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寺塔(Gaoyou Jingtu Temple),又称东门宝塔,是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文游中路340号的古建筑,高47.46米,
砖砌,呈八角形。1957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塔为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
明朝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1906年(
清光绪年间),曾大修过一次。
民国34年因
战争被炮火损坏一角,次年修复。2005~2006年,高邮市政府对净土寺塔进行大修。
多年来,高邮有识之士在
民间搜集整理出的《
珠湖的传说》一书中记载:“塔男塔女塔儿集”、“高邮宝塔的传说”、“张邋遢爬宝塔”等的民间传说,维修净土寺塔(俗称东门
宝塔)时从塔身发现并取出三颗未爆炸的炮弹,又一次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多年来,东门宝塔在邮城人的心目中不但是高邮
标志性的
历史文化建筑之一,同时,还伴有不少传奇故事和
神秘色彩。在修葺东门宝塔的过程中,笔者怀着好奇和探秘的心情不止一次地走近它,寻访它的历史,感知它的沧桑。在查阅大量有关它的历史记载的同时,还走访了解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有关东门宝塔的背后的故事。借此机会,把它一起“和盘托出”,以飨读者。
净土寺塔广场项目,东起文游路西至蝶园路,北起净土寺塔南至马饮塘河,规划面积10.5公顷(158亩)。记者在现场发现,净土寺塔的环塔活水工程已经建成,使净土寺塔更具灵性;塔南侧的土山丘上已栽上各种树木、花草;广场上建成的玻璃墙状附属建筑物让人耳目一新。
净土寺塔广场项目建设,含
古典园林建筑约1300平方米,共有君临
苑、问梅馆、竹幽居、博雅堂、廊亭等部分组成;广场内部错落布置钢结构玻璃房三栋、旱喷一座、水喷二处、
钢琴键地面一处、风铃
雕塑一座。另外,广场还设有
小桥三座、
假山二座,开凿环塔引水河一条。
一、在全国现存
佛塔中,砖砌仿
楼阁式七级八面塔,在类似
砖塔中算
保存较好的一座。同名的塔全国有二座,另一座在浙江台州。
二、见证中国军队对
日寇最后一战
高邮战役。1945年高邮城第一次
解放时,塔身东南角遭炮火袭击毁坏一角,次年修复。2005年维修该塔的工人又先后从塔身的东南角发现并取出三枚未爆炸,保存良好的
炮弹,并确认了该炮弹就是
抗战期间,我军高邮战役中
新四军攻城时所留下的。
净土寺塔发现的炮弹为榴弹炮的炮弹。弹长28厘米,直径6.8厘米,两枚炮弹之间相隔约50厘米,一枚斜插在墙体内,只露出弹尾,另一枚弹体半截没入墙体,两弹均在东南角第2级墙体内,距离地面约10米高度。据当年参加高邮战役的老人介绍,60年前的高邮战役中,有一队伪军驻守在净土寺塔制高点上,拒绝投降,新四军开炮轰击,因为古塔结构牢固,未能将其击倒,炮弹可能就是当年攻塔留下的。
塔刹是整座塔的凤冠,也是宝塔的点睛之处。塔刹共有6个部分组成,从下往上分别是覆钵、宝珠、
露盘、
相轮、
凤盖、
宝瓶,整个刹件除顶尖上的宝瓶为
黄铜外,其他均为铸铁件。
最底层像两口大铁锅正反对扣的叫覆钵,其直径近2米,周边外侧刻有精美的装饰性花卉图案,排列有序,由下而上的七级相轮,最大轮圆圈直径1.9米,每圈高20公分左右,铁圈厚度2公分。在它上面的凤盖,由内向外朝着八个不同方向伸出栩栩如生的龙头来。顶上的铜质宝瓶高1.5米,中间“肚子”部分最大直径有1.4米,分三级安装。
从塔内第五层起往上,一直到塔顶的是一棵高20米,直径60公分左右的楠木圆柱。其重量和高度让人难以想像400年前的能工巧匠们是怎样将他们安装到位的。在柱子的西侧面至今还清晰地刻着这样一竖排字:“掘港营官员人等在此”。经考证,“掘港营”三字为清朝军队海防建制,“掘港”为地名,在江苏如东境内,现为“掘港镇”,此字为
顺治三年(1646年)留下的。这就是说,该塔建成后的40年,就有驻守在如东县的海军官员到此一游。可见当年净土寺塔早就成为高邮的一
名胜古迹。有关此柱的安装,据负责维修东塔的工程技术人员推测,当年这根又粗又重的刹柱,很有可能是在砌第一层时,就把它放在了塔的中间,四面用绳索之类拉紧慢慢朝上加高的;也有一种猜测为砌第一层时将它放置塔里面,待到砌至第五层时,一次性用绳索或类似简单滑轮的东西将其吊装;再有一种推测,就是用最传统的办法——在塔的四周用泥土堆积作为脚手,然后从脚手顺坡而上进行运输和安装等。这就像当年古埃及的金字塔建筑一样,至今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