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普拉西狄亚(Galla Placidia)全名叫艾莉亚·加拉·普拉西狄亚(Aelia Galla Placidia,388至389年(或392至393年)–450年11月27日),,罗马皇帝
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的女儿,从423年至437年担任
瓦伦提尼安三世(Valentinian III)的摄政并统领
西罗马帝国。普拉西狄亚曾于414年嫁给哥特国王阿陶尔夫(Ataulf)。421年她嫁给了
君士坦提乌斯三世(Constantius III)。
帝室之胄
普拉西狄亚是罗马皇帝
狄奥多西一世和他第二任妻子弗拉维娅·加拉(Flavia Galla)的女儿。弗拉维娅·加拉是
瓦伦提尼安一世(Valentinian I)和王后贾斯蒂娜(Justina)的女儿。普拉西狄亚的出生年份没有记载,但她的出生年份肯定是在388-389年或者392-393年这两段时间之一。因由在这两段时间之间,普拉西狄亚的父亲一直在意大利讨伐篡位者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Magnus Maximus),而与此同时她母亲一直都在君士坦丁堡。根据一封保存至今的米兰主教安布罗斯(Bishop Ambrose of Milan) 在390年写的信,提到狄奥多西一世的小儿子格拉蒂安努斯(Gratianus)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夭折了,据此推断格拉蒂安努斯应该是在388-389年出生,因此普拉西狄亚最有可能出生的年份应该是在392-393年。普拉西狄亚的生母在394年去世,死因可能是生她弟弟约翰(John)时母子俱殁。普拉西狄亚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大哥叫
阿卡迪乌斯(Arcadius),二哥叫霍诺里乌斯(Honorius,也翻译作霍诺留),他们两个都是狄奥多西一世跟他第一任妻子艾莉亚 弗拉西拉(Aelia Flaccilla)生的,普拉西狄亚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普尔喀丽娅(Pulcheria),根据
加帕多家教父尼撒的贵格利(GregoryofNyssa)的说法,普尔喀丽娅先于她妈妈弗拉西拉在385年去世。没有证据表明“艾莉亚“这个称呼在西部帝国使用过,或者那只是普拉西狄亚官方命名法的一部分。
早年生活
普拉西狄亚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他父王允许拥有自己的财产,因此她在未成年的时候都是
财务自由的。她在394年的时候曾被传唤到他父王在米兰的朝廷。395年1月17日,她父王驾崩时她也在场。
普拉西狄亚早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和具有汪达尔血统的帝国名将
斯提里科(Stilicho)及其妻子塞蕾娜(Serena)一起生活。她被认为学习过纺织和刺绣,并可能接受过古典文化的教育,但具体细节不得而知。塞雷娜是阿卡迪乌斯、霍诺里乌斯和普拉西狄亚的大表姐。克劳迪安(Claudian,370-404年,拉丁语作家、诗人)的所作的《塞蕾娜赞美词(In Praise of Serena)》和佐西默斯(Zosimus,5世纪末至6世纪初东罗马帝国历史学家)所作的《新史(Historia Nova)》都阐明道,塞蕾娜的父亲是一名年长的霍诺里乌斯家族成员(an elder Honorius),亦是狄奥多西一世的兄弟。根据克劳迪安的《斯提里科的领事生涯(De Consulatu Stilichonis)》记载,普拉西狄亚跟当前已知的斯提里科与塞蕾娜惟一的儿子尤切里乌斯(Eucherius)是娃娃亲。她的娃娃亲是继斯提里科与塞蕾娜、以及他们的女儿玛丽亚和霍诺里乌斯,这两对之后的斯提里科家族与
