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岛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岛屿
南麂岛,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熬江口外海域南麂列岛中央,外形似麂,头朝西北,尾向东南,地理坐标为北纬27°27′43″,东经120°02′55″,岛屿陆域面积7.639平方千米,滩地面积0.45平方千米,岛屿岸线总长31.12千米。岛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约5.3千米,最高海拔229.1米。周围有龙嘴头等5个岬角和国姓澳、马祖澳、火昆澳3个海湾及港湾南麂港。南麂岛地处亚热带海域,气候温和湿润,季节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位置境域
南麂岛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熬江口外海域南麂列岛中央,外形似麂,头朝西北,尾向东南,地理坐标为北纬27°27′43″,东经120°02′55″,岛屿陆域面积7.639平方千米(山地面积7.35平方千米,平地面积0.29平方千米),滩地面积0.45平方千米。其西北距鳌江镇30海里,距温州市55海里,东南离东引岛(属马祖列岛)70海里,距台湾基隆港140海里。
岛屿岸线总长31.12千米(岩质29.87千米,人工0.53千米,砂砾0.72千米)。西至大陆最近点45千米,该岛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约5.3千米,东西最宽处3.3千米;最窄处仅150米,最高海拔229.1米。周围有龙嘴头等5个岬角和国姓澳、马祖澳、火昆澳3个海湾及港湾南麂港。
地理环境
地貌
南麂岛地貌形态以海蚀地貌为主,基岩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岛屿岸线曲折,岬角丛生,海湾众多。
气候
南麂岛地处亚热带海域,气候温和湿润,季节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具有陆海过渡性气候的特征,即冬季最冷月气温比大陆高,夏季则大陆月气温比同纬度的海岛高。一是气候因素受到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冬暖夏凉、温度变化和缓,年均气温16.5℃,极端气温2.7℃和34.1℃,日极端最高气温在30℃以上天数不多;二是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在梅雨期和台风期等。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8.6天,年均降水量1063.4毫米,为浙江省海岛中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主要降水期集中在5—8月,占全市降水量的73%,海岛区风速大,日照多,是中国风能丰富区,是温州市风能密度最大的区域。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65小时,尤其是7—10月份,日照数都在180小时以上;三是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主要是受台风袭击较频繁,海岛区台风、大风和大雾多,对生产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年平均雾日数为162天(海拔221米处)。无霜期365天,四季比大陆推迟40天。据多年气象统计资料,平均每年3.3次,5—11月都有台风影响,主要集中在7—10月份,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水文
南麂岛海域水温夏高冬低,月平均最高出现在8月,为27.8℃,月平均最低水温9.6℃,年平均18.7℃,年温差18℃。水温分布除太阳辐射作用外,还与全年流过南麂海区东侧北上的台湾暖流有关,在暖流的影响下,南麂海区平均海水温度高于平均气温(16.5℃)2.2℃。
南麂岛为浙江近海少有的清水海区,水色以绿至浅蓝为主,透明度一般大于2米,夏秋季节最大可达7米以上。3月中旬台湾暖流开始影响该海区,透明度逐步增加,到10月份受江浙沿岸流影响,透明度开始下降。
南麂海区的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潮区,受浅水分潮的影响不大,每天潮候推迟48分钟,平均潮高3.19米,平均潮差3.75米,最大潮差达6.76米。多年月平均潮差变化呈双峰型,主峰发生于九月,次峰发生于3月,6月为低谷。最大潮差、最大可能潮差分布规律与平均潮差相似。
植被
南麂岛岛屿土壤和植被形成历史相对较短,尚处演替初始阶段。南麂岛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海岛森林覆盖率达70%。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以人工栽培为主,建群种种类贫乏,优势种相对明显,表现为种类单一、结构简单、矮化畸形、覆盖度低、分布不均,且不稳定性大。
南麂岛植被在分布上多呈环状或半环状,岛屿以丘陵为中心,其中上部为粗骨土,生长黑松林、野生竹林、野梧桐灌丛、草木灌丛;中下部为红壤,主要生长马尾松。
土壤
南麂岛土壤较多地表现成土年龄短、侵蚀严重、浅薄贫瘠、盐基饱和度高等特征,据统计,红壤、粗骨土和滨海盐土就占海岛土壤总面积80%以上。
南麂岛土壤在分布上多呈环状或半环状,岛屿以丘陵为中心,丘陵四周滨海平原发育潮土和水稻土,以栽培作物为主;滨海地带为盐土,植被则以盐生、沙生和水生为主。
资源状况
生物资源
南麂岛区内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区系成分复杂,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生物种类有很多:鱼类397种、虾类79种、蟹类128种、贝藻类421种,大型底栖藻类174种,微小型藻类459种。
主要鱼种有,大小黄鱼黄姑鱼带鱼银鲳等常见济经鱼类、稀有名贵鱼有鲟鱼鱼、黄唇鱼等。还有。四周海域产毛虾海蜓、带鱼、墨鱼七星鱼梭子蟹鱼、小黄鱼等,岩壁和暗礁处有名贵的石斑鱼,以及野生紫贻贝、触嘴等贝、藻类。
区内已鉴定的海洋贝类有403种,其中19种为中国首次记录,海洋底栖藻类有174种,22种藻类被列为稀有种,其中黑叶马尾藻为世界海洋藻类的新种,贝藻类种数约占全国的29%以上。本区的贝藻类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温、热带两种区系特征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堪称中国近海贝藻类的一个重要基因库
植被有维管植物126科401属628种。其中海岛特有种上狮紫珠为浙江仅见。
土地资源
南麂岛共拥有耕田340亩,林地4336.76亩,淡水水库域(即海岛水库)50亩,荒地4330亩,岩地1062亩。
旅游资源
南麂岛受海浪、大风等长期侵蚀冲击,形成海蚀崖、柱、穴、平台、岩滩、港湾、岬角、水道、沙滩等550多种景观。有大沙岙、国姓岙、三盘尾、美龄居、蜡烛峰、虎屿等景区,是一个是集科考、观光、避暑、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海岛型旅游目的地。
名称由来
南麂岛曾名南麂、南己山、南岐山、南箕山。《中国海洋岛屿简况》(1980年)、《浙江省海域地名录》(1988年)、《中国海域地名志》(1989年)《中国海域地名图集》(1991年)和《浙江海岛志》(1998年)均称为南麂岛。因从高处俯瞰,岛形似昂首向东方飞奔的麂(一种小型鹿类动物),又位于浙江省南部海域,故名南麂岛。
相关文化
南麂岛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重要的导航地标。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十年(1582年)设有南麂副总兵”。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南麂岛为据点,多方经营,谋复明室,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大沙岙的石壁上旧时镌刻有“石首呈珠”4字,下署“虎林”,据说是郑成功手迹。另外大沙岙的山巅曾有祠堂一座,内塑郑成功神像。后遇清朝海禁,居民撤离,致使岛屿荒悬海上。
抗日战争期间,南麂岛被日军两次占领,后来又被海盗“乌军”和大刀会轮番占据。建国初,浙南国民党残部退守南麂。
1955年2月25日继大陈岛撤退后,岛上1996名居民悉数随军裹挟去往台湾。
2013年5月11日,47名来自台湾基隆的南麂乡亲踏上阔别58年的故土,来到南麂寻根,并亲手种下27棵相思树以寄乡思。
所获荣誉
2023年6月,南麂岛入选“和美海岛”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0:17
目录
概述
位置境域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