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未干
汉语成语
口血未干(拼音:kǒu xuè wèi g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九年》。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口血未干”。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了称霸中原,都想夺取贫弱的郑国。有一年,晋国联合其他七国共同进攻郑国。楚国按兵不动,不来救助,郑国眼看就要灭亡,郑国派使者去见晋军将领,要求讲和。
晋国统帅荀偃不赞成现在讲和,他主张把郑国围困起来,那时楚国一定会来援救郑国,等盟军打败楚军后,那时才允许郑国向晋军求和。他认为这种做法收获比较大。而参加联军的其他国家为了保存实力,却主张先同郑国讲和,把军队退回去,那时楚国一定对郑国不满,就会发兵攻打郑国,等他们两败俱伤时,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败楚军。
于是,晋军代表和郑国的代表在背地里举行仪式,签订盟约。郑国有一位善于言辞的卿士名叫公子腓,参加了盟誓。晋军的代表宣读盟约后说:“今后,郑国如果不听从晋国的命令,将遭到老天惩罚!”公子腓立刻回答说:“郑国处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真是上天降给我们的大祸。今后,我们服从大国,大国如果对郑国发动战争,也将遭到老天的惩罚!”
结盟之后,晋国和其他七国的军队退回去了。可是不久,楚国果然为此事发怒,向郑国兴师问罪。楚军大兵压境,郑国君臣恐慌万状。公子腓主张再同楚国讲和结盟,有的大臣认为不妥,说:“刚同晋国结盟,口血未干,怎能违背盟约?”公子腓理直气壮地说:“与晋国结盟时,我说的是服从大国,楚国也是大国,为什么不能结盟?”于是郑国派人同楚军讲和,双方也定了盟约。这样,楚军退了回去,郑国求得了暂时的安宁。
成语寓意
古语有云:“人无信则不立”,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讲诚信,则广交天下朋友,做事讲诚信,则事事畅通无阻。一个人不讲诚信,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口血未干便背信弃义,定为人们所不齿,也很难立足于社会。成语告诉人们,诚信是交友之道,更是为人之道。人们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面对许许多多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有一种关系是不变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口血未干”指订约不久就毁约。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运用示例
春秋·左丘明国语·吴语》:“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口血未干,宋人背盟,寡人伐之。”
清·梁启超《上总统书》:“明誓数四,口血未干,一旦而所行尽仅于其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5 09:09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