狄奥多西王朝家族的第三桩婚事。
斯提里科东帝国皇帝阿卡迪乌斯在408年驾崩,他年仅7岁的儿子
狄奥多西二世(Theodosius II)继位。那时候斯提里科已经因为之前镇压君士坦丁三世(Constantine III)叛乱不利及处理与西哥特国王
阿拉里克一世(Alarich I)的关系等事务上得罪了国内很多人,反对派们趁机散布谣言说他意图废黜狄奥多西二世,改立自己的儿子尤切里乌斯为帝。斯提里科为证清白来到
拉文纳,但随即被捕并于408年8月22日被处决。尤切里乌斯前往罗马寻求庇护,但被宦官阿萨克斯(Arsacius)和塔伦蒂斯(Tarentius)奉旨逮捕,不久后被处决。因为斯提里科父子相继离世,普拉西狄亚又变成孤身一人。
哥特王后
斯提里科倒台以后,他曾经的支持者都受到株连,甚至意大利半岛内很多罗马盟邦的妇女儿童都被屠杀。这一切后果就是有3万斯提里科的旧部倒戈至阿拉里克一世麾下,阿拉里克一世趁机宣扬要收拾一下弱不禁风的敌人,随后率军翻越了
尤利安山(Julian Alps,又译作尤利安阿尔卑斯山脉,位于现今
斯洛文尼亚和
意大利边界)。408年9月,阿拉里克一世
奥勒良城墙之外建立了封锁线,将
罗马城围得水泄不通,由于国内没有像斯提里科那样的猛将,霍诺里乌斯对解围力不从心。根据佐西默斯的记载,从围城开始直到410年8月24日罗马城破,普拉西狄亚都在城内。当时塞蕾娜被指控勾结了阿拉里克一世,整个元老院,包括普拉西狄亚在内都觉得,塞蕾娜应该被处决。但是普拉西狄亚是出于什么原因同意处决她的表姐,记载里没有提到。
在罗马城破之前,普拉西狄亚被阿拉里克一世俘获,这一事件被约尔丹尼斯(Jordanes,6世纪东罗马史官,)和马塞里努斯·科梅斯(Marcellinus Comes,?-534年,东罗马史官)记录下来,但没有记录是在什么情况下被俘的。412年,普拉西狄亚跟随西哥特军队来到高卢,这时候阿陶尔夫已经继承了
西哥特王国的王位。阿陶尔夫跟霍诺里乌斯结盟,一起攻打位于高卢的西帝国篡位者约维努斯(Jordanes)和塞巴斯蒂安努斯(Sebastianus)。413年,两位篡位者都败亡于阿陶尔夫之手。
413年8月底,约维努斯和塞巴斯蒂安努斯的首级被传送到霍诺里乌斯位于拉文纳的法院,随后被放置于迦太基之墙(Walls of Carthage)上面,和其他的贼寇并列。经过这次平叛,霍诺里乌斯和阿陶尔夫的关系更加密切,阿陶尔夫为了进一步巩固关系,便与之结成秦晋之好。414年1月1日,阿陶尔夫在
纳博讷(Narbonne,位于法国南部
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奥德省)迎娶了普拉西狄亚,婚礼按高规格的罗马传统举行,并有从高卢各地掠来的奇珍异宝做贺礼。普利斯库斯 ·阿塔罗斯(Priscus Attalus,元老院议员,后因篡位而被杀)在婚礼上致辞,还吟诵了一首传统的祝婚诗。婚礼的盛况被海达提乌斯(Hydatius,400-469,5世纪葡萄牙地区主教和历史学家)记录下来。但东罗马史官约尔丹尼斯表示,他们早在411年就结婚了,地点是
弗利(Forlì,意大利北部城市)。约尔丹尼斯认为普拉西狄亚和哥特国王在411年就打过交道,而且不只是以抓俘者和被俘者的身份接触。
当前所知,普拉西狄亚和阿陶尔夫只有一个儿子狄奥多西(Theodosius)。狄奥多西于414年底在巴塞罗那出生,次年夭。狄奥多西的早逝削弱了罗马帝国与西哥特王国的联盟关系。多年后狄奥多西被迁葬至罗马的就
