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筒井是手工
制盐的
活化石,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
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
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
石油钻井之父”。中国竹缆钻井法技术发明于宋代庆历皇祐年间,自贡是卓筒井开采井盐发祥地之一,更是深井开采科学技术体系发明创造集大成者,开创出了一套完整而精湛的凿井、修治井技术和采卤采气工艺流程。
发展历史
大口浅井采卤技术
公元前255~251年,著名水利专家
李冰在兴建
都江堰工程中发现了盐卤,随即‘穿
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开发史的序幕。李冰开凿的广都盐井,是在当时打井取水的基础开凿的大口浅井,这种盐井因受技术的限制,不会很深,而且井径很大。大口浅井采卤技术一直持续了1200多年。
大口浅井的发展
自李冰穿广都盐井首创凿井技术以来,四川各地开始凿井取卤,生产井盐。秦代,四川开凿盐井有三个县。到汉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盐井开凿区域也逐渐扩大,在巫县、临江、朐忍、汉发、南充国、
成都、广都、
郏县(今大英境内)、南安等18县都先后开凿了盐井。汉代以后开凿大口盐井采卤制盐的井盐生产逐渐发展,到唐代,四川境内的产盐区域已发展到68个州县。据《
通典》卷十《
食货》记载,在这些产盐州县中,仅“蜀道陵绵等十州,盐井总九十所,每年课盐都当钱八千五十八贯。”唐代大口浅井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凿井区域的扩大,而且表现在
井深的增加和单井产量的迅速增长。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
陵州的
陵井(在今四川
仁寿县内)已深达八十丈,合今制约248.8米;富世盐井亦深达二百五十尺,约78米。井深的增加和单井产量大增,仅富世盐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另外,从陵州盐井一所课都当钱2061贯,占陵绵十州
盐课总数的四分之一来看,其规模和产量也是相当大的。唐代大口盐井开凿范围的扩大、井深的增加和单井产量的提高,反映了井盐凿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这是中国早期井盐凿井
技术发展的极盛时期。
大口浅井的衰落
首先,
大口井生产力水平低下,开凿技术笨拙、粗陋,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大口盐井开凿技术本身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没有妥善地解决固井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埋藏地下较深的盐卤资源无法得到开采,随着长期开采,浅层卤水资源逐渐枯竭,导致井盐产量大幅下降。再次,宋代盐业政策的束缚和腐败的
经营管理也是造成大口井衰落的重要原因。到
宋仁宗时期(1023-- 1063) ,大口井井盐生产已经走向衰落。
卓筒井采卤技术
到了北宋时期,
大英县卓筒井镇人发明了卓筒井采卤技术后,才由小口深井逐渐替代大口浅井。北宋大文豪
苏轼在《蜀盐说》中记载:“自
庆历皇以来,蜀始创‘卓筒’。用
圆刀凿山如斗大,深者至数十丈则咸泉自上”。
卓筒井不仅是古代大英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大英的千秋万代,它是大英子孙的福音。大英人结合“卓筒井”取水文化内涵进行精心设计酿造出
浓香型的“
卓筒老井”及系列
曲酒又成为大英的名优特产之一。
原理
它的原理看来很简单也很原始,是利用古人舂米时的
杠杆原理,通过人的足踏来带动一个钻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打井的目的。
