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体制
中国管理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国民经济体制包括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经济单位的各项体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过程的体制;农业、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建筑、物资、外贸、商业、服务等各个部门的体制;计划、劳动、工资财政、金融、价格、税收等各个环节的体制;中央与地方、经济区、中心城市、企事业等各个层次的体制;总公司与分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体制,等等。各个过程、部门、环节、层次等经济体制互相联系、相互交错,形成了整个的国民经济体制。
内容
包含的内容主要有:①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形式与结构,包括各种经济形式的配置和经营方式;③经济组织形式,包括管理、调节、监督机构的设置等;④管理权限的划分,包括计划、人力、物力、财力等权限,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以及管理机构、各类人员的权限与职责的划分;⑤管理制度,包括计划、财务、物价税收信贷现金物资商业、外贸、劳动、工资、人事、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以及企业的生产、购销质量、技术、储运、承付等一系列管理制度;⑥管理方法,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上述各项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依据
经济体制建立的依据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它产生的具体条件是:①首要的是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有管理和组织经济的特殊职能,它可以确立经济体制的重要原则、方针、政策和措施,建立经济管理机构,划分管理权限,运用各种经济杠杆。②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根本利益的一致,就为正确地处理各种经济关系,调节各种经济利益提供了条件。③实行计划经济。这既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又为正确划分管理权限,建立和健全决策、指挥、监督、调节机构,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创造前提。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分工协作和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客观上要求建立统一的协调的国民经济体制
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实践的探索中,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长期的战争,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国家财政经济极端困难,在继续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的措施,国家的经济情况逐渐好转,1961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转入调整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后来所指出的“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当然也有缺点。从工作来看,有时候在有的问题上是急了一些”“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这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这以后,1966-1976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则几近停止状态,到1976年,整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多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长期排斥发展商品经济,社会生产里发展十分缓慢。
建国初期,中国参照苏联的模式,确定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了局限性和弱点,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多年,中国曾有多次的权利下放,但又都只限于调整中央和地方,条条和块块的管理权限,并没触及体制问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没有丝毫问题,这种情况下,企业变成了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了生产经营积极性,缺乏活力,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也日显不适,改革旧体制迫在眉睫。“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期探索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当时,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在1978年12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也指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的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这些讲话表明一个正确的思想:行政手段虽然是管理经济的一种方式,但经济方法应逐渐成为管理经济的有效手段。
从1978年开始,中国先后推行了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和贯彻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了企业利润留成制度。一系列的改革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但也十分有限,经济的发展仍十分缓慢。所以,企业必定要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企业也必须要走向市场,实行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的新的经济体制。
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犹如一个极度贫弱的巨人,近5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全国主要工业品最高年产量仅为:纱44.5万吨,布27.9亿米,原煤6188万吨,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粮食最高年产量也只有1.5亿吨,棉花84.9万吨。此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起步点。
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5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九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增长速度达8%。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政府一直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专门机构“计划委员会”来规划和制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目标。工厂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产品,农村按照国家计划种植农作物,商业部门按照国家计划进货和销售,所有的品种、数量和价格都由计划部门统一制定。这种体制使中国经济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稳定发展,但也严重地束缚了其本身的活力和发展的速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注意到中国经济及其发展速度与世界的差异,作出重大决策:对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78年,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民重新掌握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自主安排农活和处置农产品,由他们自行决定种什么、种多少;在农产品的经营方面也给予农民更多的选择权,取消统购派购的做法,放开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取消过去众多的限制性政策,允许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开办乡镇企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空前提升。
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92年,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尝试,中国政府有了更加明确的改革方向,此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政府正式发布的文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城乡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997年,中国政府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经济体制改革迈出更大步伐。
到2002年,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成效明显。现在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和改革
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革  各社会主义国家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先后进行或正在进行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
中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病。主要表现为:①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高度公有化,甚至追求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②忽视甚至否认商品经济,排斥利用市场机制经济杠杆,过分集中,不利于国民经济生动活泼地发展。③没有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忽视劳动者集体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形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弊病,严重地束缚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的发挥。④政企职责不分,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混为一谈,压制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条块分割、割断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经济的自然联系,妨碍了经济技术交流与商品经济的发展。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着手对国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即:①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②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③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④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⑤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⑥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①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要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各种经济关系、经济利益的调整。它要通过正确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国家与集体、集体与个人的经济利益,以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②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发展所必需的。只有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一切不利于或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才能解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③经济体制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是在与资本主义制度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不断地从体制上变革旧思想、旧制度、旧机构、旧办法,创立新的思想、制度、组织、方法,社会主义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④社会主义制度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日益巩固和发展,使它的各项具体制度日益健全和成熟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保证,它贯串于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全过程。如果不对体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会顺利前进,对经济体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
参考资料
国民经济体制.中国经济网.2015-06-23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2:17
目录
概述
内容
依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