圣伯多禄大教堂(Old St. Peter's Basilica)。在伊比利亚,阿陶尔夫轻率地接纳了一个狼子野心的随从,据记载这个人名叫杜比乌斯(Dubius)或者埃伯沃尔夫(Eberwolf),曾是一个名叫萨鲁斯(Sarus)的日耳曼酋长的手下,而萨鲁斯则是篡位者约维努斯和塞巴斯蒂安努斯的同党,后来被阿陶尔夫杀死,杜比乌斯(埃伯沃尔夫)从未忘记为昔日的主子报仇。415年8/9月份,杜比乌斯(埃伯沃尔夫)在
巴塞罗那趁阿陶尔夫洗澡的时候将其刺杀。
阿陶尔夫死后,萨鲁斯的兄弟西格里克(Sigeric)成为了新一届西哥特国王。根据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英国历史学家)所著《
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所述,西格里克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阿陶尔夫和前妻生的6个孩子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哥特主教西格萨(Sigesar)的臂弯中被毫无怜悯地夺走并处决了。至于已经成为寡妇的普拉西狄亚,也被凶残的凌辱,西格里克曾亲自骑马驱赶着普拉西狄亚和其他被抓获的人连续行走了至少12英里(19.3公里)。旁人看到连孤儿寡母都被如此对待,心怀不满,这成了叛乱的苗子,西格里克因此很快就被刺杀了,取而代之的是阿陶尔夫的亲属瓦利亚(Wallia)。
帝国皇后
根据《罗达法典(Códice de Roda,一份中世纪手稿,现藏于
马德里皇家历史学院)》内的《阿尔伯登斯编年史(Chronicon Albeldense)》记载,瓦利亚因为粮食短缺,所以被迫屈服于霍诺里乌斯麾下将领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Flavius Constantius)。那时候霍诺里乌斯的大元帅正在和西哥特人谈判交接罗马盟邦土地事宜,普拉西狄亚带着一部分的和平条约回到了霍诺里乌斯身边。霍诺里乌斯逼迫她于417年1月1日嫁给了君士坦提乌斯。他们的女儿茱斯塔· 格拉塔· 霍诺莉娅(Justa Grata Honoria)可能在417或者418年出生。保罗·迭肯(Paul the Deacon,720-799,本笃会僧侣,
伦巴德王国历史学家)曾提到,霍诺莉娅是这段婚姻中的第一个孩子。他们的儿子弗拉维乌斯·普拉西迪乌斯·瓦伦提尼安努斯 (Flavius Placidius Valentinianus)在419年7月2日出生。
普拉西狄亚介入了教皇圣佐西玛(St.Zosimus,417年3月18日—418年12月26日在位)死后的继任者争斗之中。当时有两派的神职人员推选出自己的人选,首先是其中一派于418年12月27日推举选出攸拉利乌斯(Eulalius),次日另一派人推举出博尼费斯一世(Boniface I)。攸拉利乌斯和博尼费斯一世这两派在罗马势同水火,他们各自的支持者相互冲突使罗马城陷入骚乱之中。罗马城总督西马库斯(Symmachus)写了份报告送往拉文纳的朝廷,请求朝廷就继承人争议给出结论。普拉西狄亚(也可能是君士坦提乌斯三世)出面恳求霍诺里乌斯(当时君士坦提乌斯三世尚未登基)支持攸拉利乌斯。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以考证的皇帝出面干预教皇选举事件。
霍诺里乌斯刚开始的时候认定攸拉利乌斯是合法的教皇,但是他没能平息争议。霍诺里乌斯在拉文纳召集了意大利的主教们举行宗教会议来决议此事,但会议从419年2月一直开到3月份仍未得出任何结论。霍诺里乌斯接着在同年5月召开第二次宗教会议,这次还邀请了高卢和非洲地区的主教参与。在召开会议期间,两位教皇候选人被命令离开罗马城。随着复活节的临近,攸拉利乌斯返回罗马,他试图在