卓筒井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楠竹(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
竹类植物),将竹节淘空,形成一“筒”,筒筒相连,既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又方便淘取钻下的
泥石。
流程
简介
卓筒井工艺流程包括钻井(修治井)——汲卤——
晒卤——滤卤——煎盐共五个步骤。
苏轼的《蜀盐说》说:“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
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
钻井
该地地方志记载了具体的钻井之法:“择有咸源处,以铁锥凿井如碗大,用
大竹四五竿接之使长,以竹枝系铁锥入,竹中凿之,其井底有铁器四爪,到六七十天,或百余丈得咸水乃止。”
卓筒井一般深约130米,井口大10~12厘米(直径),占地两
平方丈。井盐的选择是有经验的老盐工根据山势来决定,选择井址也叫“度脉”,“度脉”不准一是打成漏井,二是打成干窟窿。
钻井分成两个阶段:1、打大眼;2、打小眼。卓筒井的构成即大眼小眼。上层是大眼,口径15~20厘米,深约50米。大眼的作用是下放相衔接的楠竹筒(即套管)。楠竹筒的作用是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不许淡水进入井里。竹筒能否隔绝淡水,又是把井钻成功的关键。同时,大眼钻至50米深,竹筒相应下50米,不能隔绝洞壁渗透的淡水,这叫漏井,不能再钻,只有报废。
隔绝了淡水就打(钻)小眼,将大杆(钻杆)顶端的“大
令牌头换成小令牌头”继续往下钻,直钻至100米深左右,如果每天能产500~3000斤浓度7~10度的卤水就成了井。如果无卤就是选址不准叫干窟窿。
汲卤
卓筒井大眼在上、
下套管隔淡水,小眼在下产卤。产卤的小眼经过岁月的流逝被卤水腐蚀,地层变迁有时洞壁也要垮塌,这叫“垮匡”。岩石填塞了产卤眼,就无法汲卤。有时,一些汲卤工具掉在井里或其它人为造成的障碍这叫“屙堆”,也无法汲卤,要汲卤必须排除故障,因此,产生了修治井的工艺和工具。如果故障大,难度大的要修好一口井需时间一月或数月才能完成。要保持一口不出故障产卤的井很难。
晒卤
筒匠用盐车(名单角车、花车)、筒,将卤水从井里汲出,卤水浑浊,一般浓度在7~10度,这样的卤水
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
卤水浓度提到18~20度,就产生了
晒卤支条架、晒坝(也叫
盐田)等晒卤
生产工具。
晒坝一般长60米,宽20米。支条架一般长约30米,高5米,结构如八字型,木质穿斗,支条架上铺满金竹桠,顶端做有“天船”。天船长10米,高1米,宽15米,天船安放在支条架顶端的中部,天船底部有伸向支条架两端的与支条架一样长的空竹筒,竹筒上钻有不规则的小眼。在支架的一侧做有筒车,筒车像一个
等腰三角形的圆罩,高6米,直径5米,被一根横轴穿着。在腰底的外圈上依次安上竹筒,每个长约30~50厘米。并在腰底内圈安上木板,人在板上(内径)走动,促使园罩旋转,将晒坝船形坑中的卤水通过罩上的小竹筒输送到天船里,卤水通过天船底部接出的长竹筒的小眼散流后,再输入滤缸过滤。
滤卤
滤缸将卤水中的泥砂、杂质滤掉澄清再放入
盐锅中煎盐。
煎盐
煎盐的地方叫灶房,俗名叫“场火”。灶房一般长25米,宽15米,结构为木质穿斗,
小青瓦房,前部安有煎盐的大盐锅(解放前是
生铁圆锅,现代是钢板焊成的方锅,大小根据盐灶产卤多少而定),盐锅后面是温水锅,温水锅后面是盐炕。盐炕长方形,用板石砌成,长约8米,宽2米。
卤水在盐锅中经高温逐渐成盐。为了使盐洁白,颗粒晶莹,在煎盐中加
皂角、
豆浆。同时,提胆(注,另一种矿物质,可点豆腐),灶匠将有水分的舀入盐仓中,过滤掉水分再把仓中的盐撮到炕上,将水分全部炕干,即成食盐。
意义
中国卓筒井的钻井技术比西方早800多年,与火药、造纸、
印刷术、
指南针一样对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被《中国钻探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井盐科技史》
