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洋烟草”或“公司”)1905年由著名工商业实业家
简照南、
简玉阶两兄弟始建于香港,是中国建立最早、历史最长的民族烟草企业。“南洋烟草”始于香港,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锋,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品牌之一。1996年1月,南洋烟草股权划入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上实控股”)。同年5月,上实控股在
香港联交所红筹上市(证券代码:0363.HK),南洋烟草成为上实控股的重要成员企业。南洋烟草现是拥有香港员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中资制造企业。
简介
1905年,工商业实业家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在香港创办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1909年,公司易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81年,南洋烟草归属于上海市政府在香港注册设立的全资
窗口公司“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1996年,南洋烟草经过企业重组,成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上实控股重要成员企业。
在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南洋烟草先后创立了近百款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烟草品牌,如1906年推出的“白鹤” 、“
双喜” 和 “飞马”牌香烟,以及1909年推出的“红双喜”牌香烟等。
面对不断变化的烟草行业趋势,南洋烟草近年来提出了“固本赶超,内外兼修”的发展战略。
发展历史
艰难起步,首创实业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国力维艰,外辱日甚,帝国主义列强伺机大举入侵,中国陷于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境地。1903年,外国烟草公司在上海浦东
陆家嘴设立了生产车间,其后又在香港、武汉、沈阳开设工厂及附属企业。在短短的几年间,“洋烟”就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卷烟市场。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实业救国”,纷纷集资创办烟厂,当时天津有北洋,上海有三星、德麟,北京有大象,开了国人自办烟厂的先声。
来自中国广东南海的著名实业家——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不甘心“洋烟”在中国的一手遮天,决心兴办民族烟厂,与外烟一争高下。1905年3月,简氏兄弟联合越南华侨曾星湖等人,斥资10万元港币,租下香港铜锣湾
罗素街一座平房式的旧货仓,成立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
就在这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南洋烟草艰难起步。创设之初,南洋烟草所拥有的仅是1座小型锅炉、1座小型发电机、2台切烟丝机、2台水石磨刀机、4台卷烟机以及1间蒸汽暖房。1906年4月,完成了设备安装的南洋烟草开始生产卷烟,日产卷烟30标准箱,也由此推出南洋烟草历史上的第一个品牌—“白鹤”香烟。
“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的成立,极大地刺激了在华的外国烟草公司。它们以南洋烟草畅销的“白鹤”牌与外烟中的一种卷烟商标颜色相近为借口,控告南洋烟草侵权,迫使南洋烟草放弃“白鹤”商标。简氏兄弟不甘坐以待毙,随即推出了“飞马”、“双喜”两种新品牌。并凭借物美价廉,这两种新品很快在市场上走俏。在华的外国烟草公司又一次用上了排挤手段,再次指责“双喜”商标与其“三炮台”,使得香港和九龙的烟贩不敢再出售南洋烟草的香烟,南洋烟草也因此一蹶不振。1908年5月,终因负债10万余元,资本亏蚀殆尽而被清理拍卖,简氏兄弟在“实业救国”的道路上首遇挫折。
原公司财产拍卖时,机器物料值九万元,无人承买。叔父简铭石得知,伸出援助之手。他慨然道:“外国烟草入吾境,岁售中国金钱以巨万计。今创烟草公司,将以挽外溢之利而归之。如创者一蹶不复兴,我国既无以塞漏卮,且为外人窃笑。”即出资竞投,以简铭石名义用九万元买入原“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同时筹集4万元,以资本13万元组建“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但复业之初,营业仍不佳,亏损巨大,势不可支。简氏兄弟只得以经商的收入补贴缺口,同时改进技术加大宣传。恰逢辛亥革命后举国上下爆发爱国热潮,简氏兄弟更是顺势推出“中国人请吸中国烟”的宣传口号。1911年,南洋烟草即转亏为盈,1912年获利4万余元,1913年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南洋烟草至此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两拒吞并,化险为夷