拉特朗大殿(Basilica of St. John Lateran)举行复活节活动仪式,但被军队赶走了。最终419年的复活节仪式由斯波莱托主教阿基琉斯(Achilleus, Bishop of Spoleto)于4月3日复活节当天举行。这次事件使得攸拉利乌斯失势,博尼费斯一世于419年4月3日被宣布为合法的教皇,博尼费斯一世1周之后返回了罗马。普拉西狄亚亲自写了很多信给非洲的主教们,希望他们出席第二次宗教会议,其中已知有3封被保留下来。
421年2月8日,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正式加冕为
君士坦提乌斯三世,成为无嗣的霍诺里乌斯的共治皇帝,普拉西狄亚被封皇后。霍诺里乌斯已经在408年和他第二任妻子塞曼提娅(Thermantia)离异且并未再婚,所以普拉西狄亚成为了西帝国惟一的皇后。但以上的头衔都没有得到东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的认可。据称,君士坦提乌斯三世登基后曾抱怨在王位上没有任何个人自由与隐私权可言,他在421年9月2日驾崩。
掌权之路
君士坦提乌斯三世驾崩后,普拉西迪亚开始得到西帝国的权力。她这么做的动机不明确,但当时坊间有很多传言,说她和她的哥哥霍诺里乌斯之间有越来越多的过于暧昧的举动。这些观点被底比斯的奥林匹奥多罗斯(Olympiodorus of Thebes, 380-?,希腊作家、教育家,412-425年在东帝国任官职)、佐西默斯、索佐门(Sozomen,400-450,基督教史学家)、菲洛斯托吉斯(Philostorgius,368-439,东罗马史学家)提及过。爱德华·吉本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普拉西狄亚的权力以及她和哥哥过分的亲密行为,这两者不止于童稚亲情,而是到了不伦之恋的地步。
吉本写道,“突然,阴谋由一名侍从和一名护士发起了,这种过分的深情(普拉西狄亚和她哥哥的乱伦)变成了无穷无尽的谣言,于是皇帝和他妹妹的丑事不仅仅在宫墙之内流传了,连皇后身边的哥特士兵,甚至是整个拉文纳城都因此陷入血腥的骚动之中,而这一切都不得不依靠武力镇压和普拉西狄亚带着她的孩子们自愿离开收场。流亡的皇后到达了君士坦丁堡,那会狄奥多西刚刚完婚,国内也在庆祝刚刚取得的对波斯人的大捷。她们一行人得到了优待,但是君士坦提乌斯三世的帝位和普拉西狄亚的皇后称号却不被东帝国的朝廷所接纳。”根据考证,狄奥多西二世跟艾里娅·欧多西娅(Aelia Eudocia)在421年6月7日结婚,普拉西狄亚一行人在那之后达到君士坦丁堡。而“对波斯人的大捷”可能指的是421至422年
东罗马帝国在狄奥多西二世领导下打败了由
巴赫拉姆五世(Bahram V)领导下的
萨珊王朝军队。
君士坦丁堡的苏格拉底(Socrates of constantinople,380-439,希腊教会史学家)在其书中写道:“421年秋季,阿达布里斯(Ardaburius,东罗马将领)在阿扎尼尼(Arzanene,位于
亚美尼亚西南)打败了波斯军队,并迫使他们退往尼比西斯(Nisibis,今土耳其东南部城市
努赛宾),随后该城被阿达布里斯围攻。后来阿达布里斯放弃围城,转而进攻一支由巴赫拉姆五世指挥的,意图进攻莱塞纳(Resaina,今
叙利亚北部)的军队。与此同时,一支有阿尔·孟德尔(Al Mundhir)指挥的希拉的撒拉逊人(Saracens of Hira)入侵叙利亚,随后被维蒂纳斯(Vitianus)打败。在和平谈判进行的同时,波斯人向罗马人发起进攻,结果被安特米乌斯(Anthemius,东罗马重臣)的女婿普罗科皮乌斯(Procopius)打败(以上摘自Socrates, VII.18, 20)。欧多西娅皇后用一首英雄诗庆祝了胜利(ib. 21)。”希拉的撒拉逊人是居住在指拉赫姆王国(Lakhmids,200-602年,国土涵盖今
