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
五代十国时期湖南割据军阀
刘言(?-953年),外号刘咬牙,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五代十国时期湖南割据军阀,武平政权建立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言是吉州庐陵人,年轻时便在吉州刺史彭玕军中为伍长,以悍勇著称。
开平三年(909年),吴国吞并了包括吉州在内的整个江西。彭玕率宗族、部曲千余人,投奔楚国,受到楚王马殷的厚待。其女嫁给王子马希范为正妻。刘言从此效力于楚国,后在马希范出镇朗州(治今湖南常德)时隶其麾下为牙校
长兴三年(932年),马希范被迎立为楚王,成为楚国第三任国主。他在位期间,得到了楚国境内很多蛮族首领的归附。刘言由此被派到辰州(治今湖南沅陵),担任知辰州军事一职,镇抚群蛮,不久又被正式任命为辰州刺史。
入主朗州
乾祐三年(950年),武平节度使马希萼自朗州起兵,攻入楚都长沙府(又称潭州,即今湖南长沙),自立为楚王,成为楚国第五任国主。但朗州旧将王逵、周行逢却于次年(951年)初据朗州叛乱,废黜时任武平军留后的马希萼长子马光赞,拥立马殷嫡孙马光惠为节度使。他们后来又废黜了马光惠,以刘言“骁勇得蛮人心”,遣使前往辰州,要迎刘言入主朗州。
刘言因王逵等皆是凶暴之徒,担心拒绝会遭到他们的攻击,于是单骑入朗州,被拥立为武平军留后。他遣使向南唐求封节度使,同时也向统治中原的后周称藩。朗州自此脱离楚国,成为独立的割据政权。时为广顺元年(951年)六月。
马希萼担心朗州军来攻,命徐威、陆孟俊等将领在城外驻防。徐威却发动兵变,废黜了马希萼,拥立其弟马希崇为国主。马希崇自称武安军留后,将马希萼幽禁于衡山县。刘言、王逵趁机遣军直趋长沙,声称要讨伐马希崇篡夺之罪。马希崇忙派兵抵御朗州军,同时遣使请和,“约为邻藩”,承认了朗州的独立。刘言、王逵借刀杀人,逼马希崇斩杀马希萼旧部,索要他们的首级。但首级送到朗州时,已经腐烂得面目难辨。刘言、王逵又以此为借口,质疑这些首级的真实性,逼得使者惶恐自杀。
马希萼在衡山又得到了很多将领的拥戴,自称衡山王。他招募军队,又向南唐借兵,准备反攻长沙,复夺楚国。楚国由此分裂为长沙(马希崇)、衡山(马希萼)、朗州(刘言、王逵)三股势力。而当时,马希崇纵酒荒淫,已是大失人心。他畏于朗州、衡山两面夹攻,也秘密向南唐求援。南唐早就有吞并楚国之意,趁机于当年(951年)十月命大将边镐率军进入楚地,先后迫降了马希崇、马希萼,将马氏宗族全部迁往金陵(治今江苏南京)。楚国至此灭亡。楚国的湖南之地,除朗州、澧州(武平军属州,治今湖南澧县)已为刘言、王逵所割据外,其余诸州尽入南唐版图。而岭南诸州则为南汉所夺取。
据有湖南
楚国灭亡后,边镐被拜为武安军节度使,镇守潭州,次年(952年)又屯兵益阳,准备进取朗州。后来,南唐又召刘言入朝。王逵认为边镐“抚宇无方,士民不附”,力劝刘言出兵攻打边镐,以“逐江南贼军、复马氏土疆”。刘言遂以王逵、周行逢以及牙将何景真、张仿、蒲公益、朱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为指挥使,领兵分部攻打潭州。
朗州军很快便攻至潭州。边镐当时正忙于应对南汉,且因部下多称刘言忠顺,对其未有防备,及闻朗州兵至城下,只得仓皇弃城而逃。王逵遂入据潭州。刘言又遣军攻取了湖南重镇岳州(治今湖南岳阳)。各地的南唐驻军皆相继撤出湖南。至此,湖南之地除郴州连州已为南汉所据外,其余诸州皆为朗州军所收复。时为广顺二年(952年)十月。
