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科技大学下属教学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首批建立的研究生院之一,在学校党政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全校的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生教育与学位管理工作,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31所高等学校之一,也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成员高校,1997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学校隶属教育部
学院概况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22所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1998年由隶属冶金工业部划转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目前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权的学科门类涉及理、工、经、管、文、法、哲、艺8个门类。目前有权按一级学科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共30个,其中有权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20个。可授予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144个(包括自主设置的8个),其中可授予博士学位的二级学科86个(包括自主设置的8个)。目前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在校研究生14514人(含留学生42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272人(含留学生170人),硕士研究生10242人(含留学生255人)。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其中专任教师1940人(含自主招收博士后)。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双聘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双聘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4人、青年拔尖人才1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103人。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为目标,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基础,全面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工作方针;以学科建设为平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适应多元化需求,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结构和规模;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强化学术诚信、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努力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于1952年,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试点高校,也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成员高校。
建校六十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4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4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简介
研究生院建院20多年来,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招生规模明显扩大,培养人才类型逐步多样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科调整、改革步伐加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在规模、质量、结 构、效益几个方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还获得原冶金部人教司冶金行业厂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北京市教育系统德育先进集体、教育部和北京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先进集体及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委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登记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贡献奖、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奖等多项称号。
办学规模
截止到2006年12日,学校已经累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1000多人。其中,博士学位1419人,授予硕士学位8622 人,授予在职人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915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265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207人。截止到2006年10月,学校在校研究生(含留学生)87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1941人,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531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18人;与美国徳克萨斯阿灵顿大学(UTA)合作培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在校175人,与比利时鲁汶工学院合作培养电子媒体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49人
学校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并规划了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至2007 年,使在校研究生总数达到8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00人,硕士研究生 5000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1500人。
教学理念
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始终遵循“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创新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以“深化改革、统筹资源、促进创新、提高质量”为指导思想,稳步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通过优化研究生生源、完善教学和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导师队伍、设立研究生教育发展基金等,实现了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方面协调和快速发展。
院系设置
学校由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
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延庆分校组成。现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博士学科点,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09个硕士学科点,另有MBA(含EMBA)、MPA和18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43个本科专业。学校在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领域的12个全国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管理、科技史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热能、力学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
专业概况
研究生教育涉及到学校的九个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应用科学学院,研究生专业分布在48个博士学科点、109个硕士学科点(涉及理、工、经、管、文、法、哲、教等8个门类),以及MBA、MPA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18个工程领域。
发展规模
研究生院建院以来,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管理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培养人才类型趋向多样化,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调整、改革步伐加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日臻完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几个方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特别是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在与科学技术及工业建设紧密结合,产学研合作、跨学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有关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原冶金部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研究生院荣获教育部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此外,还获得原冶金部人教司冶金行业厂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北京市教育系统德育先进集体、教育部和北京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先进集体及先进工作者、全国及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贡献奖、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奖等多项称号。
发展目标
研究生院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与时俱进,努力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积极发展、深化改革、分类管理、加强建设、改善条件、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原则,围绕“以发展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保证”的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实现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而努力奋斗。
教学成果
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盛誉,涌现了一批以李敏宽、楼大鹏为代表的国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学生田径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高校竞赛中数度摘桂;女篮代表队在北京市高校联赛中连续12次夺冠,并于2005年挺进CUBA全国八强;学校拥有约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体育场地,并建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比赛场馆。学校体育馆作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竞赛场馆,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残奥会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四项赛事,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嘉奖。
面向新世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科研实力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09年5月底,共申请专利1849项,授权专利980项;有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2006年:国家奖3项,省部奖32项;2007年国家奖6项,省部奖24项;2008年国家奖5项,省部奖34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95~2005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并列全国第1。据教育部的“2000~2004年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统计排序”中,我校名列第11。近几年学校“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系统研制与应用”、“岩土工程特大塌方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的研究”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08年发布数据,2007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3位和25位。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8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校每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生代表队在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机器人电视大赛中稳居前三甲,两次获得冠军,于2005年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军。学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等光荣称号。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中国在职教育网.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概述.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学校介绍.北京科技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2 18:31
目录
概述
学院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