在1914年当时南洋烟草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令英美烟草更觉须尽早除却这个心腹大患。1914年,英美烟草首次动了吞并南洋烟草之心,而简氏兄弟则将计就计,提出非300万元不可收买,英美只得作罢。1917年,英美再度提出所谓的“合并”——在优渥让利的“包装”下,企图通过占股百分之六十,达到实际上并吞南洋烟草的阴谋。在港的简氏兄弟们一致反对合并,简玉阶回信说:“昔之
东吴,不甘屈事
曹操,卒获三分天下。且我营业之增进,多借国货二字为号召,故得社会人心之助力,致有今日。盖吾国实业之薄弱,今日稍能与外人竞争、为全国人民注目者,以本公司为最。若一旦屈降外人,纵不为社会唾骂,亦令提倡国货者灰心,而我公司营业必从此失败矣。“于是,简氏兄弟又一次对“洋烟”的吞并表示拒绝。
除却吞并的手段,英美烟草公司还多次以“日货”、“日资”为由攻击南洋烟草。1915年英美公司利用“二十一条”激发中国人的民族情绪,指控南洋兄弟出产的是日本货,南洋兄弟公司给广州报界公会写公开信,香港华商总会也出面为它澄清。1919年5月,英美再次借
五四运动,以简照南曾加入日籍为由,诬告南洋烟草为日资,并买通
农商部上下,令其勒令南洋烟草吊销执照,停止营业。南洋烟草突然受此攻势,一时间损失惨重,而简氏兄弟却及时反应过来,以同年5月14日的一篇“敬告国人”为始,拉开了反抗的序幕。
从5月14日开始,南洋烟草一共发表了多篇不同的“敬告国人”,从各方面提出证据进行辩护。5月27日,简照南办妥脱离日籍的手续并公开申明,在报纸登出“简照南启事”,邀国人秉公查阅。1919年10月,南洋烟草申请回复注册,获得批准。
崛起于沪,各地设厂
1915年7月,南洋烟草向北洋政府农商部立案,调整资本为100万元。扩股改组后,雇用员工达1,100多名,日产香烟600万支,拥有“飞马”、“
双喜”、“红双喜”、“飞艇”、“地球”和“自由钟”等多个品牌。
1915年,南洋烟草的产品正式推销到上海市场后,简照南看到国内市场有进一步发展的广阔余地,而在上海设厂卷制,顺长江销往内地,远比从香港运来方便。于是亲赴上海筹办烟厂。在上海,得到知名粤商劳敬修等人的协助,租入东百老汇路栈房,改建成厂房,从日本、美国购买卷烟机安装,紧张筹办达一年多时间,1917年初正式开工。1918年,南洋烟草向
北洋政府注册立案,改组更名为“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额定资本500万元,实收270万元,并将总公司由香港迁至上海,香港制造厂改为分厂。
1919年,南洋烟草宣布公开向国人招股1,000万元,扩大资本至1,500万元,改组更名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南洋烟草的股票广受欢迎,
张謇、
虞洽卿、
朱葆三等知名企业家和江苏省外务署署长
杨小川等政府政要纷纷出资入股。同时,南洋烟草分别在天津、北京、营口、济南、青岛、南京、镇江、汕头、厦门、新加坡、泰国等地设立分公司,此外还在河南许昌、山东坊子、安徽刘府设烤烟厂,全公司的制烟工人达到数万人,整个公司的盈利在1923年达400多万元。
在动荡曲折中惨淡经营
1923年,简照南英年早逝,简玉阶继任公司总经理。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内战不断,烟税高涨,金价奇昂,到了抗日战争前夕,南洋烟草已陷入困境。
1937年3月,
宋子文的官僚资本集团趁南洋烟草公司经营不利、极度困难之际,以建粤银团名义低价收购南洋股份20万股,并取得了南洋烟草的半数股权和绝对控制权,同年4月召开股东常会,修改了章程,由宋子文任董事长。5月,公司正式改组,宋子文掌握了南洋烟草的控制权。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南洋烟草上海东熙华德路总厂被日军焚毁,公司被迫停工。1938年,战事迫近武汉,南洋烟草汉口分厂自6月起逐步将设备、原料和人员迁往重庆,开设“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重庆制造厂”;并于1939年3月开工,月产300箱左右,但开工没多久即遭受日军轰炸,损失惨重。
1948年,
解放战争战火蔓延,国内经济局势动荡,国民党政府币值改革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南洋烟草陷入困境。1949年5月,“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制造厂”正式成立。
接受改造,重燃生机
新中国成立后,旋即对大陆的民族资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南洋烟草作为
民族资本的代表,1949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南洋烟草国内各分厂先后实施军事监管与保护,厘清民族资本与官僚资本。1951年,根据国家政策,南洋烟草在中国大陆的工厂全部实行了
公私合营。同年2月,南洋烟草举行了第一届董监会第一次联席会议,公推
汪道涵为董事长,简玉阶为副董事长,简照南之子简日林受聘为总经理。公司成立总管理处,下辖上海制造厂及汉口、广州、香港三个分公司。
