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病学
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呼吸病学》是200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元珏,陈文彬。
简介
呼吸病学是一门新兴的医疗学科,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的预防与治疗。随着科学的进步,呼吸病学将会在医学中越来越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呼吸功能损害的各种呼吸系疾病不断增加,如重症慢阻肺、肺心病常因感染或胸腹部手术后发生失代偿性的急性呼吸竭,还有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呼衰,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0年来,由于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经临床实践,使呼吸衰竭抢救取得长足的进步。现许多大医院和医疗中心建立起危重病人呼吸监护室,培养专业医务人员、研制有关呼吸监护和抢救医疗设备。通过对呼衰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呼吸支持等系统的研究,开展了切开、鼻气管插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鼻饲或静脉高营养等积极抢救,从而拯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由于呼吸监护密切与临床相结合,使一些呼吸功能障碍的疾患,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气不足综合征等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得到认识,从而为早期诊断,合理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现经鼻或口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这类综合征取得可喜的疗效。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事业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诊治,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疾病、维护和恢复呼吸功能,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现国内外均立环境保护法、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以改善大小生活量。但这是个开始,呼吸康复医疗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尚待深入研究,21世纪将是一个呼吸康复医学发展的时代。呼吸病学是发展中的学科,许多呼吸疾病还不了解,为进一步提高防治呼吸系疾病水平,需要临床与基础、边缘学科的密切协作,在呼吸疾病领域中去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更大成绩,救治更多病人。
研究对象
呼吸病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咳嗽咳痰咯血气急、哮鸣、胸痛、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咳嗽、咳痰、咯血、气急、哮鸣、胸痛等呼吸疾病特征,虽为一般肺部所共有,但仍各有一定的特点,可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咳嗽
急性发作的刺激性干咳常为上呼吸道炎引起,若伴有发热、声嘶,常提示急性病毒性咽、喉、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多在寒冷天发作,气候转暖时缓解。体位改变时咳痰加剧,常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癌初期出现干咳,当肿瘤增大阻塞气道,出现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阵发性咳嗽可为支气管哮喘的一种表现,晚间阵发性咳嗽可见于左心衰竭的患者。
咳痰
痰的性质(浆液粘液、粘液脓性、脓性)、量、气味,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慢支咳白色泡沫或粘液痰。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的痰呈黄色脓性,且量多,伴厌氧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肺水肿时,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肺阿米巴病呈咖啡色,且出现体温升高,可能与支气管引流不畅有关。
咯血
咯血可以从痰中带血到整口鲜红血。肺结核、支气管肺癌以痰血或少量咯血为多见;支气管扩张的细支气管动脉形成小动脉瘤(体循环)或肺结核空洞壁动脉瘤破裂可引起反复、大量咯血,24h达300ml以上。此外咯血应与口鼻喉和上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呼吸困难
按其发作快慢分为急性、慢性和反复发作性。急性气急伴胸痛常提示肺炎、气胸、胸腔积液,应注意肺梗塞,左心衰竭患者常出现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困难。慢性进行性气急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且伴哮鸣音,缓解时可消失,下次发作时又复出现。呼吸困难可分吸气性、呼气性和混合性三种。如喉头水肿、喉气管炎症、肿瘤或异物引起上气道狭窄,出现吸气性喘鸣音;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引起下呼吸道广泛支气管痉挛,则引起呼气性哮鸣音。
胸痛