伊拉克南部,
沙特北部,波斯湾南岸的阿拉伯国家,是萨珊王朝的盟邦)的艾尔希拉(al-Hirah,今
伊拉克南部城市
库法附近)地区的阿拉伯人。
423年8月15日,霍诺里乌斯死于水肿(可能是
肺水肿)。他驾崩后狄奥多西王室已经没有成员在拉文纳的王位上了。狄奥多西二世意图委任一个西帝国的共治皇帝,但却犹豫不决。趁着国内出现权力真空,罗马贵族卡斯汀乌斯(Castinus)打算拥立新君,他立政府首脑(拉丁语:primicerius notariorum,英语:chief notary,直接翻译成首席公证人,资料显示该职位是所有公务员的首脑)约翰尼斯(Joannes)为帝。卡斯汀乌斯和约翰尼斯的支持者有大元帅弗拉维乌斯·高登提乌斯(Flavius Gaudentius)之子,弗拉维乌斯·
埃提乌斯(Flavius Aetius)和奥利亚(Aurelia)等人。约翰尼斯的帝位得到意大利、高卢和伊比利亚等地区的行省承认,但不包括非洲行省。
作为应对,狄奥多西二世准备让普拉西狄亚之子瓦伦提尼安努斯介入朝局。在423年或者424年,瓦伦提尼安努斯被授予“至尊(拉丁语:nobilissimus,英语:most noble)”的称号。424年,普拉西迪乌斯·瓦伦提尼安努斯跟狄奥多西二世和欧多西娅皇后之女利希妮娅·欧多西娅(Licinia Eudoxia)订婚,当时她的大表哥已经去世。订婚的年份被马塞里努斯·科梅斯(Marcellinus Comes,?-534,东罗马史官)记录了下来。订婚的时候,瓦伦提尼安努斯只有4岁,利希妮娅只有2岁。(译者注:普尔喀丽娅在外文文献的称呼是Augusta 或者Empress,翻译成中文就是王后或者皇后,但424年她尚未结婚,直接翻译有所不妥,所以按照中国的习惯,她作为皇帝的姐姐,其称呼应该为长公主。)同年,瓦伦提尼安努斯被东帝国朝廷封为副帝(Caesar,参见
四帝共治制)。
424年,东罗马帝国为了讨伐西帝国篡位者约翰尼斯,派出了打败过波斯人的阿达布里斯,其麾下的军队在
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希腊北部港口城市)集结。东罗马军队兵分两路渡过
亚得里亚海(Adriatic Sea, 意大利和
巴尔干之间的海域),其中一路由阿达布里斯之子阿斯帕(Aspar,400-471,东罗马将领)统领骑兵由巴尔干渡过亚得里亚海到达意大利北部,当时普拉西狄亚和瓦伦提尼安努斯也在阿斯帕军中。另一路由阿达布里斯统领步兵和东罗马海军欲从海路直捣拉文纳。阿斯帕率军奇袭了阿奎莱亚(Aquileia,位于意大利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南部),该城几乎未做抵抗便被攻克了。另一方面,阿达布里斯统领的舰队被风暴驱散,阿达布里斯和两艘桨船一起被忠于约翰尼斯的军队俘获,随后被押往拉文纳。
约翰尼斯打算和狄奥多西二世谈判以停止敌对行为,所以他厚待了阿达布里斯。阿达布里斯在被俘期间得到了“谦恭的自由(courteous freedom)”,他被允许在宫里或者街上走动。阿达布里斯借此便利游说约翰尼斯的属下,希望他们倒戈到狄奥多西二世一边。一些阴谋家联系了阿斯帕,希望他率军来夺拉文纳。阿斯帕的骑兵在一个牧羊人的引导下穿过了
波河(Po,意大利北部河流)的沼泽地兵临拉文纳城下。当时拉文纳受到阿斯帕和一些倒戈者的内外夹击,很快就陷落了。约翰尼斯被俘后先被斩了右手,随后被迫骑在驴子上游街示众,最后送往阿奎莱亚的赛马场里斩首。
约翰尼斯既死,瓦伦提尼安努斯于425年10月23日在
罗马元老院里被加冕为西罗马帝国皇帝
