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巷
中国广东省南雄市国家AAAA级景区
珠玑巷,原称敬宗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北部偏东,地处梅岭与南雄市之间。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梅关古道成为古代中原江南通往岭南最重要的道路,凡人口迁移、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等大都经过此道,便有了广府人故里之称的珠玑巷,珠玑巷是古代中原人翻越梅岭后到达岭南的第一个商业重镇。
历史沿革
秦统一岭南后,当时广东地区人口稀少,秦朝从中原迁来了数十万移民,到公元2年,广东人口有37.52万人。秦汉时期,番禺城(今广州)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外贸口岸,但广东经济和人口分布的重心仍在粤北西江流域。人口分布的这种特征与中原移民南迁广东两条路线有关:一是由湘桂走廊下西江,在高要、罗定等地定居,有的更南达雷州半岛;二是经摺岭的隘口顺连江而下到达连县、阳山等粤北一带,形成汉代广东的人口分布以粤北山地人口最多,西江流域次之。而珠三角地区一直到唐代都是人烟稀少、还没有被开发的地区。秦汉时期,珠三角地区仍然是一片大海,今珠三角洲中部、广州部分地区(包括广州市中山四路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当时仍然处于被海水淹没的河口湾。到唐宋时期,珠三角经过长期的泥沙堆积,洲滩渐露,河网初具雏形。
珠玑巷的鼎盛期是唐、宋时期。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大道,凡人口迁移、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等大都经过此道。珠玑巷是中原南迁氏族的驻足地和发祥地,在岭南人文史上有重大影响。据史料记述,珠玑巷人向南迁移的史事从唐朝开始,但重要的迁移事件主要发生在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间,大规模的有三次,陆续个别南迁的有一百多次。
唐代末年,中原内地战乱频繁,不少氏族为避战祸和自然灾害,纷纷经江西南安(大余)越梅岭南来,来到南雄珠玑巷居住数年或数十年,他们逐渐适应了岭南地区气候和生活习惯之后,才逐步南迁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其大片的荒滩并不断增生的沼泽地成为南雄珠玑巷农业迁民的目的地。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史称“靖康之难”。宋朝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由此引发了中原族人的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其中一部分南迁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入侵,临安陷落,南迁江南的中原族人又不得不再次南迁,拥进广东、福建等地。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挥戈南下攻陷南雄、韶州,为避兵燹,那些于北宋末年及以后移居南雄的北方士民又于宋末元初继续顺北江南迁珠江三角洲。
这些南迁的汉人要先到政府设在珠玑巷的一个机构报到,领取凭照分赴珠江三角洲各县安置,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建立起新的家园,并逐渐建立起聚族而居的村庄和圩镇,今天被称为广东省聚宝盆的珠江三角洲,便是由他们开拓的。所以现今世代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上的氏族,他们根据族谱和先代流传下来的传说,都承认自己的始祖是宋代时来自南雄珠玑巷的。
明代,梅岭道上仍然一片繁忙,“庾岭,两广往来襟喉,诸夷朝贡,亦于焉取道。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南安人有驴背辇载络绎,米、盐、器用,多货之所由出也”。除大量外国商品和岭南物品北运外,江浙商人亦“窃买丝绵、水银、生铜、药材等一切通番之货”,亦由赣越大庾岭“抵广变卖”。清代,梅岭道仍“为江广襟喉,南北之官轺,商贾之货物,与夫诸夷朝贡皆取道于斯”。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实行海禁,广州成为唯一通商口岸,全国各地商品都要集中在广州出口,梅岭道更趋繁荣。江西的粗布、苎麻、瓷器、药材;浙江的丝织品、纸、扇子、笔、酒、枣子、皮货、鹿肉、药材、烟草以及福建的部分货物都经梅岭道而南运广州。而域外各国进口商品更多150种之多,这些货物与佛山铁器、石湾陶瓷、蔗糖、广纱、水果、鱼花等其他“广货”运销内地。民国时期,梅岭道仍是粤赣省际贸易往来的中枢,赣米每年输入粤省7500吨至1万吨,粤盐则行销江西27县,江西的香菇、红瓜子、板鸭、桐油、中药材、瓷器、木材、生猪、钨砂等货物,都经梅岭道运销广州及港澳等地。
