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乐派
音乐术语
指15世纪为勃艮第的公爵们进行音乐创作的一批宫廷作曲家。在善良的菲利普的统治时期(1419~1467),艺术事业欣欣向荣,出现了两位杰出的作曲家纪尧姆·迪费和吉勒·班舒瓦(?1400~1460)。他们的作品有法语歌谣、弥撒曲、赞歌等。勃艮第乐派音乐创作受到了约翰·邓斯特布尔等英国作曲家的影响,勃艮第乐派的作曲家吸收了英国,意大利音乐的因素与法国复调音乐传统结合,创造出一种自然、柔和、明亮的音乐。
简介
14世纪后半叶到15世纪初,勃艮第公爵们趁着英法百年战争之机,通过政治联姻和外交途径,占据了大片领土,包括现荷兰比利时、法国东北部、卢森堡,加上他们原来的封邑,即法国中部偏东的中世纪勃艮第公爵领地和伯爵领地,他们事实上作为独立的君主统治着这整片地方直到1477年。15世纪大多数北方作曲家都来自这一片地区,其中许多人与勃艮第宫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史上将这个作曲家群体称为勃艮第乐派(BurgundianSchool)或者勃艮第作曲家(Burgundiancomposers)。
乐派背景
在具体介绍勃艮第乐派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点15世纪30、40年代开始的欧洲音乐风格的重要转变,而对这一转变起着重要影响的,首先是一些来自英国的作曲家。
英国音乐从中世纪开始就与欧洲大陆的音乐(特别以法国音乐为代表)有明显的不同,它较少理论的约束,与民间音乐保持着自然的联系,倾向大调性(与调式体系相反)、主调风格(与法国经文歌的旋律线条独立、各声部歌词不同、和声不协和相反),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习惯于自由地运用三度、六度音程,产生出和谐丰满的音响。这一点对于后来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理论和实践影响重大。因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最重要的差别之一就是协和音与不完全协和音的问题。中世纪理论家在判断协和音程的时候更看重数字和理性,而非声音本身。他们认为协和音程只是那些可以用简单的数字比率表示的音程:八度音程、五度音程及四度音程。但是廷克托里(JohannesTinctoris)和其他文艺复兴理论家却反对这种反实践的传统观点,相反,他们强调三度音程的“甜美”,认为大三度音程和小三度音都应该被看成协和音程。而最初将这种实践运用于严肃的宗教音乐创作的正是来自英国的作曲家们。
15世纪的英国发展出了一种即兴性质的复调音乐手法,即从英国的迪斯康特演化而来的法伯顿(faburden)。它是在一个写出的素歌声部基础上,在演唱时即兴附加上两个声部的复调音乐手法,一个是在下方与素歌声部平行三度间或点缀有五度的声部,另一个是在上方与素歌声部平行四度的声部。约在1430年代以后,欧洲大陆也形成了一种与英国的法伯顿类似的音乐技巧——福布尔东(fauxbourdon)。这个词的意思是假低音,意指其低声部并非是素歌定旋律而是一个附属的对位声部。在这种写作手法中,高声部是加以装饰的素歌,低声部与高声部构成以平行六度为主的进行,间或出现八度,每一个乐句总是结束在八度上。演唱时在两个事先写出的声部中间即兴加入第三声部,在高声部下方四度进行。福布尔东的平行声部虽然有些刻板。但是它的类似于主调的织体,六度—三度为主的和声音响,对推动欧洲音乐风格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代表人物
勃艮第乐派主要有三大代表人物:法国的纪尧姆·迪费,法国的吉尔·班舒瓦
纪尧姆·迪费
在福布尔东的发展过程中,纪尧姆·迪费(Guillanme Dufay,约1400—1474)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的降临节圣歌《慷慨的群星造物主》就是不断在素歌与三声部复调音乐之间转换,在复调部分,两个上方声部稍微华丽地演唱原素歌旋律。
迪费是勃艮第乐派最重要的音乐大师。他大约在1400年左右出生在佛莱芒和瓦洛尼亚的边界地区。1409—1414年间,他是贡布雷教堂唱诗班的歌童。他的青年时代是在意大利度过的,先后在比萨和里米尼的马拉泰斯塔宫廷、罗马教皇唱诗班、佛罗伦萨和博罗尼亚等地的唱诗班服务。1445年他回到贡布雷,他的音乐才华逐渐为当地的贵族所赏识,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就曾经是他音乐上的学生。1474年,迪费在贡布雷去世。他的近200首作品主要以来自意大利的手抄本方式流传:包括经文歌、弥撒曲、圣母赞歌、法语尚松(以回旋歌为主)以及拉丁文歌曲等等。
吉尔·班舒瓦