瓦伦提尼安三世(奥古斯都)。约翰尼斯死后三天,他的支持者埃提乌斯就得到了援军,据报有六千
匈人(Huns)渡过了
多瑙河。经过几场小规模战斗之后,普拉西狄亚和埃提乌斯签订了一份足以影响西帝国往后三十年政治生态的协定:埃提乌斯被授予了高卢大元帅(拉丁语:magister militum per Gallias,英语: commander-in-chief of the Roman army in Gaul, 西罗马帝国军队在高卢的最高指挥官)的职位,匈人拿了赏钱后被派回原住地。
摄政太后
从425年开始,直到437年7月2日瓦伦提尼安三世18岁生日为止的这段时间里,普拉西狄亚一直是西罗马帝国的摄政太后。她的早期支持者之一是非洲教区总督
昆特·博尼费斯(Bonifacius)。博尼费修同时也是埃提乌斯的对头。
埃提乌斯打算收复
阿尔勒(Arles,法国东南部城市),以此来对抗西哥特国王
狄奥多里克一世。西哥特人签订了和约,合约规定西帝国需要派高卢贵族到西哥特王国为人质。后来称帝的
阿维图斯(Avitus,当时是埃提乌斯部将,阿维图斯于455-456年成为西帝国皇帝)拜访过狄奥多里克一世,并在后者国度生活了一段时间,还曾授业于过狄奥多里克一世儿子。
两虎相争
博尼费修斯和埃提乌斯的冲突开始于429年。普拉西狄亚任命博尼费修斯担任利比亚的将军。
普罗柯比(Procopius,约500--565,东罗马历史学家和学者)记录道,埃提乌斯玩了一手无中生有,为自己除去劲敌:他一面警告普拉西狄亚小心博尼费修斯,建议她把后者召回罗马;一面也同时写信给博尼费修斯,警告说普拉西狄亚召他回罗马是出于歹意,是想趁机废了他。
博尼费修斯听信了埃提乌斯的“警告”,拒绝了普拉西狄亚的召见,他寻思自己地位已经不稳,打算找西班牙的
汪达尔人(Vandals)结盟。汪达尔人的军队随后由西班牙渡海至利比亚与博尼费修斯汇和。博尼费修斯在罗马的朋友们听说了上述情况后,认为博尼费修斯不是那种会跟国家为敌的人。于是他们带着普拉西狄亚的命令来到迦太基劝说博尼费修斯,博尼费修斯向朋友们展示了埃提乌斯的“警告信”。阴谋随即败露,博尼费修斯的朋友们回到罗马告知普拉西狄亚事情的真相。普拉西狄亚却不打算因此处分埃提乌斯,因为后者在国内有很高的威望,并且国家已经处于危机关头,需要后者来稳定局势。但是她催促博尼费修斯返回罗马,说道“不允许把罗马人的帝国交到野蛮人的手上。”
博尼费修斯后悔和汪达尔人结盟了,他试图说服他们返回西班牙。汪达尔国王
盖塞里克(Gaiseric)则趁机发动进攻,把博尼费修斯围困在努米底亚海边的希坡雷吉乌斯(Hippo Regius,今
阿尔及利亚安纳巴省内),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罗马非洲地区主教、哲学家)死于围城期间。僵持之下汪达尔人无法攻克城池,只好撤了围城。罗马方面得到了阿斯帕带领的援军,意图反攻汪达尔人,但最终还是被击溃,非洲就此给汪达尔人占领。
博尼费修斯回到罗马,普拉西狄亚授予他贵族头衔和“罗马军队总司令(master-general of the Roman armies)”的职位,与此同时埃提乌斯也带着蛮族军队从高卢返回罗马,两人决定把旧账算清楚。两位罗马世界的强人在在
里米尼(Rimini,意大利北部城市)附近恶斗一场,最终博尼费修斯赢得了胜利,但也受了重伤,几天后去世。埃提乌斯被迫到
潘诺尼亚(Pannonia,大致范围是当代的
中欧)隐退。
用贤维稳
普拉西狄亚发现忠于她的将军不是死了就是投靠埃提乌斯,所以她不得不请埃提乌斯出山,授予他贵族头衔和大元帅的职位,让他再次主持大局。这些任命使得埃提乌斯得到了极高的政治地位和整个西帝国军队的兵权。普拉西狄亚的摄政持续到437年,虽然她的对政策的直接影响力被削弱,但是她还是设法使自己的影响力维持到450年去世为止,当然这段时间里她的影响力仅限于朝堂之内。
