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
源自黄帝的姬姓部族
周族,属于姬姓部族,周族的族系渊源可上溯源自姬姓黄帝族。周族发祥于关陇地区,父、母系分别是黄帝有熊氏和炎帝后裔有邰氏之后裔。《史记》等文献记载的周氏族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和元妃姜嫄的儿子后稷。
起源
【参考词条:后稷
周氏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话,充满了人世间的悲苦与忧患色彩。《诗经·大雅·生民》讲述了周氏族的起源神话。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子,叫姜嫄姜嫄是帝喾的第一个配偶。姜嫄到野外去,看见巨人的脚印,心里好喜欢,想去踩官,一踩上去便觉得腹中有什么在动,好像怀了孕一样。她怀胎满月生下个孩子,觉得不吉利,就把孩子丢在小巷子里,但经过的马牛却都躲开不去踩他;而把他移放在林子里,又碰上山林里人很多;再换个地方,把他丢在水渠的冰面上,又有飞鸟用它们的翅膀铺在上面垫在下面保护他。姜原认为是奇迹,便把他抱回抚养。由于最初想把这个孩子扔掉,所以给他取名叫弃。
弃还是个孩子时,就高大勇武,有巨人之志。他做游戏,喜欢的是栽麻种豆,种下去的麻、豆都长得茁壮茂盛。等他长大成人,也就爱上种庄稼,能根据土地的栽培特性,选择适宜的谷物加以种植培养,人民都仿效他。帝尧听说了,便举用弃为农师,天下的人都蒙受其惠,有功劳。帝舜说:“弃,百姓们当初忍饥挨饿,全靠你这个后稷播种各种谷物。”所以封弃干邰,号称后稷,另外得姓为姬氏。后稷的出名,全在陶唐、虞、夏几代之间,历任者都很有美德。
周人的始源地在山西南部的汾水流域,故因地而称其国为“汾”,至古公亶父时迁至周原,始改称“周”。
发展
从夏初以来,周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方国。到夏代后期,夏王朝的统治力量逐渐削弱,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游牧部落不断南下侵扰,渭北平原的农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周人的居住地也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最早居住生活于北豳(今甘肃庆阳庆城,此地有不窟墓周祖陵),于公刘时,周氏族则避迁居于豳。自公刘起,周氏族首领公刘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扩大耕地,整治农田,很快就将周部族发展成为一个富庶兴旺之邦。接着他使用武力,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周道之兴自此始”。
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族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远徙。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
在商王武丁前后,周已发展为商王朝西部的大邦。《国语》载:“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古公亶父之时,周部落已颇具规模。
崛起
季历之时,商周关系开始密切,古公亶父传位季历季历不仅与商联姻,娶妻商室,还被商王文丁封为“牧师”,成为商王朝在西方最为重要的一位方伯,所以季历在甲骨文中有时又称公季。周此时已是商朝属下一强大方国。虽然关系密切,殷商却总是时刻提防著这股新生力量,周国、吴国也逐渐并吞其他小国家,特别是亲商的诸侯国。周人势力的迅速发展,加剧了与商王的矛盾,日渐强大的周与日渐衰落的商开始相互猜疑,相互指责,进而相互征伐。最终,商王文丁为扼制周族势力发展,以保商朝地位不受威胁,杀了不再那么听话的季历,矛盾陡然加剧。
周文王姬昌继位后,周氏族势力进一步壮大,占据了关中平原。周、商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商王纣一度把姬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周氏族以宝马、美女贿赂商纣,求得释放姬昌。姬昌归国后,谋商之心并无松懈,增强周族实力,使周国附近一些部落归附。另一方面进行武力扩张,根据《尚书》记载,周国首先讨伐西方犬戎及密须、等小国,以固后方,接着东伐耆国(在今山西长治西南)、又伐邘(即孟,在今河南沁阳),最后伐崇国,深入到商朝势力范围。此时周国已“三分天下有其二”,迁都于丰都,准备进取殷商。
周部族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在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姬昌死后,次子姬发即位,率兵会盟军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公元前11世纪,姬发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与商朝七十万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周军大胜,纣王于鹿台身被珠宝玉器自焚。商朝亡,因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姬发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朝立。周武王在沣河东岸又建镐京,丰镐二京隔水相望,有桥相连,并称丰镐城,即宗周。
华夏民族
黄帝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华夏的第一位古帝,周族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黄帝的后裔周族人建立周朝,继续扩展疆域,周族人自称为,并将所分封的各地诸侯国称作诸夏,诸夏又或称作诸华,然后又华夏联称,周王朝在各个地方分封了这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在整个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无疑都是些融通周围各族的中坚力量。以他们为骨干,吸收夏商旧族及附近的蛮夷戎狄参加民族融合,最终,使诸夏与各族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华夏民族。到了近代才使用“中华民族”的称号。
政治文化
崇拜
周族,流行祖先崇拜,但也是个崇奉上帝的氏族。由周代传下来可靠铜器铭文提及上帝者则有下列各铭:
大克鼎:?克双甘(友)于皇天。
毛公鼎丕显文武,皇天弘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余
阝王义楚鍴 用享于皇天。
宗周钟:我佳司配皇天王,对于宣周实鼎。
师訇殷:佳皇帝亡*!。临保我有周。
宗周钟:佳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
周礼
参见词条:周礼
宗法制
参见词条:宗法制
井田制
参见词条:井田制
礼乐制
参见词条:礼乐制
国野制
参见词条:国野制
相关记载
《诗·大雅》记载: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益稷》:“惟动丕应志,以昭受上帝。”
《商书·汤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周书·大诰》:“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诗·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菀柳》:“上帝甚蹈,无自昵焉。”
《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亦简称“皇帝”,
吕刑》:“皇帝清问下民。”亦称“皇天”
大禹谟》:“皇天眷命。”
《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亦简称为“天”
皋陶谟》:“天叙有典……天讨有罪。”
益稷》:“天其申命用休。”
家族后裔
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春秋战国之后多数诸侯国多以被封之地为姓,姓氏合一,例如魏国灭亡后,魏国王族以魏为姓,同理,吴国贵族则以吴为姓。这样姬姓封国封邑的后代多以被封之地为姓,就出现了周、吴、郭、鲁、唐、魏、韩等姓氏,由这些姓氏又演变成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这些就多是周族的子孙后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9 22:30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