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壮戏主要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它包括流行于靖西、德保的木偶戏和马隘壮戏。师公戏又名唱师,它的前身是“跳神”,主要流行于金城江、宜州、来宾、贵港、邕宁、武鸣等地。
历史渊源
南路壮戏为流行于
广西南部
壮语方言地区的
德保、
靖西、
那坡、
天等、
大新等县的
壮族戏剧。因演唱常用“呀哈嗨”作衬腔,俗称“呀嗨戏”。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
天保县(今德保县)南隆街艺人
黄现炯迁居马隘。组班演“客戏”即邕剧,形式类似
双簧。道光二十八年,黄与谢义、陈兴等人组建土戏班。用壮语演唱,揉山歌、民间小调为唱腔,形成马隘土戏。
光绪十一年(1885),
靖西县足院木偶戏班师傅韦公现、李瓜选组建土戏班,以人代偶,做唱分离。宣统三年(1911)第二代师傅农寿山、
李大新、韦爷欢等改为做唱合一,形成足院土戏。马隘、足院土戏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壮戏。
壮戏分类
壮剧,又称
壮戏,是在
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
文学、
音乐、
舞蹈和杂耍技艺的基础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
左江、
右江流域。按表演风格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南路壮戏、
北路壮戏和壮师戏(即
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三种类型;按流行地区方言土语、音乐唱腔和戏剧种类的不同又可分为7种戏剧:即流行于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的马隘壮戏;流传于
田林、凌云、
乐业、
百色等桂西一带的田林壮戏;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戏;流传于云南文山富宁县的富宁壮戏(即富宁壮剧,又称富宁土戏)和广南壮戏;流传于武鸣、
河池、宜山、邕宁、
来宾、
贵县等地的师公戏(即壮师戏)。
戏种起源
关于南路壮戏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南路壮戏源自广西德保县的民间歌舞和马隘土戏,与靖西县木偶戏的唱腔合流之后最终形成。”一说马隘土戏形成在前,靖西县木偶戏形成在后,尔后“马隘、足院土戏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壮戏。”
壮学宗师
黄现璠认为:“南路壮戏包括靖西县木偶戏和德保县的马隘壮戏。据说它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江西人张天宗带到靖西来的汉族民间木偶戏,后经壮族艺人改造成了现在的靖西县木偶戏,流传在靖西,德保一带。演唱时,多用 ‘呀哈嗨’为衬腔,故又称‘呀嗨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封建社会传统的历史小说,如《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穆桂英》等。随编随唱,缺乏固定的剧本。其唱词语言,均用壮族民歌的诗韵格律,多用腰脚韵的形式,使得结构严谨,独具一格。德保县马隘壮戏是近代产生的新剧种,用当地民间的‘马隘调’、‘汉龙调’和吸收靖西木偶戏的因素发展形成的。最初采用‘双簧式’的方法演唱,早期的剧目有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张四姐下凡》和反封建伦理观念的《解臼》等。后来吸收了
邕剧、
粤剧演唱合一和表演艺术上的长处,成为较完整的壮剧。上演的剧目有《双状元》、《双花配》、《长坂坡》等八十多个。”(引自
黄现璠等著《
壮族通史》第589页)从而主张南路壮戏源自
靖西县木偶戏。壮戏研究专家陆洲持有相同看法,他认为:“
壮族提线木偶戏和南路壮剧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木偶戏孕育了南路壮剧的诞生,南路壮剧是在吸收木偶戏音乐及表演程式的基础上才得以形成、发展。南路壮剧的发展反过来又对木偶戏产生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的关系。”由于学术界对靖西县壮族木偶戏的起源尚存在不同看法,因而有关关于南路壮戏的起源,目前阶段尚无定论。
戏种特点
南路壮戏流行于德保、靖西、
那坡、
大新、天等、
田东、
田阳等县的壮语南部方言区,以及
越南北部
高平省、
谅山省的岱侬族聚居区,形成了从音乐唱腔、表演风格等别具一格的民族大戏。南路壮戏因受提线木偶戏的影响,起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表演形式,后来逐渐发展为唱、做合并的一般戏曲表演。主要唱腔有慢板类的“平板”、“叹调”,中板类的“采花”、“喜调”,快板类的“快喜调”、“高腔”以及散板类的“哭调”、“寒调”、“诗调”等。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唱腔多达160个曲牌。伴奏乐器以
壮族特有的马骨胡、土胡、月琴为“三大件”,并配以牛角胡、
二胡、扬琴、三弦、鼓、锣、
铩、
木鱼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
百鸟衣》等。
艺术效果
南路壮戏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历史发展
南路壮戏在广西德保县、
靖西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1951年3月,曾经参加过广西学生军的林中鹤领头组建了“东安街业余演剧团”,利用当地木偶戏的音乐唱腔,改编了当时在北方老区流行的《王贵与李香香》等剧目,获得的巨大的成功,一些剧中的唱段也在群众中流行传唱,很受欢迎。在演出成功的鼓舞下,该团又推出《白蛇传》、《血泪仇》和《梁山泊与祝英台》等剧目。