埃提乌斯不辱使命,兢兢业业地维持西帝国的统治,特别是对抗匈人国王
阿提拉的事情。450年春,当阿提拉从君士坦丁堡转身往意大利进发的时候,收到了普拉西狄亚女儿霍诺莉娅的信。霍诺莉娅在信里写道,她被包括普拉西狄亚在内的整个皇室逼迫嫁给一位罗马元老院议员,她对此极不情愿,因此希望阿提拉把她救出火坑。霍诺莉娅随信附上了
订婚戒指。尽管霍诺莉娅也许没有跟阿提拉结婚的意愿,但是后者却打算以此为理由进行干预。阿提拉回信说,他接受这门亲事,但是要用半个西罗马帝国作嫁妆。瓦伦提尼安三世发觉了这件事情,但是考虑到普拉西狄亚的影响,才没有狠下心杀了霍诺莉娅。瓦伦提尼安三世回信给阿提拉说,这桩婚事不具有合法性。阿提拉收信后不愿意相信,便派了一个使节到拉文纳宣布霍诺莉娅是无辜的,这桩婚事合法,然后他本人将会去“宣告”那些属于他的东西。霍诺莉娅很快嫁给了元老院议员弗拉维乌斯·巴苏斯· 贺库拉努斯(Flavius Bassus Herculanus),尽管此举未能防止阿提拉的“宣告”。
450年11月,普拉西狄亚薨于罗马,葬于狄奥多西家族墓地,那里毗邻
圣伯多禄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后来改名叫圣彼得罗尼教堂(chapel of Saint Petronilla)。她没能活着见到阿提拉在451至453年对意大利的蹂躏,这场浩劫比当年哥特人攻克罗马城还要可怕,这就是阿提拉所谓的“宣告”,以当初霍诺莉娅写给他的信作为唯一的“合法”的“宣告”。
宗教事业
普拉西狄亚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她在掌权时期兴建和修复了很多教堂,比如罗马的
城外圣保禄大殿(Basilica of Saint Paul Outside the Walls)和
耶路撒冷的
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普拉西狄亚和她的孩子们在横渡亚得里亚海时遭遇风暴,却得以生还,她把这作为上天的善意,于是她在拉文纳修建了
圣史若望堂(San Giovanni Evangelista)。教堂的铭文镌刻道:“加拉·普拉西狄亚皇太后和她的儿子普拉西迪乌斯·瓦伦提尼安皇帝陛下(瓦伦提尼安三世)以及女儿茱斯塔·格拉塔·霍诺莉娅长公主殿下在此,兑现了他们在被从大海的险象中解救出来时立下的誓言(Galla Placidia, along with her son Placidius Valentinian Augustus and her daughter Justa Grata Honoria Augusta, paid off their vow for their liberation from the danger of the sea.)”。
普拉西狄亚在拉文纳的陵墓于1996年入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世界遗产名录。但有人怀疑这栋建筑不是用作她的陵寝,因为这栋建筑最初是为了纪念圣劳伦斯(Saint Lawrence或者Lawrence of Rome,225年12月31日-258年8月10日,圣劳伦斯在罗马皇帝
瓦莱里安(Valerian)迫害基督徒期间殉教)而建的小教堂。当代不清楚这栋建筑里面的石棺内是否是狄奥多西王室成员的遗骸,也不清楚他们是什么时候被放置入这栋建筑里的。
人物评价
普拉西狄亚生活在西帝国风雨飘摇的年代,这也注定了她和她的国家一样命运多舛,她见证和亲历了那个年代的很多苦难和灾祸。在尔虞吾诈的环境中长大的她野心勃勃,为了得到权力,甚至不惜和兄长乱伦。尽管行事作风颇具争议,但是她为了国家稳定还是做出了贡献,比如通过联姻维系了东西罗马的关系,重用了埃提乌斯和博尼费修斯稳定国内外局势等等。