肺和脏层胸膜对痛觉不敏感,肺炎、肺结核、肺梗塞、肺脓肿等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方发生胸痛。胸痛伴高热,考虑肺炎。肺癌侵及胸壁层胸膜或骨,出现隐痛,持续加剧,乃至刀割样痛。亦应注意与非呼吸系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鉴别,如心绞痛纵隔食管、膈和腹腔疾患所致的胸痛。
学术试验
(一)血液检查呼吸系统感染时,常规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有时还伴有毒性颗粒;嗜酸粒细胞增加提示过敏性因素或寄生虫感染。外源性哮喘患者75%有lgE升高,可排除寄生虫感染。其他血清学抗体试验,如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对于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二)抗原皮肤试验: 哮喘的过敏原皮肤试验阳性有助于用抗原作脱敏治疗。对结核或真菌呈阳性的皮肤反应仅说明已受感染,并不能肯定患病。
(三)痰液检查痰涂片在低倍镜视野里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为相对污染少的痰标本,定量培养菌量≥107cfu/ml可判定为致病菌。若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吸引、或经纤支镜防污染双套管毛刷采样,可防止咽喉部寄殖菌的污染,对肺部微生物感染病因诊断和药物选用有重要价值。作痰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四)胸液检查和胸膜活检 常规胸液检查可明确渗出还是漏出性胸液。检查胸液的溶菌酶、腺苷脱氨酶、癌胚抗原测定及染色体分析,有利于结核与癌性胸液的鉴别。脱落细胞和胸膜病理活检对明确肿瘤或结核有诊断价值。
(五)影像学检查胸部荧光透视配合正侧位胸片,可见到被心、膈等掩盖的病变,并能观察膈、心血管活动情况。高电压、体层摄片和CT能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性质以及有关气管支气管通畅程度。磁共振影像对纵隔疾病和肺动脉栓塞可有较大帮助。支气管造影术对支气管扩张、狭窄、阻塞的诊断有助。肺血管造影用于肺栓塞和各种血管先天的或获得性的病变;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对咯血有较好的诊治价值。
(六)支气管镜 :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已被纤支镜所替代,仅必要时用于作气管内肿瘤或异物的摘除手术。纤支镜能深入亚段支气管,直接窥视粘膜水肿、充血、溃疡、肉芽肿、新生物、异物等,作粘膜的刷检或钳检,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可经纤支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冲洗液的微生物、细胞、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检查,以利明确病原和病理诊断;还通过它取出异物、诊治咯血,经高频电力激光微波治疗良恶性肿瘤。借助纤支镜的引导还可作鼻气管插管治疗。
(七)放射性核素扫描 :应用133氙雾化吸入和巨聚颗粒人白蛋白99m锝静脉注射,对肺区域性通气/血流情况、肺血栓栓塞和血流缺损,以及占位性病变诊断有帮助。67镓对间质性肺纤维化的肺泡炎结节病和肺癌等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八)肺活组织检查经纤支镜作病灶肺活检,可反复取材,有利于诊断和随访疗效;近胸壁的肺肿块等病灶,可在胸透、B型超声CT下定位作经胸壁穿刺肺活检,进行微生物和病理检查。以上两种方法不足之处为所取肺组织过小;故为明确诊治需要,必要时可作剖胸肺活检
(九)诊断性人工气胸或气腹术,可鉴别肿块在肺或胸膜上,以及病灶有在膈上、膈或膈下。
(十)呼吸功能测定 :通过其测定可了解呼吸疾病损害功能的性质及其程度。如慢阻肺等疾病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肺间质纤维化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或肺切除术后均示限制性通气损害。两种通气障碍的特点见表2-1-1。测定通气与血流在肺内的分布、右至左静脉血的分流,以及弥散功能,有助于明确换气功能损害的情况,如肺间质性纤维化疾患的弥散功能损害尤为突出。呼吸肌功能和呼吸中枢敏感性和反应性测定,再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对呼吸衰竭(呼衰)病理生理有了进一步了解,并能对呼衰的性质、程度、指导治疗,以及疗效作出全面的评价。
研究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慢阻肺理应下降,但据美国统计,从1979年至1986年每10万人口中,心脏病死亡率减少12.3%、脑血管减少25.5%,而慢阻肺的死亡率增加28.8%。中国15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平均患病率为1.88%,这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劳动力,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经济损失。现通过小气道功能测定对慢阻肺可作出早期诊断。吸烟无症状的青年人,其小气道功能仍发生异常,且被动吸烟者亦受影响;戒烟7年后小气道功能可改善,老年吸烟者戒烟可减少50%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机会。肺气肿为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但肺心病经合理氧疗和营养,加强呼吸锻炼,改善通气后,肺心病可有所改善。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炎症性病变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可通过气道反应性测定来发现。工业发达国家哮喘患病率明显增加,病死率1987年比1980年在美国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分别增加40%、60%和1倍。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制订全球性哮喘防治战略文件。