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美丽经济”的中国化妆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
化妆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集团化经营,全行业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化妆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最早有关使用化妆品的考古学证据被发现于公元前4000年的
古埃及。公元5世纪时,埃及在许多宗教场合使用香膏、香木焚香,同时也用芳香产品混合油脂,涂在人身上去朝圣,或涂于尸体上作防腐用。
古希腊人与
古罗马人也使用化妆品。在古罗马与古希腊人使用的化妆品中含有
水银。
西方世界的化妆品盛行,始于17世纪。最初是
天花痊愈的女性,用来遮掩脸上疤痕。18世纪,
维多利亚女王曾公开宣称,认为使用化妆品是不礼貌的。使用化妆品的行为被视为粗俗行径,只有戏子和妓女才会使用。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化妆品已在西方社会被普遍应用(尽管在
纳粹德国被禁止)。化妆品历史上的其他显著事件可以参见文后的外部链接。
在中国,晋代
张华《
博物志》载有“纣烧铅作粉”,以之涂面美容。
胡粉(
碱式碳酸铅)曾被后妃拿来美化脸部,称为宫粉。后唐《
中华古今注》关于胭脂的记载有:“起自纣,以
红兰花汁凝成”。由于产于燕国,又称为
燕脂。
汉武帝时,
匈奴人有悲歌,“亡我
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
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关于
口红,有“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东汉
班固撰《
汉书》中,有画眉的记载。在北魏
贾思勰著《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作香粉惟多著丁香于粉盒中,自然芬馥”。清代宫廷中,曾用中药防治脱发,用
香皂制品进行沐浴。
在日本,
艺妓们用碾碎的
红花花瓣做成口红,涂抹眉毛、
眼线和嘴唇,同时用一种比
相扑力士用的
发蜡更软的蜡充当粉底;白色的颜料和粉用来涂面部和背部,胭脂用来勾勒眼窝和鼻子。在
歌舞伎(艺妓学徒)的出师典礼上,她们用黑色燃料把牙齿涂黑。
化妆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已被为数不多的
跨国公司占领,这些公司往往起源于20世纪上中叶。截至2005年,化妆品工业已被少数跨国企业所垄断,这些企业都滥觞于20世纪初。在这些跨国
寡头当中,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是法国人尤金·舒尔勒于1909年创立的
欧莱雅(L'Oréal),当时名为法国无害染发公司,该企业的股东为Liliane Bettencourt 27.5%,Nestlé 26.4%,以及 46.1%的公众
流通股股东。在1910年代,American trio Elizabeth Arden,Helena Rubinstein以及Max Factor等企业为市场的开拓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这几家企业确立了在化妆品市场的寡头地位,此后,Revlon和Estée Lauder于二战前后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一些化妆品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的一些作为被人们诟病。
化妆品既是一个产业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的金融环境下,化妆品是市场上的朝阳产品定位不可撼动。借用犹太人的一句话:女人和孩子的生意是最好的商机,化妆品正是包含了该项。如今,化妆品品牌竞争的焦点是在化妆品的产品文化、企业形象、产品质量,只有把握好未来化妆品市场的机会,在国内各路称雄的化妆品企业中,成为世界500强是迟早的事情。
化妆品生产单位主要集中在少数的几个省份,其他省份则相对很少。化妆品的经营和使用环节主要集中在商场、超市、
便利店、
小商品批发市场、药店、
化妆品专卖店以及
美容院、美发店、宾馆、洗浴中心、
足疗保健店等场所,其他经营环节还有网上销售、电视直销、直销等。
中国的
化妆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由于中国已经放开对进口化妆品的限制,国际化妆品巨头正在加速拓展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经受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冲击。在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中,
外资或
合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已接近80%,而国内化妆品生产只有通过中外合资,推出中低档产品才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忧心的现实。
中国本土企业应该制定整体发展战略,如此才能从容应对挑战并不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