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年7月10日-1982年3月29日),出生于德国
慕尼黑,德国作曲家、杰出的音乐教育家。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早年经历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
慕尼黑一个有
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开始了与舞蹈家冈特(Dorothee Günther(de))在慕尼黑创办冈特学校,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儿童音乐
教育事业,这也使得他和
匈牙利作曲家
柯达伊并称为儿童音乐教育专家。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
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名全世界,成为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
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
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使外行很容易学会。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的小册子,为奥尔夫乐器的练习编配了大量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军特学校”的实验由于在国内外的旅行演出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的
教学法示范性演出受到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
1932年,一部意味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已准备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个
出版计划搁浅了。奥尔夫决定离开音乐教育去从事专门作曲。
1937年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
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娜·布拉纳》实现了他的突破,四十二岁的他此前已有许多探索性的作品问世,但他称这种突破为他的“全集”的开端。奥尔夫从青年时代起就在追求的“完全戏剧”——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那种艺术,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使他在“完全戏剧”(或称整体艺术)的创作上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的奥尔夫风格。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
1948年到1949年卡尔·奥尔夫完成《安蒂戈尼》,这部作品综合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而卡尔·奥尔夫在伴奏乐队的
配器上采用4架钢琴、59种
打击乐器与人声的大胆结合,以体现最古老的神话——
太阳神与
月亮神的结合,
刚与柔、健与美的天然合一。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上作为大师级的作曲家的声望。他在专业作曲上所采用的技法与他在音乐教育上一样,都是突出节奏性因素,以某种固定
音型不断反复作音乐发展动力,在旋律中较少使用
半音音阶和
变化音,和声让位到更次要的位置,总之无论旋律、伴奏都以古朴、简洁为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的象征性都是体现他原本性的“完整艺术”的理念。奥尔夫一生耕耘不息,创作了大量
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
1950年—1960年奥尔夫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教授和负责人,他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这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仍贯穿他一生的教育思想。奥尔夫从1948年开始为
巴伐利亚电台编写“学校音乐教育”,连续播了五年,受到学校的欢迎。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
1961年在
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
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
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
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问日本,在日本掀起研究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热潮。奥尔夫教学法与
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
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日,把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带到了东方,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与东方文化相结合开启了新的里程。
1982年奥尔夫在慕尼黑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主要事迹
1924年,与舞蹈家冈特(Dorothee Günther(de))创办冈特学校。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蹈的启迪,奥尔夫与舞蹈家歌特创办了一所“体操-音乐-舞蹈”学校(
gymnastics,music,and dance),以节奏天数中心,探求体操、音乐与舞蹈的紧密结合。
1925年, 舞蹈家列克斯(Main Lex)进入冈特学校。
1926年,音乐家凯特曼(Gwnild Keetman)(日后成为奥尔夫的助手和学校音乐教材的
合编者)进入冈特学校。
1928年,
乐器制造家梅恩特勒(Kan Maendler)为冈特学校制造第一架
木琴。
1930年,冈特学校的舞蹈队首次演出,并在国内外举行多次演出。
1931年,奥尔夫与凯特曼合著《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原本性的音乐练习》首次出版。
1932年,奥尔夫与德国音乐教育家普雷斯纳(Eberhard Preussner)及德国音乐教育第二次改革的领导者凯斯腾贝格(Leo Kestenberg)首次相遇。
1936年,奥尔夫与凯特曼为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亚运动节的“奥林匹亚青年”节庆演出创作及表演。
1937年,奥尔夫创作的舞台剧作品《Carmina Burana》(卡尔米娜·布拉纳)在法兰克福首演。(其歌词选自在
巴伐利亚州一
修道院中发现的一本13世纪的诗集。)
1945年,冈特学校被轰炸。
1948年,开始在幕尼黑的“拜耶广播电台”播放儿童音乐节目,由儿童自己演奏演唱,由凯特曼指导。
1949年,在凯特曼指导下,奥尔夫在奥地利托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儿童音乐班。
1950年,开始出版《为儿童的音乐》。
1953年,在扎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国际高等音乐院校
校长会议上,举行学校音乐教材的表演,首次与国外建立联系。在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学校音乐教材学习班”。
1954 年,《为儿童的音乐》(第五卷)全部出版,第一部“学校音乐教材的电影”摄成。
1956—1957年,《为儿童的音乐》首次
灌制唱片(Columbia—Electrola)。
1956—1958年,在拜耶电视台播放“学校音乐教材”的系列(凯特曼与奥尔夫的女儿主持)。
1958年,在国外(
比利时、
瑞士、
意大利)举办
讲习班(凯特曼)。
1961年,在莫扎特音乐院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
教材教学中心,在
萨尔茨堡近郊弗龙堡(Frohnburg)举办第一届国际暑期班。
1962年,在萨尔茨堡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促进协会”,奥尔夫学院教材首次在国外(加拿大
多伦多)举办讲习班,奥尔夫与凯特曼均出席并讲演。
日本放送协会(
NHK)邀请奥尔夫与凯特曼赴日本四国进行讲演及示范。在慕尼黑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促进协会”德国分会,开始出版《奥尔夫学院年刊》。奥尔夫学院新校舍落成。
1963年,在莫扎特音乐院举行“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在学校中”的工作会议,开始灌制《学校音乐教材》的十张
慢转唱片(诗的音乐)(musica poetica)。
1969年,奥尔夫学院开学。
1970年,奥尔夫学院扩建完工。
1973年,在奥尔夫学院建立“
音乐治疗与社会教育部”,由凯勒(Withelm keller)领导。
1975年,在奥尔夫学院开始举办五年一届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
1981年,奥尔夫音乐教育首次引进进中国大陆。
1982年,奥尔夫逝世。
主要作品
《Carmina Buraria(卡尔米纳.布拉纳)》(又译《世俗之歌》或《布拉纳寺院之歌》,《
布兰诗歌》,《博伊伦之歌 》)以带有场面和动作的清剧唱最为著名。《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即奥尔夫的三部
成名作问世《月亮》(1937—1939)、《安蒂戈尼》(1948年—1949年),这部作品把音乐、舞蹈、戏剧融为一体,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Schulwerck》)(1950—1954年)出版,被
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
《世界末日之剧》(1973年)是奥尔夫78岁高龄时创作的最后一部大作。
社会评价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
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 和方法,已经对许多
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思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
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
主体性、
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
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先育人,再教音乐”和“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
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
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
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
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
引导者、
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
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 —— 教材也 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呢,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
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中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
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