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ào yàn。意思是
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具体指亲友接到
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出自《
说苑·修文》。
[offer one's
condolences;mourn;condole] 祭奠死者并对其家属进行慰问。
明 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会
袁崇焕遣僧吊唁于敌,公(
袁可立)力诋非策,其有意制敌死。命呼辱国之命,而使敌人轻中国,敌国得志。”
《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支德 不愿为官,致政而归。闻
施济 故后,家日贫落,心甚不忍,特地登门吊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帏吊唁,冠盖舆马塞道路。”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三:“恰巧他的业师死了,他跑到业师家里去吊唁。”
余秋雨《
信客》中: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
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名称不同的棚,规模大小不一。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上祭恐怕发生拥挤,甚至都排不上号。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知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
铜磬,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隔一会而敲一记,说是铜磬响一声,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但又不可以连连敲,不然死者亡魂就会匆匆踉跄。灵堂上
女眷们悲泣哭声,洋溢着整个灵堂。孝子孝媳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
陪祭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利布,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香、纸外,必须备猪头、鹅为祭礼,当送祭礼前来吊唁的人到来时,有些还哭唱出来生前与死者的友好关系,嘱咐亡魂应保佑他如何等等。煮熟的猪头、鹅两样为一幅,到时一副供奉灵前,然后从上辈到小辈按顺序拜祭。死者的子孙全体跪于灵前,拜吊痛哭。而
宁波一带的吊唁礼仪则别具一格,而且祭品也别有一番风趣。灵前摆上由
火腿制成的琵琶琴,用熟猪头作头,熟
猪肺和
猪肝作身,制成的姜太公,饰着彩带的
白鲞,用熟猪肚制成的
白象,煮熟的鸡制作成的
凤凰,悲悲切切的灵案上如一台小小的
食品工艺博览,是家眷对亡灵的一番心意和良好的祝愿。吊唁开始,爆仗齐鸣,礼仪程序非常有讲究,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以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一律跪拜行礼,长者在前,晚辈在后,专门设一赞礼生手持焚香一束,立在东面。另外设一个赞礼生立在西面。最后,要燃放爆竹,以标志祭拜礼仪的结束。 现今城市,
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
遗体告别和开
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
黑纱,在悠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而后在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注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变,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