刘言之后又表奏后周,以潭州残破为由,请求将湖南首府由潭州迁往朗州。后周遂于次年(953年)正月升朗州为大都督府,以武平军取代了原武安军在楚地的地位,承认了刘言和武平军政权对湖南之地的统治。刘言作为湖南的最高统治者,被拜为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朗州大都督、武平军节度使,节制武安、静江等军,进封彭城郡公。王逵担任武安军节度使,镇守潭州。何景真遥领静江军节度使。周行逢、张仿、朱全琇等人均领州刺史,在武平、武安等军或为节度副使,或为行军司马
失势及败亡
刘言在与王逵分据朗、潭二州后,二人的矛盾日益突出。王逵自恃对刘言有推立之功,不愿久居其下,于是和周行逢结为同盟,密谋取代刘言。当时,何景真一直留在潭州,因和王逵不和,自潭州辞归朗州。王逵决定先除掉何敬真,遂以南汉犯境为由,请刘言遣何敬真及武安节度副使朱全琇来潭州会师,然后设计以贻误军机的名义处死了二将。
广顺三年(953年)六月,王逵率军攻入朗州,杀指挥使郑珓,将刘言囚禁于别室。他表奏后周,称刘言因欲叛投南唐而为军府将吏所废。后周承认了既成事实,于八月下诏剥夺刘言所有官爵,“勒归私第”,并让王逵“便宜处置”。王逵不久便命潘叔嗣杀死了刘言。
为政举措
迁移府治:楚王马殷以武安军节度使起家,因此在建立楚国后即以武安军治所潭州为国都,号长沙府。但刘言却以潭州在战乱中残破为由,在据有湖南后将府治迁到了朗州。朗州由此取代潭州,成为湖南首府。
防御蛮族:刘言在朗州起兵驱逐边镐时,曾打算召溆州蛮帅符彦通为援,为周行逢所劝阻。他担心符彦通在潭朗交兵之时趁机入寇,于是任命土团都指挥使刘瑫为镇遏使,让他防御溆州蛮
历史评价
吴任臣:恭孝王之归唐也,湖南半壁已为唐有,而将帅失人,乖于抚驭。长沙衅起,武陵挥戈,遂使十余年间,区区数州,更易三姓(指刘言、王逵及周行逢、周保权父子),佹得佹失,兴废靡常。戡乱保国,端在人谋,宁不信哉!
蔡东藩:有边镐之俘马氏,即有刘言之逐边镐,有刘言之逐边镐,即有王逵之杀刘言。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已随其后,特当局未之觉耳。且刘言为逵所推,而逵杀之,何敬真、朱全琇等,佐逵成功,而逵并杀之;争权攘利,不杀不止,彼后世之拥兵求逞,酿成战祸者,何一不可作如是观也!
轶事典故
楚国未亡时,湖南便流传着一首“马去不用鞭,咬牙过今年”的童谣。后来楚国灭亡,马氏家族被全部迁到了金陵,灭楚的边镐很快也被朗州军驱逐出湖南。而刘言(外号刘咬牙)亦在次年为王逵所取代。童谣全部应验。
人际关系
刘言建立的武平政权,共历三姓四任节度使,至建隆四年(963年)为北宋所灭。
第一任:刘言,广顺元年(951年)被朗州诸将迎拥为武平军节度使,广顺三年(953年)为王逵所废。
第二任:王逵,广顺三年(953年)取代刘言成为武平军节度使,显德三年(956年)死于潘叔嗣叛乱。
第三任:周行逢,王逵统治期间官至武清军节度使,显德三年(956年)被朗州诸将迎立为武平军节度使,建隆三年(962年)十月病逝。
第四任:周保权,周行逢之子,初为武平军节度副使,周行逢病逝后袭任节度使,建隆四年(963年)投降北宋。
史料索引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
十国春秋·卷七十·吴越四》
九国志·卷十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7 17:4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