三书誉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中国第五大发明”。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起源于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的
大英县卓筒井钻探取盐技术,使地下深处的卤水第一次得到科学的开采,在开采卤水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
油气资源。其凿井
工艺技术开西方近代蝇式顿钻钻井方法的先河,虽然经历了近1000年历史,其古老的
工艺流程仍保存得相当完整。
卓筒井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
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
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恐龙”。
卓筒井的故事
在
四川盆地的中部,有一个埋藏着宝藏的神奇古镇—蓬莱镇。据考,这里是观音菩萨的诞生地。老人们常说:“菩萨经常显灵”。这里,风光旖旎,百姓勤劳。世世代代的孩子们一直传唱着一个童谣:钻两口井、一个起灶、一个晒盐、盖一间屋、讨一个老婆、生一地娃娃。田园诗般的生活,传唱的古代大英人钻井取盐、钻井利用油气做饭的画面。那么,那时的人们是怎样发现、利用油气和
盐矿资源的呢?让我们进入时光的隧道……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天,一个憨厚结实的汉子—卓筒,穿着大红裤叉在地里赤脚插秧,他边插边好奇地看着田里冒出的气泡。一脸迷惘状,坐在田埂上百思不得其解。太阳当头已是
正午,卓筒回家吃饭,一进门,老婆玉娘端上饭菜摆上桌,顺便问道:“秧插完了吗?”卓筒推说:“田里有鬼,天天冒泡,不敢插秧了。”“你才是鬼,不快些插完,耽误了收成,明年我们吃什么?”“我就想知道地底下到底有什么。”“想知道就去。”“去就去”卓筒放下筷子,不快地冲气出门,进了
竹林,砍了一个中等粗细的竹子,把它削尖。为了一窥地里究竟,他打通了每一个竹节后,拿竹子望望天,从竹子圆洞中有云彩流动的画面。然后,他去地里探查,到水田里试探着插入地后,看了看结果一片漆黑。第二天,卓筒又砍了一大粗的竹子,架起两高台,将竹子打入地下,拔竹杆的同时就取出泥土,再将竹打入地下,随即冒出了水,这时候旁边围观的人
说风凉话:“切,这有什么希奇?不就是水嘛!我们这儿到处都是水。”卓筒说:“你们错了,天上下的雨是
老天爷的水,这地下的水是土地公公的水。”“哎呀!那这回全村都要倒霉了,你挖了土地的水,那是土地的财库,土地要降灾给我们怎么办?”随即一个巫婆念道:“天灵灵、地灵灵……”村里每户人家用木盆
盛水,跪拜三天三夜求土地公公饶恕。百姓纷纷开始用木盆盛水,天明天暗日出日落几天过去了,木盆水干了,盆底有白色颗粒结晶,百姓一尝发现是盐,便开始欢呼,大家纷纷感谢土地公公。此时,土地公公出现了,面带怒色地说:“谁要你们感谢!”卓筒立刻跪拜道:“土地公公,都是我一个人的错,请您饶恕乡亲们吧。”百姓也随即纷纷下跪,请求饶恕。这时天现
异象,
佛光普照,预示着将发生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跪在地上的百姓都望着天,等待着……这时,观音菩萨出现了,她说:“土地,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不得责罚他们。普渡众生,可增你万年修为。土地,你生不得气!乡亲们,你们再去钻口井,在井口起为灶,天天烧火做饭给土地公公消气。”土地笑着许可了,与观音飘然而去。卓筒带领百姓依言而行。果然,新钻的井,喷出之气用火石一点就着,人们赶紧盖为灶。因卓筒钻井为人们找到了食盐和用之不尽的气,为纪念他,百姓便称这些井是“卓筒井”。从此,上天的偏爱就开始了。人们仿佛一夜之间就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相关
简介
被称为“世界近代
石油钻井之父”的卓筒井,仅存1灶3井,而唯一娴熟掌握这一小口径打井技术的老人已年近八旬。
“如今,只有我还能烧出雪白的
锅巴盐!”
