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班即周家吹打班,民间又称
周家唢呐班、周家鼓乐班、菠林喇叭,是以落户在安徽灵璧尹集菠林村的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的中国民间乐班。 周家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传承家族六代,历经100多年沧桑。男女老幼乐手共计100余人,横跨苏鲁皖浙,享誉民间海外。
解释
周家班有三种解释:
1、 “华语影坛天才巨星”
周星驰的御用电影拍档班底
2、 “华语歌坛天王巨星”
周杰伦的御用音乐制作班底
3、 中国安徽
灵璧周正玉家族六代传承的民间吹打乐班
周星驰
周星驰之周家班在
星爷的关照下已经显然地成为影视圈内一个奇迹。回看其发展历程:
早期
早年的周星驰是被导演打上醒目记号的赚钱工具。那时候还没有周家班,只有好拍档:1、
陈百祥——周星驰的绝世好搭档;2、
张学友;3、
吴君如——周星驰的最佳男女搭档;4、
张敏——周星驰的银幕情侣搭档;5、
成奎安;6、
袁和平。
雏形
二、1993-1996,周家班雏形,
周星驰的最优拍档
此五位是周家班初形成的代表人物,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作用不小: 1、
李健仁——总是细语柔声地翘着兰花指挖着大鼻孔的如花;2、
吴孟达——周星驰最公认的金牌搭档,以其丝丝入扣、不留痕迹的表演方式,稳坐香港“搞笑男二号”交椅;3、
罗家英——与周星驰的合作算得上是历史的经典;4、
朱茵——因
紫霞形象深入影迷之心;5、
李力持——对于周星驰来说李力持导演就是他的法宝,而对于李力持来说,
星爷就是命,没有了周星驰,他黯淡得无人问津。
成型
三、1996后,周家班横空出世,对
周星驰好的周家班
1996年,周星驰自己的电影公司星辉电影公司成立,而周家班则在这时候大换血:先是
谷德昭,再是
张柏芝、
莫文蔚、
赵薇、
黄圣依等
星女郎。而至《
少林足球》中,新一批周家班才正式形成,他们适时地出现在影片里的恶搞场景中,用最猥琐的造型、最唬人的神情、最不堪的台词,将观众彻底笑翻,成为周氏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要素:1、
林子聪——这个在《
少林足球》的六师弟似乎将一直跟随着
星爷;2、
陈国坤——外形酷似
李小龙,得到了周星驰的厚爱;3、
元秋; 4、
元华; 5、
冯勉恒——这个戴着眼镜的斯文家伙,虽然表面上是一个跑龙套的,但实际上是一个编剧。这批名单要远远比之前的周家班星光薄弱得多,但却是
周星驰的风格,而且他们的关系也够和谐,难怪有人说,“周家班的班底人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脾气好,至少对着周星驰好。”6、
徐娇;一提到徐娇这位小演员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周星驰2008年上映的科幻片《
长江七号》。在长江七号里,徐娇反串了周星驰的儿子—周小狄。正因为徐娇第一次演戏以及反串男孩就演的如此娴熟、精湛、哭笑得体,透露出了徐娇不同于常人的演技天赋。正因为如此,徐娇深得周星驰厚爱,被周星驰收做了干女儿。
周杰伦
1、御用化妆师杜国彰——俗称阿杜
2、御用MV导演
邝盛——经典的MV很多,最有名的就是《
以父之名》
3、御用音乐总监
钟佐泓(巨炮)——
南拳妈妈第一代成员,也是备受注目的词曲创作人
4、御用编曲之一
林迈可——作品有《
爱在西元前》、《
简单爱》、《忍者》、《
上海一九四三》等
5、御用编舞老师雪糕
6、御用编舞老师小麦
7、御用专业录音师
杨瑞代——也是第一代南拳妈妈里的盖瑞
9、御用词人
方文山——
周杰伦和方文山双双被台湾
阿尔发唱片“收购”,两人的发展空间被无限拓展,周杰伦迅速出位,成为全亚洲的创作新人,而方文山也顶着其“御用词人”的头衔在业内创出一番名号
10、御用编曲
钟兴民——被称为编曲怪杰,曾为很多著名歌手编曲
11、公司总经理
杨峻荣——一手将周杰伦推上亚洲天王的宝座