1953年,
龚饮冰先生作为公方代表接任南洋烟草董事长,简玉阶代表私方担任副董事长。1955年,为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南洋烟草上海分厂并入元华、锦华两厂,重庆分厂并入建华烟厂。1956年,公私合营的南洋烟草中的民营股份全部由国家和平赎买。自此,南洋烟草为国资全资所有。
香港一脉,延续发展
1959年,国内烟草行业调整,南洋烟草上海制造厂转为上海南洋电机厂。同时,南洋烟草汉口制造厂、广州制造厂、重庆制造厂均划给当地政府管理,后分别变更为武汉卷烟厂、广州卷烟二厂、重庆卷烟厂。1960年,南洋烟草董事会决定,委托
中国银行驻港总稽核室代管其香港厂。
1963年,鉴于南洋烟草连年亏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
李先念先生在北京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扶持振兴老牌
民族企业的发展,并责成国家有关部门在优质烟叶的供应上对南洋烟草给予鼎力支持。1965年3月,南洋烟草完成由香港的鹅颈桥旧厂迁往九龙新蒲岗六合街6号的迁址工作。
上实接掌,迈向现代化
1980年,南洋烟草在产权关系上正式归属于上海市政府。1981年,上海市政府在香港注册设立了全资
窗口公司“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南洋烟草即成为上实旗下的成员企业。1983年,南洋烟草自筹1亿港元资金,购置新厂房,并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成套设备,1985年,南洋烟草完成了整体搬迁工作。
1995年1月1日,“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重新登记注册。1996年,南洋烟草经过重组,其资产进入上实控股。 同年5月30日,上实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巿。
如今,南洋烟草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核心技术、生产与管理全面现代化的烟草企业,在海内外赢得了品牌信誉。在新的发展阶段,南洋烟草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厚爱。历届市政府领导人勉励公司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把民族企业的好传统进一步传承发扬。
产品渊源
据传,简氏家族中有人举行婚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考虑自己有烟厂,生产几箱烟送去,贴上大红的“囍”字当作贺礼,以表祝贺喜庆的心意,没想到在新婚喜宴上受欢迎和赞赏,紧接着就研创商标并于1906年注册出品“双喜”牌香烟,遂于1909年推出了“红双喜” 牌香烟。
“红双喜”及“双喜”品牌渊源
1916年,南洋烟草在上海设厂(1918年更上海厂为总厂),“红双喜”始在上海生产。1948年8月,南洋烟草购广州市龙津中路龙津大巷16号土地,筹建新厂——广州制造厂,1949年5月, “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制造厂”正式成立,遂于广州生产“双喜”。此外,由于南洋烟草曾于1916年在汉口设立分局(南洋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是现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
烟标及广告文化
在南洋烟草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不惜投入重金加大广告宣传(据记,南洋烟草1923-1936 年的销售开支中,广告费平均占销售费的8%),并十分注重推销策略的运用,南洋烟草以国货为号召,提出了——“中国人请吸中国烟”、“振兴国货,挽回利权”等广告语,与外烟拉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广告战”。南洋烟草一面借鉴外烟广告宣传的经验,一面调查当时民众的心理变化,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南洋烟草自身特色的广告宣传策略。
所获荣誉
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主要遗存:
虹口:办公楼1 座;
静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制造厂;
武汉:办公楼1 座;
广州:简园;股票、烟标、广告画、历史照片;
入选理由:1949 年前中国最大的民族烟草企业,由华侨资本经营的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打破了
英美烟公司对中国烟草业的独占局面;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锋,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品牌之一;中国建立最早、历史最长的民族烟草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