大英县卓筒井镇78岁的
严昌武老人说这话时,面前只有一个大顺灶和三眼孤零零的卓筒井。就在不久前,卓筒井井盐汲制技艺刚刚成为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豪?叹息?还是担忧?种种情感夹杂在老人话语中。2014年6月17日,记者走近卓筒井这处濒临灭绝的稀世珍宝。
3个活标本
大英县卓筒井镇向东一公里处,经过已经破旧的大顺灶灶房,穿过几丛茂密的竹林,踏过一段被盐工们的脚板磨得异常光滑的老石阶,记者终于见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最后3个活标本。它们,屹立在几片包谷地的中间。
卓筒井始创于北宋年间,它的出现意味深长:不但表明了中国的
井盐开采技术从第一阶段的大口径
浅井采卤发展到了第二阶段小口径深井采卤,其
核心技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更为后来的天然气和
石油开采作了铺垫。因此,英国
科学史专家
李约瑟称卓筒井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而《中国井盐科技史》和《中国钻探技术史》则称其为“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
6月初,在公布的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卓筒井的井盐汲制技艺榜上有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卓筒井这一手工
制盐活化石如今仅在卓筒井镇3村存有一个大顺灶和三眼井,而唯一掌握该整套技术的老人已年近八旬。
大顺灶是一个熬盐的灶房,曾经辉煌地“统辖”着18眼卓筒井,是当地卓筒井制盐灶房中的“龙头老大”。在1991年以前,这样的制盐灶房在
大英还有9处,共有卓筒井41眼。但在1991年以后,其它的灶房及其卓筒井都被淘汰了,只留下大顺灶和三眼井作为保护对象。
守护着它们的,就是居住在旁边小屋里的严昌武老人。
锅巴盐
年满78岁的严昌武老人,瘦却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
他家在卓筒井镇8村,小时候由于家里贫困,上不起学,从14岁开始,就给舅公当学徒,干起了专门司职
修井的“懒子”来。
据了解,懒子是有含义的,因为修井工做的事情越少,就说明井况越好,因此,灶房老板们巴不得修井工天天都能“偷懒”。但懒子做的事情,却是整个卓筒井制盐过程中最有技术难度的事情。举一个简单例子,如果卓筒井的
井眼漏水了,就必须要搞清楚是连接部位漏水还是竹筒漏水,如果是竹筒,那么又是多少丈深处漏水,然后才能对症施治。卓筒井井眼的直径仅有15厘米左右,其深度却可达千米以上。要搞清楚这些,完全靠工具和经验。所以“懒子”虽然可以“偷懒”,
工钱却肯定是盐工当中最高的。严昌武告诉记者,他当年的工钱往往是一些工人的两倍。
在严昌武老人的住房隔壁,是卓筒井的工具房,
修井工具有几十种,而这些还不是全部。据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一支石油钻井队在打油井时,把钻头掉到了井眼里,用了各种现代化的方法也没能把钻头捞起来,最后还是来找大英当地的“懒子”,用卓筒井的
打捞工具“大提须”,才把钻头打捞起来。
严昌武老人不但会修井,对制盐的整套工序也相当精通。他说:“我们那一代‘懒子’里面,我是年龄最小的,现在这一带基本上已经没有像我这样的了。有几个还能烧盐,也只会烧点花盐(
盐质差、颜色参差不齐),能够烧出雪白的锅巴盐的只有我一个了。”
后继无人
为了挽救卓筒井制盐工艺,2005年5月,
大英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远赴河南,请正在女儿家养老的严昌武老人“出山”,希望他能将自己的一身本领传下来。
在克服了来自女儿、儿子方面的阻力后,当时已经77岁的严昌武老人毅然踏上回乡的路,独自住进了冷冷清清的小房子,与三眼熟悉的老井相伴。
与此同时,大英县文物管理所方面也为他安排了一个38岁的徒弟,希望这个徒弟能够把严昌武老人的本事学到手,让卓筒井的制盐工艺继续流传。
“徒弟现在能不能独立制盐了?”记者问严昌武老人,他摇摇头说,“我们以前学徒,都是几个月就出师了,然后就一个人管十几口井。不晓得他咋个就是不会。”
据严昌武介绍,这三口井每天都必须打卤水上来,要不然井下面就要垮塌,修起来就麻烦大了。但徒弟却时常不来。为了打卤水,严昌武只好去附近喊一个60多岁的大爷帮忙踩花车。
严昌武忧心忡忡:“我这个岁数说不清哪天就死了,学不学得会、传不传得下这个技术,真不好说。”老人还告诉记者,由于卓筒井周围没有修围墙保护,人们可以随便到卓筒井来。有的是来瞻仰的,但有的人来了,却往往对这最后的3个“活标本”做出一些
破坏性行为。老人情急之下,养起了狗。因为在他心里,守护卓筒井,在他的有生之年,显得比什么都重要!