12、词坛鬼才
黄俊郎——阿朗与
周杰伦合作的歌曲有《
以父之名》、《轨迹》、《将军》、《逆鳞》、《
夜的第七章》等
13、周杰伦的助理大妮
14、
南拳妈妈成员:
张杰、
詹宇豪(宇豪)、
梁心颐 (
Lara)、
宋健彰(弹头)等,其中弹头是周杰伦的球友,也是
方文山的爱徒
吹打乐
历史背景
周家班即周家吹打班,民间又称
周家唢呐班、周家鼓乐班、菠林喇叭。周家班起源
苏北,后辗转落户于安徽
灵璧尹集菠林村,自明朝洪武年间形成以来,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有明确记载的也有七代。现在所称的周家班是以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主要成员的中国民间吹打乐乐班。分布苏、鲁、皖、浙等地,享誉民间、海外。
起源
周家班所演奏的是
中国的传统民间器乐——
吹打乐,又称鼓吹乐。吹打乐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
民间音乐之一,主要使用吹管、打击两类乐器演奏。吹管的主奏乐器是
唢呐与笙、管、笛、箫等。唢呐俗称“喇叭”,有的地方又称“捏子”、“娃娃”等,是中国北方民间运用最广泛、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乐器。笙,又名“和”、“竽”,是我国最古老的簧管类和声乐器;管子古代称“
筚篥”在历代
宫廷音乐、寺庙音乐中为主奏乐器。打击乐器则主要有镲、铛、鼓、铙、锣、云锣等。90年代以后,因中外艺术交流活动的需要,周家班开始关注西洋管乐,对小号、
萨克斯、电子琴、架子鼓、
长笛等乐器也进行了研习。
系列
周家班演奏曲目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系列:1、经典曲目创新系列,如《百鸟朝凤》、《
一枝花》、《拜花堂》、《集贤宾》等传统经典演奏曲目,周家班在不改变曲目基本旋律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独特的艺术发展;2、传统民间曲目系列,如《
苏武牧羊》、《汉船调》、《柳金子》等流传数百年以上的民间曲目;3、自创自编周氏曲目系列,如《欢声笑语》《田间》、《西出阳关》等曲目以及
咔戏、闷、把攥子、模拟戏剧人声、民间魔术绝技表演等。按照应用场合,周家班演奏曲目系列则分为婚嫁寿诞等喜庆祝福、祭祀庙会、生产生活、丧葬、重要典仪、应景即兴演出等类别。总计三大系列四大类别,共1000多首曲目。其中经过曲谱整理,用于日常演奏的曲目达200多首。
周家班经过数代族人的不懈努力,足迹遍及华东、
华南,尤其在苏、鲁、皖、浙享有盛名,特别是在安徽
灵壁与山东
台儿庄地区,许多老人至今仍能津津乐道周家班当年的种种趣闻与故事。
新面貌
建国后,周家班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从第四代班主周正玉受聘安徽省黄梅戏院校坐班授艺,到第五代传人
周中华、周本鸣等赴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代表华人献艺新春晚会,及至第六代第七代周继勇、周劲松、周强、周辉、
周红波等十余人考取安徽省艺术学校、
安徽黄梅戏学校、山东
烟台艺校等,周家班始终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挖掘民间艺术精粹,吸吮学院艺术养分,使
吹打乐这一历史久远的民间艺术在新时期里展现出青春活力,既竭力保留着中国民俗
民乐的传统本质,又不断创新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为活跃中国农村文化、承继中华民俗传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周家鼓乐班还先后出访了欧洲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推动中国
