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荔枝膜
明代徐勃诗作
《咏荔枝膜》是徐勃写的诗。徐勃,明代闽县(福建省福州市)人。
原文
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
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注释
忠州:古州名,在四川省东部、长江沿岸。
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用以涂脸颊或嘴唇,国画家亦用作颜料。也泛指红色。
荷瓣:借喻荔枝膜。
桃花:借喻荔枝膜。
茜(qiàn)裙:大红裙子。茜草根可以作大红色的染料,因即以指大红色。喻荔枝膜。
轻裼(xī):轻轻的裘衣外的罩衣。喻荔枝膜。
嫣红:娇艳的红色。
狼藉:亦作“狼籍”,纵横散乱。
作者介绍
徐勃(1570-1642),字惟起,号兴公,别号三山老叟、天竺山人、竹窗病叟、笔耕惰农、鳌峰居士等。出生于福州鳌峰坊,祖籍荆溪镇徐家村。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书画家,更是著名的方志学家、藏书家。其诗以清新隽永见长,人称“兴公诗派”,与曹学佺同为闽中诗坛领袖。徐 谙悉乡邦文献,三次参加修纂《福州府志》。著有《鳌峰集》、《榕阴新检》、《闽唐南雅》等等。
徐勃于嘉靖四十二年出生于福州鳌峰坊。父亲曾任河南永宁知县,但徐勃却对当官不感兴趣,无心入仕。自中了秀才以后,徐勃便摒弃科举,全心投入他的所爱好的“学问”中去。
尽管徐勃仅仅是个秀才,可是他的大名却广为人知,与曹学佺等人一起成为闽中诗坛的中流砥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一位诗人的必修课。明万历年间,徐勃与福州当地诗人陈价夫陈荐夫邓原岳、谢肇浙等组织筹建了“芝山诗社”。而后徐勃一有闲暇便计划四处游历,遍访名胜古迹,并辗转求学于各地。万历十二年北上江历吴江;万历二十三年、二十九年做了两次吴越之游;三十五年,游历于广东……直到他去世的那年--崇祯十二年,七十七岁的徐勃还带着他的儿子赴江苏常熟求学于大学者钱谦益。
在这辗转游历之间,徐勃促发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乐府歌及近体诗,其中就有不少吟颂福建各地名胜的诗篇被收录到《闽都记》中。这些诗以其清新隽永见长,被人称为“兴公诗派”。而他也因为交友广阔,被人称赞为“迹所至,遍揽四方豪俊。”
正是由于徐勃文采卓著,熟读地方文献的同时还能通晓各地风土人情,他先后三次参加《福州府志》的编修工作。除此之外,徐
还修撰了《雪峰山志》、《鼓山志》、《榕城三山志》等等。并留下了许多著作,有《闽中海错疏》、《红雨楼集》、《闽南唐雅》、《榕荫新检》、《红雨楼书目》、《笔精》、《闽画记》、《荔枝谱》等。
说到徐勃“读万卷书”并没有吹嘘。明万历年间,徐勃因为所藏书太多,便在于山上建起了辉阁别墅,后来又和他的兄长在山下建绿玉斋、红雨楼、宛羽楼、南损斋。据统计,仅这些地方便藏书53000多卷。史料中记载道:“客人从竹丛间进入后,便看见高墙内整整齐齐摆着书,书签密密麻麻,即使是公卿大夫也比不上他。” 徐 曾把父兄和自己收藏的书籍目录收编,于是便有了《红雨楼书目》4卷。
后世人评价徐勃的藏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就是收集明代书目较多,而且其中“明诗选”那部分,除了诗歌外,标注有诗歌作者履历,是研究明代艺文的宝贵资料;其二,就是在子部的传奇类著录140种元、明戏曲,其中不少是最早著录的。这些书籍被戏曲研究者视为重要资料。
这些书同样也是徐勃的命根子,不过他却没有敝帚自珍。徐勃十分乐意与人共赏这些藏书,甚至于常常设几供茶,热情地接待前来借阅的人。客人来看书,对他来说至少就有“三益”:“贱性三忘,经目辄忽,独对客搜寻之事,虽阅年能记,一益也;览所不及,庋床便蠹,因客披搜,二益也;习懒成病,偶因客至,整书忘疲,亦古人运甓之意,三益也。”在徐勃眼里,这些书并不是被当成私人财产藏起来,而是被当成“学问”一样,应该与别人交流。大概,这才是真正的“藏书”。
参考资料
明代私人藏书家徐勃.闽侯热线.2010-9-26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7 09:51
目录
概述
原文
注释
作者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