
黄帝、
周公等。汉以后皇帝之名有时也称圣讳。
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是在宋代,而且这时所说的圣人的范围大大扩大。它包括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宋代帝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亚圣
孟子,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以“
道君皇帝”自称的
宋徽宗,迷恋道教,因此把
老子也列入避讳之列。
宋大观四年,为避孔子讳,朝廷规定改
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甚至,连
孔子的母亲的名“征在”,在列入避讳之列。从宋代一直到清代,从皇帝表平民百姓,从和面到口头,无不对这个“丘”字避而远之。写起来或缺一笔成“”,或写作“某”,或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休”,不一而足。从宋代起,姓丘的就因为犯了孔子的讳而被迫多挂了一个耳朵,写作“邱”,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在“打倒
孔家店”的呼声中,一些姓“邱”的学者才愤愤不平地把这个挂了近千年的耳朵去掉,重新姓了“丘”。
在民间也有自发地对圣贤避讳的现象。
宋人郑诚非常敬仰诗圣
孟浩然,有一次他经过郢州
浩然亭时,感慨地说:“对贤者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
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