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文学
民间文学形式
口头文学是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是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其内容可以包括诗歌、故事等。在民间口头文学中,打油诗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是数量最多的三类。例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等就是由口头文学慢慢成型的。口头文学中也有数量较多的黄色故事和鬼故事
口头文学介绍
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歇后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口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且是最主要最原始的部分。是最早期的民间文学,是后期书本民间文学的源泉。
口头文学是与正统文学相对的一个的概念,历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然而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特点,所以都是真正属于普通民众的文学。口头文学一般很难确定其具体作者,绝大部分为群众集体创作。它主要依靠人们的口头相传,大多不入文学典籍,也很少有评论家参与评论。在流传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强,内容及形式经常发生一些变化,甚至衍生出许多版本。
口头文学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扬于民间。它是民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属于“原生态”的文学样式,毫不矫揉造作;它直抒厚重胸臆,活泼生动,老少皆宜,往往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揭示最深刻的内容。
起源
尽管口头文学在文学大家庭的地位并不显赫,甚至略显卑微,但稍微了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文学最早的样式其实就是口头文学。因为上古时期,在文学产生之前,人们想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通过口头的交流。久而久之,一些简单的文学样式就随之慢慢产生。文字出现后,上古口头文学的一部分逐渐固化为书面文学,口头文学开始分化,有些仍流传于民间,有些就开始变为形式各异的书面文学。在正统文学产生后,口头文学渐渐遭受冷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学功用。然而,躲进文学世界一隅的口头文学,并没有因为正统文人的不屑而消亡,而深深植根于老百姓的心口上,因拥有最为宽广肥沃的文学土壤,而不断发展、流传和繁荣。
常见样式
打油诗对联绕口令谚语谜语歇后语、民歌、民谣、笑话等。每种文学样式都有各自的艺术特点与内涵,都是民俗文化应了解的内容。
特征
人民性
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的优越性。广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同时也是许多民族文化财富的生产者。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作为文学艺术重要内容的广大人民的社会生活、斗争、思想、感情和希望等,他们是亲身的体验者。由于他们自身是文学内容的经验者或见证人,因此有些学者把这种人民性叫做“直接的人民性”。它蕴藏和放射着人民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等崇高思想和珍贵美德。口头民间文学不仅表现了千万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现了他们永不磨灭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这种精神财富,将永远成为我们各民族成员的思想、品格修养的不竭源泉!
口头性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新社会的人民,虽然大多数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而且,它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用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在群众口头上流传。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口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集体性
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体的创作,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着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殊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艺教养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征。
变异性
口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这种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一般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中是很少见到的。作家作品中,虽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别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现象。但是,这毕竟是比较个别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订或别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写、刻印、排字等技术失误所招致。它不象民间口头文学的变异现象那样经常和大量。
口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着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等的思想、才艺的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这种特征与其口头性、集体性密切相联,或者说,是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的果实。这是民间文学的又一个特征。
传承性
人民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口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
至于产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在人民中间的,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广大劳动人民唯一的文学形式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某些体裁可能会逐渐消失,某些体裁的内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变化,也还会有我们所不熟悉的新的体裁出现。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于必然的。但是,整个口头文学决不会消失。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普通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
在广大民众中间,除了传统的口头文学作品以外,还不断有新的口头文学,即革命传说、新笑话、新民歌及新谚语等的产生和流传。
艺术性
口头民间文学的优越所在,决不仅仅限于它的内容、思想方面。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须也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