广府人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桑梓乡”,明代嘉靖《广东省志》引《南雄府图经》说:“岭上古有珠玑巷……今南海衣冠多其子孙。”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吾广故家望旅其乡从南雄珠玑巷而来”。清《广东通志》云:“珠玑在南雄府保昌县沙水寺前,相传广州梁储霍韬诸望族,俱发源于此”。乾隆《南雄府志》说:“广州故家巨族,多由此迁居。”明清纂修的广州府各家谱记其祖先宋代辗转来自珠玑巷的比比皆是。据对家谱、方志等有关资料的统计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珠玑巷南迁的姓氏150多个,移民家族有797支之多。在珠江三角洲,名唤珠玑的街巷很多,江门新会城区有珠玑里,广州有珠玑路,东莞有珠玑街,南海九江有珠玑冈,都是为纪念故乡南雄珠玑巷而得名。
重要景点
驷马桥
驷马桥,又称沙水桥,坐落在珠玑古巷南门楼约百余米处,该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南门楼
南门楼位于珠玑古巷南端入口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民国十六年(1927年),县人重新修葺南门楼时,在楼门上方嵌镶两块石刻,一日“珠玑古巷”,二日“祖宗故居”。南门楼基为麻石所砌,红朱柱,双层古建筑楼顶,上盖绿色琉璃瓦。通高9.5米,门宽3.25米,门进深3.26米,拱门高4.85米。
贵妃塔
珠玑巷石塔,又称贵妃塔,位于古巷钟氏宗祠大门南侧。据清代简朝亮编纂的《粤东简氏大同谱》载:“珠玑巷在今南雄府北三十里沙水村,路旁有铁舍利一座。”该塔始建于宋末,被兵毁。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置放在一古井之上。
沙水古寺
沙水古寺位于古巷中段,前身为沙水院,建于宋德祐元年(1275年),其后改院为寺。古寺坐东朝西,建筑物由南向北横卧,为砖木结构。大殿堂前南北两侧建置钟楼、鼓楼各一座,接着是第二座殿,两旁为藏经阁、方丈和众僧寝室,后面就是厨房和斋堂。整座寺院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清代前沙水古寺在南雄百余间寺、庵、观、庙、坛中颇有盛名。
胡妃像
珠玑巷人为怀念宋度宗胡氏嫔妃,在古巷里竖有一座汉白玉胡妃雕塑像。像高2.2米,基座高1米许。在基座内镶嵌一碑刻,文日“胡妃像”,为原中共广州市委书记、珠玑巷人南迁后裔欧初先生所题。
中门楼
中门楼原称翔凤坊楼。久圮。楼由东向西横卧,全长6.55米,其中巷门宽2.8米,拱门高3.3米,门进深2.9米,通高7.6米。楼为砖石结构,上盖草绿色琉璃瓦,白墙,二墙衬朱红柱,整座门楼古朴雅洁,颇有古建筑艺术风韵。
张昌故居
张昌故居始建于唐,宋初重建,历代均修葺。故居建筑面积675平方米,为四合院仿唐、宋建筑,由前门、中堂、后厅、南北回廊所组成。在大院后两则置假山景观。张昌故居南北回廊墙上镶嵌着98块碑刻,形成一个书法石刻文化长廊。
北门楼
北门楼坐落在古巷北面端口。该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楼为麻石砌基,火砖墙到栋,朱红柱,绿瓦。在楼顶中心处置一宝葫芦,两侧为龙头。通高8.6米,拱门宽3.23米,门高4.1米,门进深3.05米。整座楼阁显得古朴雅致,颇有明末清初建筑特色,与沙水河上的凤凰桥遥遥相望。
景区布局
珠玑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有三街四巷,即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腊巷。巷道用鹅卵石和花岗石砌成,路面宽4至5米。巷内的古楼、古塔、古桥、古祠、古榕、古建筑遗址犹存。巷内曾经是五户一楼,十户一阁,两旁的酒肆饭馆、店铺客栈鳞次栉比。
文化活动
姓氏节
“姓氏节”是南雄当地流传的独特节俗。每年举办一次,自201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随着南雄“姓氏名都”的声誉越来越响,各地前往珠玑古巷寻根问祖、观光旅游的宗亲络绎不绝,各姓氏举办宗亲联谊会的姓氏文化旅游节盛行不断,激发了广大珠玑巷后裔爱国爱家爱乡之情,承德承风承训之意。如今“姓氏文化旅游节”已成为珠玑古巷每年的主打品牌之一,2012年获评为“最具影响力广东县域民俗文化节庆”。