民间音乐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新的的贡献。
历史渊源
吹打乐或鼓吹乐,是以合奏方式表演的音乐形式,其地域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封建时代宫廷的
乐籍制度密切相关。在民间,一般历代皇都的所在地,也正是今日民间乐种流传最密集、民间乐社最集中、民间乐师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
作为传统乐种,吹打乐或鼓吹乐特指汉魏以来,宫廷、军府、官府中与仪仗、军旅、宴飨有关的,并常见于乐府或
太常等机构。到了明代,已形成专业鼓吹行。宋、元以后,由于历史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鼓吹乐的合奏形式开始在民间发展。明、清时则虽仍有官府设置,但鼓吹乐的乐器编制与应用场合已迭经演化,形成了地域特征鲜明的
民间音乐。
安徽省
灵璧县的周家班
吹打乐兴起,便与明中晚期的
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有关。朱载堉一生淡泊宫庭生活,却热爱民间艺术,长期在
怀庆府(今河南
沁阳)一带采风。他曾深入到黄河沿岸民间
唢呐班子里潜心研究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和校堪研究工作,先后整理保留下几十个广泛流传于中原地带的唢呐曲牌,如《叫句子》、《凡字调》、《百鸟朝凤》、《抬花轿》、《大开门》等。
明天启二年(1622)和
崇祯二年(1629),黄河两次决口,
黄淮地区灾民流离失所、辗转迁徙,有的落户
灵璧,有的外出学艺。因逢年过节、迎神赛会、男婚女嫁、举丧祭祀等礼节场合均需要唢呐鼓吹,锣鼓敲打,故唢呐吹奏渐渐由日常文艺消遣转而成为灾民们的谋生手段。周家班,正是起源于这一时期。
谱系
传承发展
清末,在苏、鲁、皖广大农村众多
唢呐班中出现了一支最为出彩的乐班——
灵璧尹集周家班。
周家班第二代班主
周文化出生于江苏睢宁县桃园镇魏凹村,他因自糼喜欢乐器,从小就学艺吹奏呐,后落户灵璧尹集菠林村,并带领族人成立了周家班。
民国时期周家班传至第三代传人周怀邦、周怀荣。因当时农村没有其它文化生活,
唢呐班便在农村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时各班各组发展迅速。周家班为了在众多唢呐班子中站稳脚跟,便苦练技艺,取长补短,并不断通过乡间唢呐比武对擂等形式壮大名气。
到了第四代传人周正玉、周正美、周正民、周亮时,周家班队伍已经极其壮大,名声响彻苏、鲁、皖,常常出现找不到周家班子来吹奏便男不娶、女不嫁的事情。尤其第四代班主周正玉,天赋异秉且勤学苦钻,不断将周家班家传绝技突破创新。周正玉自八岁开始学艺,十二岁即单独领班,一边带班各处献艺,一边刻苦学艺,
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技艺出类拔萃,远近闻名,青年时便在苏
鲁豫皖一带博得 “盖三省”、“喇叭王”、“金喇叭”的美誉。
解放初期,周家班常被县政府请去参加送新兵、交公粮、慰问军属或者修治淮河等水利工地的公益演出。这一时期周家班因盛名在外,吸引来众多山东、江苏、皖北一带的
唢呐爱好者上门拜师求艺,周家班怀淳朴之心,对门徒倾囊相授,周正玉因此被敬称为德艺双馨的“中国管乐大师”、“唢呐王”。
六十年代,周正玉响应为人民服务的政策号召,进入
灵璧泗州戏剧团工作。
改革开放初期,因远近闻名的吹奏技艺,周正玉被安徽省黄梅戏学校特聘,坐班传授技艺十多年。这段时期,周正玉与我国著名唢呐大师刘风鸣、刘风桐、
任同祥、
胡海泉、郝玉歧等多位
唢呐大师均有交往,大师们在一起切磋技艺,融南北唢呐演奏技巧、风格为一体,改革创新,使唢呐吹奏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周正玉所授学生众多,
周正玉晚年回乡继续传授技艺,直至2004年去世。他一生与唢呐相伴,常有一句名言:“乡亲们喜欢,俺就使劲吹”。
周家班传之第五代有周本祥、周本玲、周本鸣、周中华、周本银、周本金、周本富、周海波号称“周家八虎”,而周海燕、周本华、周海芹、周香草号称“鼓乐四花”。