1954年,县文化科领导安东街业余演剧团根据壮族民间传说,创作了壮剧《宝葫芦》。当时,专门调用木偶戏艺人赵孟伯老师傅加盟,参加剧本修改和演出。赵孟伯老师傅是一个眼睛不方便的艺人,但是他的唱功和演技很好,同时也是一位编剧能手。同年,桂西壮族自治州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德保的节目《宝葫芦》和《捞虾舞》获得了优秀节目奖。(《宝葫芦》剧本由
莎红、龙辛翻译整理;《捞虾舞》由黄小曼、张润增协排)
1955年,以该节目为核心,组成了由广西音乐工作室主任满谦子任领队的广西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当时主要演员是:张琴音、赵孟伯、农正丰、黄炳兴)。
刘少奇、
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时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的
欧阳予倩也邀请广西代表队到中戏小礼堂进行演出。这次会演,源自德保的《
宝葫芦》、《捞虾舞》都获得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的优秀节目奖。
南路壮戏上京会演获奖的消息传回广西、传回壮剧发源地的德保,人们都非常兴奋,少数民族艺术能到北京登大雅之堂,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美,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这一切,使得壮族艺术家们十分激动。同时,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955年5月25日,德保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科宣布正式成立德保壮剧团,由赵孟伯、农正丰、张琴音担任副团长(团长暂缺)。1957年,
百色地区文化科在德保召开南、北路壮戏老艺人座谈会,交流传统剧目和表演风格探讨壮剧发展与壮剧演出队伍的建设问题。
1957年8月,百色地区文化科决定以德保壮剧团为基础,合并靖西壮剧团,新的名称是“南天壮剧团”。后来又改称为“靖德壮剧团”,过了不久,还是改回来叫“德保壮剧团”。团里的骨干成员新增了木偶戏艺人黄灯炜,他更是多才多艺,能编能演。
1958年3月1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由黄灯炜改编、蓝鸿恩、侯枫、周游整理翻译、滕泱凡导演的壮剧《红铜鼓》在自治区首府南宁献演,引起很大的轰动。(该剧的剧本在1982年全国少数民族剧本评选时获三等奖。)1958年8月,德保壮剧团改制为地方国营。
1958年底,为了发展壮族民族文化,自治区文化局派出滕泱凡到德保,就德保壮剧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安排。1959年2月,德保壮剧团特别从隆林招收了5名演员,连同本团的全体人员共44人,在南宁的广西文艺干部学校进行了接近1年的培训。
1960年2月,百色地区宣传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剧为德保壮剧团升了一级,在德保壮剧团的基础上,成立右江壮剧团,直属百色地区文化局领导。地区领导调了田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农天德担任右江壮剧团的团长,赵孟伯、农正丰、张琴音仍然担任副团长。
1961年,右江壮剧团在自治区文化局的支持下,加强了作曲、导演、编剧、舞美等艺术骨干力量,壮剧艺术发展随之进入了新的时代。大型壮剧《百鸟衣》就在当地演出了300多场,还为苏联专家、国家文联参观团作了专场演出。《民族画报》、《
光明日报》、《
文汇报》、《
北京日报》、《戏剧报》和《
广西日报》都发表了评论和剧照。其他的移植剧目《洪湖赤卫队》、《半把剪刀》、《夺印》等,也得到了好评。
1964年,壮剧《水轮泵之歌》出台,参加了自治区现代剧观摩汇演。中唱公司还出了唱片。1965年,右江壮剧团调进南宁,进行了整顿提高,在广西各地招收了一大批学员,并由广西京剧团、广西歌舞团、
广西戏曲学校、
广西艺术学院借调了基本功、身段、声乐、文艺理论教师,对原来的右江壮剧团和新学员进行教育培训。
1965年8月,自治区有关领导正式宣告“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成立30多年来,努力开掘本民族的文化宝藏,注重继承与创新,先后创作演出了《宝葫芦》、《
百鸟衣》、《外乡来的情人》、《红铜鼓传奇》、《
瓦氏夫人》、《金花银花》、《羽人梦》、《月满桂花江》、《醉洒英雄》、《歌王》等传统和现代剧目,多次获国家及自治区奖励,4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重大的艺术活动。特别是大型风情壮剧《
歌王》,以其瑰丽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团结的积极主题,荣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化大奖及多项文化单项奖、“97
曹禺戏剧文学奖。”
主要戏种
壮族提线木偶戏
靖西
壮族提线木偶戏,
壮语又称“木雕戏”、“呀嗨戏”,属南路壮戏主要戏种之一,是流传在
靖西县壮族地区、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个戏种,具有悠久的历史。靖西壮族
提线木偶戏的音乐特色鲜明,音乐类型可以划分为
声乐和棚面(即器乐)两大类,其中,声乐又分为
唱腔和台白两类,棚面则有文、武场之分。这两大类音乐各有其艺术特色。
马隘壮戏
马隘壮戏(又称马隘土戏),属南路壮戏主要戏种之一,最早形成于
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
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
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逐渐发展为唱做和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
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南路壮戏的主要唱腔有
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
百鸟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