客观来说,作为领导者的普拉西狄亚才智手腕都不算出众,但她深谙“选贤用能,取其大者”的道理。虽然埃提乌斯屡屡与她作对,但也算是个忠臣良将。因此她每次都能不计前嫌地对前者委以重任,所以西帝国在内忧外患依然够保持了二十多年的稳定,这也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后世历史学家会给她“
最后的罗马人(The Last of Romans)”的称号了。
亲属成员
长辈
父亲:狄奥多西一世,罗马帝国皇帝,379年到395年在位。
母亲:弗拉维娅·加拉,狄奥多西一世的皇后,在394年生产幼子约时翰时去世。
同辈
表姐:塞蕾娜,丈夫斯提里科垮台后,408年被认为通敌而被处决。
表姐夫:斯提里科,帝国大元帅,408年被处决。
大哥:阿卡迪乌斯,东罗马帝国皇帝,395年到408年在位。
二哥:霍诺里乌斯,西罗马帝国皇帝,395年到423年在位。
三哥:格拉蒂安努斯,早夭。
姐姐:普尔喀丽娅,早夭。
弟弟:约翰,394年出生时和其母加拉一起去世。
配偶及子女
第一任丈夫:阿陶尔夫,西哥特国王,410年到415年在位。
第二任丈夫:君士坦提乌斯三世,和霍诺里乌斯同为西罗马帝国共治皇帝,421年2月8日到9月2日在位。
长子:狄奥多西,普拉西狄亚和阿陶尔夫生的儿子,早夭。
幺子:瓦伦提尼安三世,普拉西狄亚和君士坦提乌斯三世生的儿子,西罗马帝国皇帝,425年到455年在位。
儿媳:利希妮娅·欧多西娅,狄奥多西二世之女,婚后成为瓦伦提尼安三世的皇后。
女儿:茱斯塔·格拉塔·霍诺莉娅,普拉西狄亚和君士坦提乌斯三世生的女儿。
女婿:弗拉维乌斯·巴苏斯· 贺库拉努斯,元老院议员。
其他亲属
大伯子:阿拉里克一世,阿陶尔夫的哥哥,西哥特国王,395年到410年在位,历史上第一位攻克罗马城的蛮族首领。
侄子:狄奥多西二世,阿卡迪乌斯之子,也是亲家公,东罗马帝国皇帝,408年到450年在位。
未婚夫:尤切里乌斯,斯提里科和塞蕾娜的儿子,也是她的表侄,408年被处决。
艺术形象
在俄国诗人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勃洛克(Alexander Alexandrovich Blok)的两节诗《拉文纳(Ravenna,1909年5至6月所作)》里,他专注于描绘普拉西狄亚的陵墓。奥尔加·马蒂奇(OlgaMatich)在他的论文《情色乌托邦:俄罗斯世界末衰颓的想象力(Erotic Utopia: The Decadent Imagination in Russia's Fin de Siècle)》里的第300页写道,”对于波洛克来说,普拉西狄亚代表着一类由多种文化结合而成的历史人物(For Blok, Galla Placidia represented a synthetic historical figure that linked different cultural histories)”。
在2007年BBC历史剧《
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衰亡(Ancient Rome: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mpire)》里,普拉西狄亚由娜塔莎·巴里罗(Natasha Barrero)饰演。
西班牙音乐家贾米·帕伊萨(Jaume Pahissa)曾于1913年写了一部关于普拉西狄亚的戏剧。
在2001年美国影片《
匈奴王阿提拉(Attila)》里,普拉西狄亚由艾丽丝-克雷格(
Alice Krige)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