叟里元99节长龙
南雄珠玑镇叟里元舞龙的文化历史悠久,舞99节长龙是村里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形式。据悉,早在周朝时期(至今3000多年),叟里元人的祖先就曾齐心协力制作了99节巨龙。相传早在周朝,叟里元村的狮子岭上有一只怪物,每到七月收割季节,怪物就出来危害庄稼,到稻田里打滚,那年适逢该村遭受特大旱灾,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七月初七那一天,康王神和龙王神显灵相助,结果当晚就下起大雨,连下几天,农田不再受旱了,怪物也被征服了,变成礁石,让它每天守候着这片庄稼。从今以后,全村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每年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于是,村里的绅士老者发起制作大龙(即99节龙)。同时,还建造了聚龙古庵,雕刻康王菩萨放入庵内正殿中,每年七月初七日,全村人舞起99节长龙,扛起康王菩萨游行全村,接受村民焚香上烛跪拜,祈福安康。叟里元九十九节巨龙堪称“中华第一龙”,龙身共99节,总长399米,身宽0.99米。象征久久长,意味着历史悠久人民长寿。
珠玑飘色
珠玑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广东,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珠玑飘色又称之为“装故事”,以珠玑巷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为主题,选4—6岁小童,装扮成不同的人物形象。珠玑人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或重大节日,都要举行盛大的飘色游行活动,祈求村庄风调雨顺,人们平安健康。
珠玑龙船歌
在古代中原,龙船歌是为悼念屈原,在端午节祭江竞渡时所唱的歌。传到岭南后,因为没有中原的大江大河,住在南雄山区的氏族就因势而变,改为唱着“龙船歌”,在陆地上“打龙船”。这一传统的端午习俗在南雄世代相传已有800多年了。迎游茅船是和扛太子菩萨连在一起的,一为驱瘟,二为纪念“驱瘟神”太子萧统。龙船歌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整个粤北民间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老南雄的优秀传统音乐艺术。表演队伍里,有的扛着茅船,有的唱着龙船歌,有的敲锣打鼓,有的舞动雄狮,整个表演队伍在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有力的龙船歌引领中,有节奏地一边表演一边行进,给人一种非常古老原生态的视觉感受。
珠玑洋湖村舞青草狮
珠玑洋湖村舞青草狮,流传于南雄市珠玑镇洋湖村卢屋,起源于清朝顺治年间,是由开基祖寿湖公首创,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朝年间,当地劳动人民为庆祝自己的节日,都有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表演习惯,卢寿湖为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狮子舞,就模仿狮子样子,创出了青草狮。青草狮属特大型狮类,狮头部直径1米多,狮身长9米多,宽2米。与其它类型狮子最大区别的是它有四条腿,表演时要由7人舞动,一人举狮头,四腿各一人,背脊两人,另有一人迎引球,乐器只用打击乐。套路有行光(过场)、走四门、醉睡、抓痒、舔身、擦眼等等,表演时间为2小时。主要在端午节、元宵节时表演,元宵节时表演最为隆重,常演三天三夜。
南亩“茶花灯”
南亩“茶花灯”是一种舞蹈和演唱相结合的戏曲艺术,舞蹈演唱一般由五人组成,分别迎龙头、提花灯、龙头凤尾中鲤鱼,动作与舞龙略同,有乐器和锣鼓伴奏。据《中国戏曲志》广东卷记载,南亩茶花灯早在清朝康熙年就已存在,无论在形式、曲调还是传统节目上,粤北采茶戏都是与之一脉相承,可以肯定南亩茶花灯就是粤北采茶戏的前身。
开发与保护
1982年,珠玑巷被列为南雄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南雄市珠玑古巷·梅关古道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韶关南雄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珠玑-梅岭旅游片区”战略,把珠玑古巷列为打造“姓氏名都”的核心景区。
相关文化
珠玑得名
