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使札来聘
战国时期公羊高散文作品
《吴子使札来聘》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公羊高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开头三问三答,将季札让国的事迹引出来。中间写吴王阖闾弑君,将王位交给季札,季札不肯接受。结尾以评论作结,回应篇首提问,阐明《春秋》之义,褒扬季札的美德,虽然直呼其名,这并不是不尊重季札,而是为了让称呼合乎臣子的身份。全文正面描写季札的地方不多,作者擅长从侧面烘托,叙述简洁生动。
作品原文
吴子使札来聘1
吴无君、无大夫2,此何以有君、有大夫3?贤季子也4。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5,与季子同母者四6。季子弱而才7,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8,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9,饮食必祝曰10:“天苟有吴国11,尚速有悔于予身12。”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13。季子使而亡焉14。僚者15,长庶也16,即之。季子使而反17,至而君之尔18。阖闾曰19:“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20,凡为季子故也21。将从先君之命与22,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23?”于是使专诸刺僚24,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25,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26,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27。”去之延陵28,终身不入吴国29。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30,此何以名?许夷狄者31,不一而足也32。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春秋》记载吴国的事情,只称其国,不称呼其国君、大夫,这里为什么又称国君,又称大夫呢?这是为了赞美季子贤良。为什么要赞美季子?是因为他把君位让给了兄长。他让君位给兄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谒、余祭、夷昧和季子,是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纪最小但很有才干,兄长们都喜欢他,都想立他做国君。谒说:“现在如果仓促地把国家传给季子,季子还是不会接受的。我想我们不要传位于子而传位于弟,弟兄依次为君,最后把国家交给季子。”大家都说:“好的。”所以这几个做国君的都以轻视死亡为勇敢,每到吃饭时必定祷告说:“上天如果还要吴国存在下去,就赶快把灾难降到我身上。”所以谒死之后,余祭继位;余祭死后,夷昧继位;夷昧死后,就应当轮到季子做国君了。
那时季子出使在外,没有回来。僚是庶子中年纪最大的,即位做了国君。季子出使归来,回到吴国,就把僚当做国君看待。阖闾说:“先君所以不把国家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都是因为季子的缘故。如果遵从先君的遗命,就应当把国家传到季子手中。如果不遵从先君的遗命,那么就应该我做国君,僚怎么能当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了僚,要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不肯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你夺来的国家,这就变成了我与你合谋篡位。你杀了我兄长的儿子,我再把你杀掉,这是父子兄弟相互残杀,这样下去,一辈子也没有停止的时候。”于是他离开吴国前往延陵,终生没有再回过国都。所以君子把他不接受君位这一举动当做是义,把他不提倡自相残杀看做是仁,称许季子的贤德。
那为什么吴国又出了国君、大夫呢?这是因为季子既然做了臣子,那就应该有国君了。“札”是什么?是吴国季子的名。《春秋》中对贤者不直书其名,这里为什么直书其名?这是因为赞许夷狄,不能因为他们有一件事做得好就认为他们已经很完美了。季子被认为是贤良之人,为什么还认为他不算完美呢?因为称赞人臣就要从人臣的地位去称赞他,称赞人子就要从人子的地位去称赞他。(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儿子,就要在用语遣词上显示出这一点来,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
创作背景
