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都城就是国都。广义的都城则在国都之外,也包括
陪都。
都城概念
狭义
都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都城,根据《汉语大词典》的定义,就是专指国都。
广义
都城也有广义的概念。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多都制。从商周时期直到明清各代,一统帝国或分裂王朝除了设置首都 (国都)以外,往往还建有一个或多个陪都 (别都,留都或行都), 形成“首都(国都)”——“陪都(别都,留都或行都) ”较为完整的都城体系。在此情形下,国家或政权的政治中枢并非完全集中于国都之中,陪都(别都,留都或行都)甚至个别重要的帝王行宫 (离宫),在有些时期常常分担着都城的部分功能。
因此,广义上的都城,应该“是指包括首都(国都)—陪都(别都,留都或行都)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都城体系”。
陪都
对于
陪都,史念海曾撰文阐述陪都建立的原因:一是因为便于各方的朝贡;二是以前朝的遗迹为陪都;三是本朝都城有所迁徙,即以旧都为陪都;四是有些地方首府由于地居冲要,能够控制一方的,同样可以建为陪都。
都城范围
狭义概念
就狭义概念上的都城而言,根据
史念海的研究,唐朝都城共有长安与洛阳两个城市。
其中,长安作为都城的时段是:
1.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
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
2.唐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至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共266年。
洛阳作为都城的时段是:
1.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年);
2.唐昭宗
天祐元年(904年)至天祐四年(907年),共26年。
广义概念
广义概念上的都城中,包括着陪都。唐代陪都非常繁杂,因时而异,有增设与废省,但绝大多数的时间段都是以长安和洛阳两京并重,其余设置的北都、南京、西京等均属陪都性质。在史念海的研究中,他也提及唐代的几座陪都:
一:唐代仅以洛阳为陪都时,约有三次:
1、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至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
2、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至
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
二:唐代也曾三次建过两个陪都,和都城长安相提并论,就成了三都鼎峙的局面。
1、武则天时,本已有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当时除改东都为神都外,还以
并州为北都。设置北都在长寿元年(692年)。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以北都为并州。这一次三都鼎峙的局面,前后经过了13年。
2、第二次是在玄宗开元九年(721年)。这一年改蒲州为
河中府置中都,和长安、洛阳共成三都。只是河中置都自这一年正月六月,仅有半载,十分短促。
3、开元十一年(723年),又以太原为北都成为长安、洛阳、太原三都的局面。这次三都并存的局面比较长些,直至肃宗至德年间。
三:唐代还曾两次设置五都。
1、第一次在肃宗至德二载(757年)。这一年十二月,以
蜀郡为南京,凤翔府为西京,西京改为中京。这里所说的西京,指的是长安,因为玄宗
天宝元年就以长安为西京。天宝元年以长安为西京时,也以洛阳为东京,以太原为北京。这就成为五京。
2、这中间还有一点变异。就在置五京的第四年,亦即上元元年(760年),省去了蜀郡的南京,另以
江陵为南都。由于上元二年(761年)罢去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号,实际上只留下都城长安一处。不过很快又复旧规,因为到宝应元年(762年),复以
京兆府为上都,
河南府为东都,
凤翔府为西都,江陵府为南都,太原府为北都。
都城布局
长安城市布局
内城
唐代长安城的前身,就是隋代的
大兴城。
隋文帝(公元581一604年)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命高颍、
宇文恺等人在汉长安故城东南的龙首原建设新都,称为大兴城。大兴城分郭城和内城,内城又分宫城和皇城,这是先制定好整个规划,然后陆续建成的。先建宫城,再建皇城,最后建成郭城。
内城位于郭城的北部正中,近正方形,东西宽2820米,南北长3335米。后半部是宫城,南北长1492米,面积4.2平方公里;前半部是皇城,南北长1843米,面积5.2平方公里。整个内城,包括宫城和皇城,总面积和汉魏洛阳故城相当。宫城和皇城之间,并无隔墙,只有一条横街间隔。
宫城的中部是
太极宫,东西宽1967米,南北长1492米。东侧是太子的东宫,西侧是居住宫女的
掖庭宫,掖庭宫南端有
内侍省,掌管宫内事务。掖庭宫北端有太仓,储藏粮食。太极宫的正殿名太极殿,殿前有东西两廊,东廊有门下省,西廊有