我国哮喘患病率为1%,其防治对策是气道高反应者应避免吸入各种理化刺激因素和过敏原,合理应用消炎药(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意)和支气管舒张剂。组织哮喘病人和医药人员的联谊会,提高对哮喘的认识,消除精神心理因素,主动配合防治,从而达到预防、缓解和控制哮喘发作。由于哮喘发病机制甚复杂,故根治困难,需深入研究。可见呼吸病学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 呼吸系疾病的常见病除上述感染、慢阻肺、肺癌三大类外,10年来,对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日趋重视,180余种致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中,约占64%的病因不清,呼吸病学还有待深入研究。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内容全面、资迅新颖的呼吸系统疾病参考书。全书共四篇五十四章,包括了呼吸病学的基础、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总则、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各论。由几十位资深学者根据他们的经验和专长认真撰写。从基础理论到发病制都反映了目前最新的观点,对呼吸系统常见的、复杂的、进展较为显著的或是一些引人注目的新病种都一一作了详尽的介绍。并且注意对诊断治疗原则和进展作了介绍,因些本书的特点在他的全面、新颖和实用。可作为内科、呼吸科临床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该书的特点为:(一)内容充实,纲目清楚,举凡与临床呼吸病有关的基础理论、检诊方法和重要疾病均见于卷中。(二)信息新颖:全书以分子生物学为本阐明呼吸病的有关病理机制等问题,在“细胞应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一章中涉及跨膜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在“遗传学基础”一章中论述了热点的课题如疾病基因的调控,在“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一章中介绍了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北引论了去氧葡萄糖显像的实际应用。(三)着重于临床应用,由于呼吸道感梁问题仍然是常见病患,该书的十二章中着重详述病原学的诊断方法和常见微生物种类及其临床意义,列表展示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临床工作者查阅。基于上述全、新、实效等三方面特点该书将引导读者了解呼吸系疾病的现状,增长临床诊治能力。
目录
第一篇 呼吸病学基础
第一章 呼吸系统的应用解剖学
第二章 呼吸系统的应用生理学
第三章 肺的生化基础
第四章 细胞应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五章 呼吸系统免疫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的受体和神经调节
第七章 呼吸系统的防御、损伤、修复及炎症
第八章 肺脏病的遗传学基础
第九章 呼吸病理学的一般性特征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学
第十章 呼吸系统的症状学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肺细胞检查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生化学检查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第十六章 临床肺功能检查
第十七章 血气分析、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第十八章 呼吸系统的超声诊断
第十九章 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
第二十章 胸腔镜
第二十一章 胸膜、肺穿刺活检
第二十二章 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检查
第三篇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学
第二十三章 呼吸系统感染的抗微生物化学治疗
第二十四章 平喘治疗
第二十五章 镇咳和袪痰治疗
第二十六章 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第二十七章 机械通气
第二十八章 氧气疗法
第二十九章 吸入疗法
第三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
第三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疗法
第三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四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
第三十四章 气流阻塞性疾病
第三十五章 肺血管疾病
第三十六章 支气管和肺肿瘤
第三十七章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其他弥漫性肺疾病
第三十八章 肉芽肿性肺疾病
第三十九章 结缔组织病在肺部的表现
第四十章 职业性肺病
第四十一章 理化因素所致的肺部疾病
第四十二章 呼吸睡眠调节异常
第四十三章 高原与高原(山)病
第四十四章 胸膜疾病
第四十五章 纵隔疾病
第四十六章 膈肌疾病
第四十七章 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
第四十八章 少见呼吸系统疾病
第四十九章 肺移植
第五十一章 呼吸衰竭
第五十二章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十三章 肺外疾病的呼吸系统表现
第五十四章 呼吸疾病诊治与循证医学
治疗指南
中文索引
参考资料
呼吸病学.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2 08:3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