勃艮第乐派另一位音乐大师吉尔·班舒瓦(Gilles Binchois,约1400—1460)则主要以法语尚松的创作知名于世。班舒瓦生于蒙斯一个富有的家庭。1423年,他离开蒙斯去到里尔居住,此后他曾在巴黎为被囚禁的萨福克伯爵服务。1427年,他参加了勃艮第宫廷合唱团。1453年从第戎的勃艮第宫廷退休,去往斯瓦格尼斯的圣文森教堂做了主管。1460年在那里去世。
班舒瓦尚松创作在同时代的作曲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旋律。他的尚松旋律非常迷人,充满了忧伤的情调,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很简洁,没有复杂的节奏;和声方面则时常浮现三和弦的轮廓。他对于尚松歌词的选择十分讲究,许多歌词都是别人创作的,这一点也打破了以往世俗音乐创作多是由作曲家自己写歌词的惯例。
主要成就
勃艮第乐派的一个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大型宗教音乐体裁——弥撒曲的创作上。迪费虽然不是五乐章定旋律弥撒曲的创始者,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真正确立起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他为这种体裁确定了四声部织体的复调合唱方式。在他后期创作的弥撒曲中,固定声部已不再像中世纪传统习惯那样总是在最低声部,而是改在次低声部出现。他的四个声部自下而上已固定为:低声部、固定声部、高对应声部、旋律声部或最高声部。在这样的织体中,固定声部中的定旋律已退居内声部,音响上更难辨认,但它仍然是统一弥撒曲五个乐章的主要因素。这个从格里高利圣咏或者某首世俗歌曲中选出的主题(迪费是最早将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的作曲家)会被当作全曲的共同基础,像主导动机一样,将弥撒曲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乐曲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勃艮第乐派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在世俗歌曲——法语尚松的创作上。尚松(Chanson)是14至16世纪为法语的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总称,是带伴奏的歌曲,一般是三声部织体,高声部为人声,下面两声部为器乐。Chanson字面上就是指歌曲、歌谣、小调的意思,从勃艮第乐派开始起,它成为代表法国世俗音乐的重要体裁。迪费的尚松是他保持传统风格最多的一种体裁,他主要选取回旋歌而不是维勒莱和叙事歌来谱曲,他的尚松的歌词大部分是爱情诗,那些失意的情诗也是中世纪骑士文化衰落以后映射出的最后一点余辉。
后代影响
勃艮第乐派的音乐风格,标志着音乐史从中世纪晚期向文艺复兴时代的过渡。1477年,南锡之战勃艮第公国败于法兰西王国,此后勃艮第公爵的继承人玛丽嫁给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这样勃艮第公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形式上归于了奥地利王室,而原属勃艮第的皮卡底(Pacardi)地区则归于法国。这一年是纪尧姆·迪费死后的第三年,也意味着音乐史上勃艮第时代的结束。此后活跃于欧洲音乐舞台的一大批作曲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音乐流派,这就是法兰克—佛莱芒乐派。
作品录音
勃艮第乐派以及邓斯泰布尔等英国作曲家的作品录音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早期音乐团体TheHilliardEnsemble在EMI/Virgin录有多张《奥尔德霍尔藏稿》(OldHallManuscript,又译《老厅手抄本》,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英国音乐主要收集在这部手抄本中)、邓斯泰布尔、迪费的作品集。来自奥地利的音乐学家、古乐指挥家、竖笛演奏家ReneClemencic和他的团体Artenova也录有邓斯泰布尔、迪费等的圣乐作品。世俗尚松方面则有以GillesBinchois的名字命名的合唱(奏)团录制的迪费、班舒瓦的尚松集。而这些,也只是多张相关录音中的一部分而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9 14:31
目录
概述
简介
乐派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