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一年) 宝,
华覈的第四
世孙,家住
无锡惠山的
华坡,紧靠
惠山泉。华宝的父亲名华豪,在
东晋安帝(
司马德宗)的
义熙末年,跟随
南朝宋的建立者
刘裕去
长安出征。临走时,他对年幼的儿子说:“等我打完仗回来,为你结发戴冠(古代礼制为20岁戴冠)。”
义熙末年为四一八年,那时华宝八岁。据此推算,华宝约出生于
义熙七年(四一一年)。他们的军队所向披靡,于
义熙十三年(417)七月抵
长安,八月间大破
后秦皇帝
姚泓的部队,并擒住姚泓,于九月间斩于
建康。第二年的十月,华豪跟随右将军
朱龄石出征,在
陕西的
雍州和
夏国的
赫连勃勃遭遇,
刘裕的儿子义真大败,华豪战死沙场。噩耗传到
无锡,等待戴冠的华宝痛不欲生。从此,他终身不戴冠,不娶妻,头上扎着双髻。凡亲戚朋友提到他的父亲,便号啕大哭。
南齐高帝
萧道成于建元三年(481),赐“孝子”匾额。但《华氏金粟传芳集》却说:“孝子寿八十六。事详《
南齐书》及《
南史》。”查《
南史·华宝传》:“宝年至七十不婚冠。”《孝子祠有司春秋致祀事述》也说:“宝年七十,恪遵父训。”可见,他是到七十岁去世的。华宝未娶,后将胞弟华宽的次子华悫作为
嗣子。
唐代将他在
惠山华陂的住宅改建成“
华孝子祠”,祠中塑华宝像,童髻长须,巍然而坐。在宋代,因华宝和
薛天生、刘怀允都是名垂史册的孝子,将祠改为“三贤祠”。明代景泰七年(1456),知县
颜肃又恢复“
华孝子祠”,并加重修。这座祠屡经兴废,最后一次修复是清代
乾隆二十七年(1762)。
“
华孝子祠”前,有斗拱相连的四方亭,亭下有井。原来亭的四面有悬挂华氏世代科举名录的匾额,建国后已摘除。亭后筑有一条“观泉街”。街后为拱门,门前两边为一个竹叶纹玛瑙盘陀石的门枕,通体光亮平滑。进门可见“承泽池”,池上架“溯源桥”,桥前有八角形的“
双龙泉”,泉上螭首古朴,流水淙淙。传说当年泉中有鼋,故俗称“鼋泉”。泉后为享堂三间,楠木结构,三色画梁。它建于明代
成化二十一年(1485),呈
明代风格。壁间镶嵌《真赏斋法帖》石刻,为魏太傅
钟繇的《
荐季直表》和晋
王羲之的《
袁生帖》,以及明文征明的《春草轩记》、《
春草轩辞》、《纺绩督课图》,
张翥的《春草轩记》,明
南京礼部尚书
邵宝的《孝子祠四咏》、清代华章志的《春草轩记后》等等。享堂后,原有“
成志楼”、“遗荫树”和池、树,合为“
四景”,现已不见痕迹。
自晋
义熙十三年到今日,已近1600年。期间,华宝18
世孙华荣任北京主爵督尉,全家迁居当时的京都
汴梁(今河南开封),又三世为华原泉,
靖康年间随
宋高宗南渡,遂重返
无锡故乡,住梅里乡的隆亭(今东亭)。他成了华氏南渡后的第一世祖,如今子孙主要聚居在
荡口、东亭两镇,其余散居各地,名人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