这一时期,
周家唢呐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新,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拿手绝活。如周本祥吹奏的泗州戏(
咔戏)、双管艺术堪称一绝;周中华则以唢呐独奏、合奏、重奏为长项,不断远赴海外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演出;周本银、周劲松父子则擅长全家总动员,多次登陆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女乐手周海燕自小苦练,9岁开始带班,其精湛娴熟的技艺与优雅的台风广受赞誉。此期间,中央电视台、安徽省电视台、文化周报及安徽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多次采访周家班,并先后录制了《婚礼曲》、《鼓乐喧天》、《拜花堂》等系列磁带专辑。
至第五代第六代,周家班的年轻乐手们几乎个个出身科班,他们在安徽省艺术学校、
安徽黄梅戏学校、山东
烟台艺校等接受了系统音乐教育。幼时艺教扎实的功底,学院教育的理论完善充实,使周家班新一代乐手的发展前景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周家鼓乐班先后出访了东南亚与欧洲各国,致力于国际间的民俗文化与民间音乐交流。
荣誉奖项
◆ 2008年,周家班随政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中日传统文化交流演奏会◆ 2008年,周家班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家总动员》春节特别节目,获得“魅力妈妈奖”和二等奖。
◆ 2007年12月,中央电视台、安徽省电视台、各级市、县电视台专项采访报道周家班举办的“迎新年,庆奥运” 专场民族音乐演奏会
◆ 2007年,周家班参加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栏目比赛,获得最佳组合奖
◆ 2007年,周家班随政府代表团赴台湾参加中国传统文化交流演奏会
◆ 2007年,周家班随政府代表团赴韩国参加中韩传统文化交流演奏会
◆ 2006年,周家班随中央电视台赴
奥地利参加
维也纳金色大厅华人新春演奏会
◆ 2005年,周家班参加安徽省民族管乐大赛,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 2004年,周家班参加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器乐比赛获一等奖。
◆ 2001年,周家班应全国综艺之首的安徽电视台《
超级大赢家》栏目组的邀请,接受专题采访报导,录制《超级大赢家》栏目专场特别节目
◆ 1997年,周家班应邀“大闹省城”,在合肥安徽省商之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纳凉晚会◆ 1994年,周家班第三次被邀参加安徽省春节联欢晚会
◆ 1993年,周家班再次受邀参加安徽省春节联欢晚会,其演奏节目的录象被选送在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
◆ 1991年,周家班应邀参加安徽省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节目,并获好评
◆ 1988年,
上海音像、
海威特、南京、黄山等出版社先后为周家班录制了《拜花堂》、《鼓乐喧天》、《豫剧》、《百鸟朝凤》等优秀传统曲目并先后出版了《婚礼曲》、《鼓乐喧天》、《拜花堂》等系列磁带专辑
◆ 1988年,安徽电视台、文化周报及安徽广播电台多次播放周家班的专题报导
◆ 1987年,安徽广播电台专程赴安徽
灵璧为周家班录制用
唢呐演绎吹奏的外国曲目——《
霍拉舞曲》、《波尔卡》等舞曲。