珠玑巷本叫敬宗巷。据《直隶南雄州志》、明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和中山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的记载所述,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张昌家族七世同居,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朝廷为表彰其孝义,赐珠玑绦环以旌之。为避敬宗庙谥,敬宗巷便改称“珠玑巷”。珠玑巷得名有近千年历史,因此人们称之“珠玑古巷”。
也有认为南雄珠玑巷由北宋都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移植而来。建炎三年(1129年),隆祐太后率部分官吏士民进入江西,曾在岭北的虔州停留一年。隆祐太后返回临安时,跟随她逃亡的官员既不能同去临安又不能回到已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方去,只好越过大庾岭寻找安身之地。岭南是金兵铁蹄未曾到过的地区,但是前路茫茫,他们又不敢贸然深入“南蛮烟瘴之地”,故而从梅关下来之后,就在南雄境内古驿道旁的沙水村暂住下来。这些人因战乱被迫离乡背井,对中原故土眷恋不忘,有人就把老家开封府祥符县珠玑巷的名称用来称呼新居留地,于是便有了南雄珠玑巷。
珠玑移民
唐、宋末年,中原(河南一带)内地战乱频仍,不少氏族为避战祸和自然灾害,纷纷经江西南安(大余)越梅岭南来。在古时,岭南地区为烟瘴之地和官宦贬谪之所。这些先民在兵荒马乱中,扶老携幼,历尽艰险,来到南雄珠玑巷。他们不熟悉岭南各种情况,不敢贸然再南下,只好在此安顿下来,重新创业。居住数年或数十年,他们逐渐适应了岭南地区气候和生活习惯之后,才逐步南迁珠江三角洲。故那里的许多名人望族,都把珠玑巷称为“七百年前桑梓乡”。
珠玑巷人向南迁移的史事从唐朝开始,但重要的迁移事件主要发生在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间,大规模的有三次,陆续个别南迁的有一百多次。根据众多的岭南姓氏族谱记载,从珠玑古巷南迁到珠江三角洲,然后又迁徙到港澳和海外。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180多个,其后裔繁衍达70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清远、三水、佛冈、新兴、高要、高明、佛山南海番禺顺德广州、花都、从化、中山珠海、新会、江门、台山、开平、鹤山、恩平、东莞、增城、龙门、宝安、深圳、博罗、惠阳等28个市、县,668个乡(镇)、村。
历史人物
唐代巷内住着张氏家族,族长名张昌。张家人兴财旺,七世同堂,长寿孝义远近闻名,当时岭南街谈巷语,人人称颂。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为表彰其孝义,皇帝亲赐一件宝物——珠玑绦环给张家。后为避唐敬宗讳,改名为珠玑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在来自广东南雄珠玑巷的不少姓氏中,宝安沙井一带的陈氏支系最为著名。该支系始祖陈朝举,对深圳西部的开发、人文的传播,以及家族的繁衍迁徙,贡献非凡。陈朝举三子及其后裔,分别在燕川、荷坳、沙井创建了三大房系的福祉,并辐射深、港、莞等地。数百年间陈氏人才辈出,较著名的有明代中顺大夫、广西庆远知府陈琳,两科副榜陈三铭,中举授官国子监助教、升湖广归州知州的陈龙佑,武进士陈兆麟,中国最早的留德学生、牧师陈观海,以及清代举人陈宗熙、陈景辉、陈显荣等。
民间传说
民间文学《珠玑巷人南迁传说》发源于南雄市,主要以粤语为载体口头传承,在南雄本地、珠三角地区以及海外50多个国家粤语族群中广为传播。《珠玑巷人南迁传说》流传的故事约200多个,口口相传的人群约7000多万人。传说主要讲述南宋至元初,大批中原汉人因避战乱,长途跋涉翻越南岭到达南雄珠玑巷,随后有186个姓氏先后130多次南迁珠江三角洲,从而开拓岭南这片疆土、传承先进文明的故事。传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珠玑巷后裔回来南雄寻根问祖、回报桑梓,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民间传说,古时里仁田心村有位聪明伶俐的少女,姓钟,名凤妹。她父母早年病亡,与长兄相依为命,跟着长兄在桥头古榕下卖茶和小食。有次见一人家娶亲路过这里,看到鼓乐队吹吹打打,热闹非常。她从花轿红布帘缝隙中,看见俊俏的新人戴上漂亮的凤冠,象美丽的凤凰十分羡慕。她心底里想,自己名为凤,如果能成为凤凰该多好啊。从此以后,她不顾家人反对,决心终身不嫁,省吃俭用,把节省的钱存起来。在柏岁那年,她请来石匠,在凤凰桥头竖一牌坊,嘱咐石匠精雕细凿一只石凤凰,置放在牌坊顶端上。牌坊石和凤凰都雕凿好了,钟凤妹请人择日落成。这天,黄道吉日来临,凤妹为竖牌坊心切,很早起床,盛装打扮,亲到现场主持竖牌坊仪式。碑坊刚竖起来,突然倒塌,钟凤妹被压死在牌坊之下。在牌坊倒塌之时,只见一道闪光,石凤凰腾空而起,往南方飞去。乡人认为,钟凤妹已变成凤凰,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故把这座桥称为凤凰桥。距桥边较近那个村庄,人们称为“凤凰桥村”。
