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蜥脚下目
蜥臀目的分支
蜥脚下目(Sauropoda)又称龙脚下目,在希腊文里意为“有蜥蜴般的脚”,是蜥臀目的一个分支,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建立。
简介
他 们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巨大的动物,包括许多知名的属,如迷惑龙(原名为雷龙)、腕龙、梁龙等。蜥脚类恐龙首次出现于晚三叠纪,它们当时的外表类似原蜥脚下目恐龙。到了侏罗纪晚期(1亿5000万年前),蜥脚类恐龙的分布广泛,尤其是梁龙科与腕龙科。只有泰坦巨龙类存活到白垩纪晚期,但它们几乎分布于全球。然而,泰坦巨龙类与其他非鸟类的恐龙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绝了。除了南极洲以外,蜥脚下目的化石在各大陆都有发现。
但是,很少发现完整的蜥脚类化石。许多物种,尤其是最大型的物种,仅发现相关联或是非天然状态的骨头。许多接近完整的标本都缺乏头部、尾巴末端、以及四肢。
体型
蜥脚下目的最明显特征是它们的体型。即使是侏儒型的蜥脚类恐龙(身长可能达5到6米),也是它们所处生态系统中最大的动物之一。唯一可以在体型上与它们匹敌的是须鲸科动物,例如蓝鲸。但与鲸鱼不同的是,蜥脚类恐龙全都生存在陆地上。有些蜥脚类恐龙的头部维持在低高度,例如梁龙科;而其他蜥脚类恐龙则维持在很高的高度,例如圆顶龙
蜥脚类恐龙的身体外形并没有其他恐龙多样化,原因可能是体型限制,但它们仍拥有许多种类。有些蜥脚类恐龙拥有极长的尾巴,例如梁龙科,它们可能将尾巴当作鞭子般挥打,末端可产生音爆。超龙可能是最长的恐龙,身长可达40米,但其他如地震龙、旧纪录保持者梁龙也拥有极长的身长。易碎双腔龙(Amphicoelias fragillimus)只发现一个脊椎骨,但身长可能达到55到60米,比蓝鲸还长,但易碎双腔龙的唯一化石却在叙述不久后遗失了。而目前最长的陆地脊椎动物网纹蟒,身长只有10米。
其他蜥脚类恐龙,例如腕龙科,拥有高肩膀与极长颈部,使它们的身高非常高。波塞东龙可能是最高的恐龙,身高可达18米。而原本的颈部最长恐龙为马门溪龙,身长有22到26米。而目前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身高只有4.8到5.5米。
其他体型特别大的蜥脚类恐龙包含:阿根廷龙的体重为80到100公吨之间,可能是最重的恐龙;潮汐龙安第斯龙南极龙、银龙等大型恐龙的体型接近阿根廷龙。有些泰坦巨龙类可能更重,如巨体龙的体重可能为175到220公吨之间,但证据很少。而目前最大的陆地动物为非洲象,体重不超过10公吨。
最小型的蜥脚类恐龙包含:欧姆殿龙(4米)、侏儒种泰坦巨龙类马扎尔龙(5.3米)、以及侏儒种腕龙科欧罗巴龙(6.2米)。发现于德国的欧罗巴龙,其小型体型可能是因为岛屿环境隔离而造成的。梁龙科的短颈潘龙拥有非常短的颈部,是梁龙科中最短的成员。其他蜥脚类恐龙的颈部可生长到背长的四倍,但短颈潘龙的颈部比它们的身体还短。
容貌状态
蜥脚类恐龙是草食性四足动物,通常拥有长颈部与匙状牙齿。它们拥有小型头部、巨大身体、通常拥有长尾巴。至少有些物种是卵生,例如圆顶龙与泰坦巨龙类。根据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的说法,蜥脚类恐龙可能拥有大型的可抓握嘴唇,类似麋鹿的嘴唇。
蜥脚类恐龙的部分背椎移到颈部的位置,导致颈部至少有12节脊椎,延长了颈部长度。脊椎的神经棘形状可容纳韧带,以协助抬高颈部与支撑头部重量。尾椎至少有44节。柱状四肢演化成可支撑庞大身体重量,踝部有软骨可缓冲、避震。前肢有五根指头,但指头骨头数量减少。它们以脚趾行走,脚掌离地且有肉垫支撑重量。脚部拇指有大型指爪。大型鼻开孔位于头颅骨的后段。而耻骨或许可能支撑大型肠道。
身体装甲
有些蜥脚类恐龙拥有由皮内成骨形成的装甲〔例:潮汐龙、萨尔塔龙葡萄园龙〕。有些属的背上拥有尖刺(如奥古斯丁龙),而其中几属拥有尾槌(蜀龙)。
姿势
在非常早期的时候,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与其他人便已假设蜥脚类恐龙能以后肢站立,使用它们的尾巴充当三脚架的第三只脚(有点类似袋鼠),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重龙著名重建,便是采用这个假设而重建。一个有趣的研究 假设如果蜥脚类恐龙已适应偶尔以二足方式站立,那它们的前肢应该会有因为压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然而,在检验过众多的蜥脚类骨骸后,没有发现相关的证据。
如果蜥脚类恐龙以三角架方式站立,应该会有巨大的重量施加在尾巴的脉棘(Haemal spine)上。随者蜥脚类恐龙的成长,它们的体重也随之增加,当它们以后脚站立时,这些脉棘会承受越来越多的重量,直到某些脉棘发生压力性骨折,这将让蜥脚类恐龙以后脚站立时感到痛苦,而因此必须改采四足方式。当蜥脚类恐龙过重而无法后脚站立时,它们可能发展出较为安全的方施以避免用后脚站立。在蜥脚类恐龙的尾椎上曾发现骨折的脉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1 23:33
目录
概述
简介
体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