1998年6月,大英县卓筒井被列为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其凿井、吸卤、煎盐等生产工艺流程,大体上保持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特点。它持续近千年,生产从未中断,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和钻井史具有极高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卓筒井仅存1灶3井1部
筒车,濒临灭绝的危险。
大英县全力抢救卓筒井,在遗址周围栽植了以刺篱笆为主的绿色围墙,修复了仅存的1部筒车,建起了文物陈列室,晒棚、
井架、灶房等设施也已修复,当地已专门就“卓筒井
文物保护与开发”立项。该项目占地6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将全面恢复宋代“卓筒井”采卤制盐
生产流程。
据了解,该项目不但致力于恢复“卓筒井”制盐的工艺流程,并且将制盐文化和
盐疗保健、休闲观光紧密结合在一起,包括植物
观光园、盐疗湖浴场、
淡水湖浴场、盐神宝殿、大型陈列馆等多项设施。整个项目围绕“卓筒井”这一
文化核心进行,将形成大英旅游又一个新亮点。
卓筒井大事记
1990年卓筒井被
蓬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卓筒井被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卓筒井申报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对文物保护区内的三口卓筒井(老井、深井、广井)。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治理。
2006年卓筒井其井盐汲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卓筒井申报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设立卓筒井文物管理处,并配备编制两名。
2008年对卓筒井大顺灶、卓简老井以及
晒盐架进行了抢救性维修。
2011年在卓筒井核心保护区内新发现卓简老井3口,并对其3口老井进行周边
环境整治以及搭建井棚。
2012年在卓筒井核心保护区内新发现卓简老井2口,并对其2口老井进行周边环境整治以及搭建井棚。
2012年修建卓筒井库房200平方米,对大顺灶进行了维修加固工程。
2013年3月卓筒井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一6月对卓筒井1号老井
井壁塌腔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修治。
2013年11月13日
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黄元带领专家一行四人到大英对卓筒井进行了
实地考察和调研。
2014年在卓筒井核心保护区周边的三个村落(青木村、
关昌村、快活林村)共新发现卓简老井114口。
2014年3月委托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完成卓筒井保护
总体规划立项报告。
2014年4月卓筒井保护总体规划立项报告被
四川省文物局审定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2014年6月卓筒井保护总体规划立项报告被国家文物局审定并发文通过(文物
保函[2014] 1727号)。
2014年3月12日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琼同志到大英对卓筒井文物保护进行实地视察。
2014年4月30日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
郑晓幸同志到大英对卓筒井文物保护进行了实地视察。
2014年5月国家
文化部丁副部长到大英对卓筒井文物保护进行了实地视察。
2014年5月19日原国家文物局局长、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同志到大英对卓筒井文物保护以及申报
大遗址博物馆前期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
2015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卓筒井保护实施总体规划。2016年签订卓筒井规划合同并
实施规划。
2017年专家团队到卓筒井考察,并为10月13日卓筒井保护论坛撰写论文:卓筒井规划初步完成,进入评审阶段。
2018年1月24日,国家文物局《关于卓筒井保护规划意见的函》(文物保函(2018)106号)文件同意了卓筒井保护总体规划。2018年5月8日,省文物局《关于核准<卓筒井保护规划>的函》对《关于上报<卓筒井保护总体规划>核准公布的请示》(大文广(2018) 16号)文件进行了评审、核准。
2022年11月25日,卓筒井被被评委“2021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