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国派公子札访问鲁国,《左传》对经过情形有详细记载。当时的吴王馀祭是公子札的二哥。吴国在公子札的父亲寿梦就位时(公元前585年)就已称王。但中原诸国还是视吴国为蛮夷之邦,《春秋》记事称之为“吴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实际上是贬称。而《公羊传》出于“诸夏”的民族偏见和地域偏见,甚至否认吴国“有君、有大夫”,认为《春秋》记事用语理解为抬高了吴国的地位。这篇文章就是《公羊传》解释《春秋》为什么用“吴子”肯定吴国“有君”,用“聘”肯定吴国“有大夫”的。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文旨在解释《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经文“吴子使札来聘”在称用人名问题上有何深微的含义。
全文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提出并解释《春秋》记吴国向无称其君与大夫之例,此处何以有称其君“吴子”与大夫“札”的情况出现。文章解释是:贤季子也。第二层是进一步提出并解释季子贤在哪里。解释是:贤其能够让国,接着叙述他让国的事。第三层是提出并解释“贤季子”为什么要显出“有君”、“有大夫”,而且对季札要直称其名的问题。季札本为吴王寿梦的幼子,寿梦以其贤,曾欲立之以为继承人,季札辞而不受。寿梦死,季札的三位兄长为了让贤,于是相约“兄弟迭为君”,以便传国给季札,但季札仍是借机逃让。此文为了揭示《春秋》原文含有贤季札的深意,用主要篇幅记述了他让国以及在阖闾的篡弑中以不杀止杀的事,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他能“以不杀为仁,不受为义”的美德。春秋之季,“世衰道微”,“礼崩乐坏”,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骨肉相残,弑杀成风。而每一次争夺和弑杀,都要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动乱和不安,因此,人民对之是深恶痛绝的。而季札兄弟在这样的世风下,却能彼此相让,独张不争不夺之风,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安定,这种品德难能可贵,这也就是作者有意详述他们兄弟让国事迹的原因所在。孟子曾申孔子作《春秋》之意是要对那些弑杀争夺者实行口诛笔伐,从而使那些“乱臣贼子惧”。此文则从另一方面来申《春秋》推崇揖让,表彰不争不夺之意,但仅从人名称呼上得出贤季子让国之意,则略令人望文生义,缺乏说服力。
文章采用了连珠式的问题方式,一个问题紧接一个问题,有着一种穷追不舍、一问到底的气势。记述季札让国的事是文章的重点,但正面写季札之处并不多,主要笔墨都落在了他三位兄弟一心“致国季子”和为使季子早日继位皆“轻死为勇”、祈求速死的描写上,虽未直写季札,但季札之贤却由此不言而喻。
名家点评
清代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三:季子让国,论者谓寿梦告终之日,次及未有成命,辞之可也。阖闾既刃之后,篡国不当与闻,辞之亦可也。独夷昧捐馆,虽当奉使,亦宜遄归嗣位,以仰副三君致国之心。乃睅然不顾,以致僚立而光弑,让化为争。胡氏辞国生乱之讥,夫复何辞?愚谓季子奉使,而夷昧薨,以南河阳城之避揆之,即不遄归,未可深罪。若当时暂推居摄,俟其至而授以国,岂能再逊?乃僚以本不当立之人,居然践阼。及季子反,并不推让。鱼腹剑行,除却延陵托迹之外,别无他着。是季子之不得立,实为僚据位所致,亦季子所不及料者也。夫子题墓许之为君子,岂阿其所好哉!此篇叙事最为明晰,论古者当以此为正。
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三:泰伯让周,此则兄弟让国,可谓无忝厥祖矣!然不可以为训也。迨于僚、光,骨肉相残,非季子贤明,则流祸不止,此《春秋》所以重予之欤?
清代高嵣《公羊传钞》引俞桐川评:欲叙季子之贤,却不在季子身上写。极写诸君之至情,则季子高一分;极写阖闾之戾气,则季子又高一分;使而亡焉,至而君之,写得淡淡漠漠,身份愈高。
清代高嵣《公羊传钞》引储欣评:三传皆贤季子,胡氏独贬,谓其以让致乱也。然亦未免过刻矣。
清代唐德宜《古文翼》卷二引朱进明评:前以三兄之让,引出季子不辞,正衬也;后以二侄之争,形出季子之让,反衬也。以衬之反正作章法,复于宕逸中,间以骄悍,结以峭劲,此作者有意变化处。
作者简介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为孔子门生子夏的弟子,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他是《春秋公羊传》的始作者,这本书作为家学,世代相传至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公羊寿与齐人胡母子都合作,方才将《春秋公羊传》定稿“著于竹帛”。所以《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2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