◆ 1982年,周家班第四代传人——12岁的
周中华参加安徽省少年儿童器乐比赛,获一等奖
◆ 1981年,周家班参加安徽宿县地区文艺调演,获一等奖
◆ 1980年,周家班参加安徽宿县地区文艺调演,获一等奖
◆ 1979年,周家班参加安徽宿县地区文艺调演,获一等奖
魅力
纵贯周氏家族七代,做为一个家族乐队,在全世界都很罕见。如此如此众多的族人,却从事着鼓吹乐这同一行业,既以民间
吹奏乐为生,也以此为家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家族观念淡薄,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技艺高超
周家班历经百年沧桑,却能始终坚持民乐方向,这主要源于家族内部百年来严谨的艺教传统。周家班的孩子自3、4岁开始即正式离开母亲而与父亲同睡,四处奔走献艺的父亲则利用晚间休息的时间教授糼子器乐技艺。周家的孩子都不会唱童谣儿歌,他们自能咿呀学话时就开始在父辈的教授下先学习打拍子——传统经典曲目《大开门》、《小开门》、《拜花堂》等的拍子,而后再开始练习吹小唢呐或吹小笛簘。幼童们早上四、五点,便在村外河边面对风雪酷寒苦练;晚饭后家中院内面对沉暮夜色静练,同时得到父辈的指导与修正。孩子的练习是刻苦的,因为父亲的教管是严厉的,如果练习偷懒或不用心,便会受到严惩,乡村人的拙于言语与强硬教育方式却对孩子的幼时艺教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此这般练习几年下来,一般八岁左右,周家的孩子均开始跟班上场,一为锻炼现场演奏能力,二为给家族帮衬壮势。跟班两年后,一般10岁开始,孩子们的技艺均已经成熟到可以独立领班。这也是周家班的特色之一,家族乐手们个个幼时就已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独领风骚。严格扎实的艺术幼教,长期的器乐熏陶,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周家班的乐手无一不技艺高超,资质佳天分好的孩子有了这番打造,更能成长为一班之主,如第四代传人周正玉、第五代传人周中华、第五代传人周劲松等。
桃李天下
周家班自第五代开始,打破了鼓吹乐班传子不传女的禁锢,开始在家族中挑选资质优异的女传人进行传授,使周家班乐手队伍平添缤纷之色。第五代女传人周海燕、周本华、周海芹、周香草号称“鼓乐四花”,与第五代周静、周俊、周巧云、周佳艺、周丹宁、周雪、宣南南等成为周家班女乐队伍的主力。
周家班乐手成员除了
周姓本族之外,也吸纳志同道合的姻亲,如第五代周劲松、姜燕侠夫妇,周强、姜朝霞夫妇因常常同台联袂献艺,外界亲切地称之为
唢呐鸳鸯。
周家班自第二代周文化开始,即怀抱开放的胸襟,对外姓人的上门求师学艺,一概友好对待,之后,周文司、周怀荣、周正玉、周亮、周劲松均以各自高超的技艺吸引了众多门徒慕名而至,尤其是周正玉老人,他所教授的门里徒、门外徒,以及在黄梅戏院校开班所授之徒,加起来,不下数千人。
风格独特
周家班经过七代传承,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其一,场合演出经验丰富。百年来几乎不间断打擂打出的舞台经验,使周家班擅长婚丧嫁娶、祈祷、庙会、祭祀等各种生活生产应用场合的演奏,不仅能根据场合需要演奏相应的经典或失传的曲目,而且可以为了调节气氛应景自创各类互动的、综合的现场器乐表演,整个班组更是配合默契、善于创新。
其二,善于发扬中国民俗文化。周家班在演奏过程中注重研究
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将其结合在具体的演奏表演之中。
其三,由最初单一的吹奏技巧发展到今天的
吐音(单、双、三吐音)、
腹颤音、齿
颤音、
滑音、垫音、
花舌、打音等多种吹奏技巧,音乐有开有阖,有静有动,富于变化,具有浓厚的皖北地方特色。
其四,在传统曲牌中融合进一些地方戏曲(如:扬琴、大鼓、
皮影戏、泗州戏等)、民间小调,甚至古典乐曲、流行歌曲、摇滚歌曲、外国乐曲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