相传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因奸臣贾似道陷害胡妃,胡妃逃出宫殿,流落江湖,行至临安(杭州)钱塘江畔,恰遇从南雄珠玑巷到临安经商的黄贮万。“万见女貌美,稍以意挑之,女即下船,与万言娓娓不已,愿托以终身之事,因载而归。”事隔多年,家仆刘壮对黄贮万不满,跑到官府告发,官府启奏朝廷,诏令血洗珠玑巷,缉胡妃问罪。众人为避胡妃之祸,大批南迁珠江三角洲各地。胡妃见状,为不牵连四乡居民,即投井自尽,以免朝廷追究。后人为怀念胡妃,故在珠玑巷古井上置放石塔,以为纪念。
诗歌
影视作品
第二届中国戏剧节期间,广东粤剧院一团演出的新编古代粤剧《魂牵珠玑巷》,是陈中秋、潘邦榛根据有关粤北南雄珠玑巷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编写成的。剧本描写了胡妃和珠现巷人的不幸和灾难,写了朝廷对他们的迫害。为了抗击统治者的屠杀,珠现巷及附近的群众集体南迁。胡妃为了保护乡亲而投井自尽。
2006年11月6日至11日每日14时至14时30分,在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会长黎子流等积极倡导和主持下,主要由珠玑巷后裔捐资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千年珠玑》已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审查,安排在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播出。共6集,每集30分钟。
文学作品
重要事件
珠玑古巷先后获得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省统一战线基地、广东侨界交流基地、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广东游学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电影拍摄基地、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韶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
价值意义
珠玑巷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广府人往珠三角迁徙时在珠玑巷落籍,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一个中转地,也是当今数千万广府人及海外华侨的发祥地和祖居地,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当年,珠玑巷的住户又再南迁到珠三角地区乃至港澳及海外,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一百八十三个,其后裔繁衍约八千多万人,形成了以粤语为语言体系的广府民系,同时也开创了灿烂的广府文化,是广府人的发祥地、广东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美誉。余靖容闳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朱执信等杰出人物成了珠玑巷的骄傲。孙中山的先祖在元末明初时期,由浙江杭州举家徙居南雄珠玑巷,后迁居到东莞市长安镇上沙村,再迁到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中原文化经珠玑巷南下,遭遇了战乱、流离、洗劫,已经不再是那种高堂讲经、学在官府的文化。中原文化到岭南之后,与广大人民求安宁、求生存、开拓家园、安居乐业的社会心理融会在一起,更加讲究「经世致用」,是一种「行动哲学」。岭南的一大批哲学家、思想家、学问家,都崇奉「经世致用」。
是中原人口往珠江三角洲迁的关键驿站,既是韶关客家人“家焉”的落脚点,也是韶关客家人“客而”的中转站。
旅游信息
珠玑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城北部偏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6: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