一般文学体裁,分为三大类,就是诗歌的、散文的和戏剧的。在这方面,口头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文学基本上是相同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这也都与作家文学大略相同。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作品还具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中国近年陆续发现、收集的兄弟民族史诗,不但数量很多,有的篇幅的浩繁和内容的壮阔(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是使世人惊异的。数量算不清的爱情叙事诗和各种抒情歌谣,包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及两性生活的歌谣,在表现人民怨愤、爱恋、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我们作家的同类作品,至少没有什么逊色。许多表现舍身救人,奋勇保卫乡土、祖国的非凡人物的故事、传说,它的不可磨灭的魅力,正在于扼要而精炼的艺术表现力中。无穷无尽的小型故事--动物故事、笑话等的幽默、讽刺的锋芒和技巧,差不多会使许多专业执笔者看了自愧不如。特别是那些短小的谚语、歇后语,真使思想、经验和智慧凝缩得像五个指头捏紧的拳头(用高尔基的语意)。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特点。但是,某些类型的作品,例如小戏,却往往比较精巧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
总之,民间口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和它的内容的广泛一样,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以上特征,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关联的。
社会功用
口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精确地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口头民间文学,由于它的作者(包括修改者和传播者)人数的众多和生活在底层,他们比那些数量有限,特别是过去时代的专业作者,能够更广泛地反映出社会生活,而且往往反映得那么深切、精确。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专业的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它更紧紧地黏贴着生活。像民间谚语,是农民、渔民、工匠等片断的而往往精当的生活经验总结和工作指南。这是他们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许多描写卑贱者、受压迫受虐待者的反抗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时期地广泛地教育着人民,培养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早期的诗文作者的出现,使口头文学日益书面化,如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等,越到后来越和“原始文学”的传统(口头性等)距离远了。但是在上层阶级的专业或半专业的书面文学产生、发展的同时,广大的下层人民,主要是农民,还有工匠等,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被剥夺了文字的使用权,他们基本上仍然沿用着以口头语言为表现和传播工具的传统,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或大或小地变化着。从个别作品或体裁说,还有着新生和死亡的现象,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两者又互相影响着。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不但有不少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例如汉魏、六朝的民歌及古代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包括寓言、笑话),被记录下来而成为书面文学,成为这方面文学的一部分;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和传奇、笔记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成的。
现实作用
过去劳动人民所创作的无量数的口头文学作品,起着辅助人民的现实生活,哺养他们的精神活动等社会作用。到了现代,他们又在社会和本身生活的要求下,创造了新的民歌和新的传说、笑话,它们更广泛、更直接地配合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舆论,与时代的进步作家的作品互相呼应和配合,起着帮助改革社会和推进生活的作用,尽管两种文学在传统和风貌等方面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地方。在当前,那些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一方面仍然以口头的方式在广大民间流传着,继续起着各种效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界的重视,对它广泛地进行采集(也包括那些新的作品在内),经过选择和整理,送还到广大人民中间去,使它能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发挥新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不是一般的教科书所能够代替的,至少在使劳动人民认识自己先辈的历史和鼓励他们的社会正义感情等方面是如此。至于那些新的民间文学作品,对于当前广大人民能产生的教育作用,就更不用多说了。民间口头文学的现实作用,还有另外的一方面,那就是经过研究后的理论知识的作用。把民间文学作品作为对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它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科学原理,用以教育广大人民,这首先使人们理性地认识过去和现代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的语言艺术的种种方面--它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它与别的艺术和社会的关系怎样?它起着什么社会作用?……人们认清了这些,不仅能够正确了解作为劳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的民间文学,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人民创造历史”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它还将进一步激励人们在当前“四化”的庄严的大进军中的创造热情。
传承方式
陕西民间文学,历代至今,载之于书籍的,数量极少,大量的、普遍的均是口头流传形式,故一
般称“口头文学”。在民间,口头文学多如牛毛,浩如烟海,没有人能说清它的蕴藏数量;口耳相传
至今者,人员和拥有者之广,更难以统计,而且许多口头文学,还和口传人的职业、文化、综合素养、
所处地域以及民族、语言、文字不同而各有所异。目前,见诸文字记载的,以前各代民间文学、口头
文学,不登“大雅之堂”,故极少记载,或只作为“缀录”、“絮语”给以题记。
陕西民间口头文学(包括和代表书面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和方式:
代代口耳相传
大凡城乡居民,在幼年或成人以后,每个人都经历过上代老人以口讲述的“古经”、“故事”,
使后代逐步认识“混沌世界”,初涉各种人际、人间关系,处世、处事伦理哲学。一些故事,名不上
经典,但代代口传,胜似“经典”,使前代故事得以流传,有些被文人、学士辑为著述、杂录。
通过民事风俗活动相沿袭
如秦巴山区,姑娘出嫁时要唱“哭嫁歌”,关中娶新妇时花轿到门前,要唱“撒草歌”;陕北
陕南人在喜庆宴席上,要唱“酒曲”,丧事要唱“孝歌”;民间七月初七的“七夕”,姑娘要乞“巧
娘娘”,唱“乞巧词”;结婚闹房、乞子、为儿孙祈祷、禳灾免病有各种“词令”、“禁语”、“咒
语”、“吉利词”等,这些不见诸文字的民间文学,全靠在民事民俗活动中传播。
在民间文艺活动中发展壮大
如果说口耳相传,多以上辈老人相传互教这一独特形式,作为一种方式,而另一种载体,则是民
间文艺活动,使这种口传文学得以发展壮大。每年正月、元宵节以及端午、冬至等节令,民间各种以
社火为中心的文艺活动,各种彩船、秧歌、龙舟、坐唱、快板、歌舞等,都可以演出各种口传文学、
文艺节目,使更多的人掌握并得以传唱、传流。许多节目,有单人唱、多人唱、群唱形式,更便于传
播;至于谜语、民歌、民谣、秧歌词等等,也是在民间文艺活动中发展壮大,不断完善,使得更多的
人掌握,以至流传久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9 14:38
目录
概述
口头文学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