中书省,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太极殿后面还有大殿名两仪殿。宫城前面有五座城门,中央正门名承天门,北对太极殿,南通皇城的朱雀门和郭城的明德门。承天门有三个门道,现存门址东西残长41.7米,进深19米,门基铺石板或石条。门前的横街宽三百步,合411米,这是长安城内最宽的大街,具有广场(集会场所)性质。每逢元旦、冬至和千秋节(玄宗皇帝寿辰),规模很大的朝贺礼节,都要在承天门举行,并在横街上(按官品顺序)集合排班。还有颁布大赦和迎接朝贡的仪式也要在承天门举行。顺天门以南就是所谓“外朝”;太极殿又是每月朔望举行朝仪的地方,就是所谓“中朝”;两仪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处所,就是所谓“内朝”,而庆祝胜利的宴会,招待贵宾的宴会,以及召集五品以上官的宴会,常在两仪殿上举行。
宫城后面(即北面)有三座城门。
玄武门、
兴安门二门是太极宫的北门,
至德门是东宫的北门。玄武门驻屯皇帝的禁卫军。唐代通例,在宫城的北门驻屯禁军。宫城后面还有西内苑
紧靠宫城南面的横街以南,就是皇城。皇城占有内城的南半部.皇城以内,有东西向的街七条,南北向的街五条,“各广百步”(《云麓漫钞》卷八)。以南北向的承天门街为中心,设有左右对称的中央官署,中央的主要行政机构
尚书省即设在中心地点。太庙和太社则设在前排的左右两侧。南面有三门。正中的
朱雀门,北通宫城正门承天门,南通郭城正门
明德门。
郭城
唐代长安的郭城呈长方形,东西宽(从
春明门到
金光门直径)9721米,南北长(从明德门到宫城玄武门偏东处)8651米,周围共长36.7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因为内城(宫城与皇城)处于郭城的北部正中,郭城从东、南、西三面环抱内城,作为居民区的“坊”和作为商业区的“市”,都分布在郭城的三面。这种布局,实际上是沿用汉魏洛阳的体制,只是四面筑了方正的郭城,“坊”和“市”的布置更加整齐而有秩序。
整个郭城有十三座城门。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座城门,位置匀称。南面正门明德门最大,有五个门道,两端的门道是车道,正中门道只供皇帝通行。其他城门均为三个门道。城门的左右两门道是车道,这与当时“凡宫殿门及城门,皆左入、右出”的制度有关(《大唐六典》卷二五“左右监门卫中郎将”条)。北面有四座城门,三座在宫城以西,另有一座在宫城以东,只是通往禁苑的北门,后来成为大明宫的南面五门之一。街道有南北向的十一条,东西向的十四条。其中贯穿东、南、西三面城门的有六条主要大街,南北向的正中的朱雀大街最宽,达150一155米,两侧水沟宽 3 米,成为整个城郭的中轴线朱雀大街把郭区划分为东西两半,东半有五十四个“坊”和东市,属万年县管辖;西半有五十五个“坊”和西市,属长安县管辖。这种布局也是沿袭汉魏洛阳的体制,只是安排更加整齐。
洛阳城市布局
内城
唐代洛阳城,原来也是隋代创建的。隋统一以后,
隋炀帝(公元604一616 年)为了进一步控制关东和江南,便于向四方征收贡赋,徙居富商大贾及工艺户,于洛阳营建东都。选择地点在汉魏洛阳故城的西面,周代王城的东南,既横跨澜水两岸,又直跨洛水两岸。面积约47平方公里,比长安要小得多。内城(包括宫城和皇城)位于郭城的西北角。原来隋代所筑的郭城是短垣(矮墙),到唐(武周)长寿二年(公元 693 年)才重建外郭城。
洛阳宫城南面正门为
应天门,正殿为
乾元殿,武则天时改建为
明堂,唐玄宗(公元712一756年)时拆改明堂为含元殿,这是举行朝会的地方。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处所,和大明宫一样称为
宣政殿,偏处于
含元殿之西,规模不及长安的太极宫和大明宫。皇城紧靠宫城之南,呈东西向长方形。另有东城紧附皇城之东,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皇城与东城分布有各种官署。在宫城之北有圆璧城。在东城之北有含嘉仓城,南北约长700多米,东西广600多米,仓城内发现粮窖200多座,排列整齐。隋炀帝建造东都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来征收和积储大量粟帛。除了在东都的内城中造含嘉仓城以外,还在洛阳以东、巩县(今河南巩义)境内建筑周围二十里的洛口仓,穿有三千窖。
在皇城西南的禁苑东部,唐高宗在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又起建规模很大的上阳宫,南临洛水,西靠谷水,有观风(正殿)、甘露、麟趾等殿。这和长安在东北禁苑造大明宫的情况相似,高宗晚年常居此宫听政。
郭城
洛阳郭城由于洛水横贯城中,分为南北两半。北半的西部是内城(包括宫城、皇城、东城等);东部是北郭,分布有二十八个坊和一个“北市”。南半又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与北郭相对的南郭,分布有三十九个坊和一个“南市”;西部是西郭,分布有四十二个坊和一个“西市”。总共郭区有一百零九个坊(一说一百零三个坊)。西郭的南墙有定鼎门,向北直通宫城的应天门,这条定鼎门大街是唐代洛阳的中轴线。所有坊的平面大都呈方形,长宽分别在460一580米之间,面积较长安的坊要小。各坊形制与长安相同,坊内外的街道也比长安狭窄。
洛阳的三个市,北市、南市分别在北郭、南郭的中心,北市占一坊之地,南市占两坊之地;西市在西郭的西南角,也占一坊之地。三市分别临近漕渠、运渠和通济渠,交通便利,商业比较发达。北市东南的时邕坊、东北的殖业坊、西面的清化坊,都有旅馆或客舍,殖业坊西门并有酒家。这种在“市”周围的“里”分设店铺经商的设施,是沿袭北魏洛阳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