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朐,亦作
冤句、冤朐、宛句、宛亭,故城在今山东省
菏泽市西南,是菏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历史沿革
秦置宛朐县,亦作
冤句、冤朐,属东郡。汉因之,属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西晋属
济阳郡。北魏、隋属
济阴郡(治左城,今曹县西北)。
唐属
曹州(治济阴,今曹县西北)。宋改宛亭县,金圯于河。
冤句故城
地理方位
范文澜《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菏泽县志》(光绪本)、《菏泽县乡土志》(民国本)等皆记载在菏泽西南;
《清一统志》、《山东通志》、《 曹州府志》、《 曹南文献录》、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叶珪绶《 续山东考古录》等皆记载冤句在菏泽市西南约四十里。
考古勘探
2007年6月,菏泽市、牡丹区两级文物部门对牡丹区马岭岗镇龙王庙行政村一段废城遗址进行了勘探,在饿虎牢村东三百米处,有南北相距十米的古遗址两座,初定为夯土筑成。发现汉瓦及陶器残片若干。
经初步勘探,北遗址高3.44米,南北长十三米,中宽5米;南遗址高3.2米,南北长8米,东西宽与北遗址相同。两遗址地表下东西两边各有九米见方夯土,深浅未探;两遗址 中间地下3-4米均为路地,为古人行路通道无疑。北遗址夯土墙往西北45度延 伸达234米,深达3米处尚见夯土,再探,工具不及。南遗址夯土墙往西南探 243米,均为夯土,浅处距地表40公分,深处离地表深达2米才见夯土。在离南遗址200米处,巧有一条东西走向、深达2米的新开水沟,正巧截穿该夯土墙。 经勘探测量,此处夯土墙顶离地表1米,宽6米。从地表算起,深5.4米仍见夯 土,东西底宽14.5米仍见夯土。具初步测算,该夯土墙高约9米左右,顶宽3 米,底宽15米。大家分析研究认为,此遗址应是一古城之东门。
后又在遗址东北160米处龙王庙东墙外发现夯土墙。经勘探,该墙呈东南、西北走向, 初探为长153米,与北遗址往西北延伸之城墙为等距夯筑。龙王庙东墙南端地下 20公分即见夯土,北墙西北地下1.5米又见夯土。经勘探该墙高约7-8米,顶宽2.5米-3米,底宽12-14米,应为冤句城之外廓。
古城遗址符合唐、宋文献,又与《水经注》中关于冤句城在济阳东,与戎城(今曹县桃源镇长冈庙遗址)为南北的记载相符。清乾隆二十一年《曹州府志》云:冤句故城在州(曹州)西南四十里。今龙王庙村距菏泽城西南四十里许。该废城遗址被考古专家一致认为就是汉、魏、晋、唐、宋之冤句故城。
冤句规模
冤句县城
冤句城由汉至宋存千余年,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城规模一定和两汉同类 县城相当。汉昌邑县、
考城县与冤句县等级相当,其城市规模亦应与之大体相同。
唐《元和郡县图志·金乡县》下载: “昌邑故城,在县西北四十二里,其中 城周十余里,外城周三十余里。”
康煕年《
考城县志》载: “汉
考城县,原名菑县,东汉改
考城县。内城九里 十三步,外城三十六里有奇。晋、魏、唐、宋、金,城址不变。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圯於黄河。”
考城规模与冤句相当,应无大谬。
户数人口
唐、宋时京畿以外之县分五等:五千人以上的县曰“望”,四千人以上的县 曰“紧”,三千人以上的县曰“上”,二千五百人以上的县曰“中”,二千人以 下的县曰“下”。冤句县在汉时无法考证,在唐、宋时皆称为“望”县。
《太平 寰宇记》载:唐开元时,曹州有七万四千三百户,宋初曹州之济阴、冤句、乘氏、 南华四县有一万九千三十六户,客户七千五百九十八。《元丰九域志》载:
曹州 辖济阴、冤句、乘氏、
南华、定陶五县,有户四万二千三百五十八,客二万二百五十二。”其中乘氏为“紧”,
南华、定陶为“上”县,即三县共有一、二万余 人。济阴,冤句皆为“望”县,其户应在二到三万,人口应在七、八万之众。
冤句疆域
冤句县的疆域比较广阔。北界是濮水。 《水经注》:濮水自濮阳南东流,过 离狐县(牡丹区李庄集村)南五里。濮水从今东明城北东流,过离狐南至庄子钓鱼台北,再东流汇句水、祢沟,再东流汇 济水大野可见濮水正是冤句县北界。
西境至
东明县长兴集。《括地志》说,文台在曹州冤句县西六十五里,《旧 唐书·地理志》曹州冤句县条下载: “汉县。武德四年,分县西界置济阳县,属 杞州。贞观元年,废济阳并入冤句。”由此可见,冤句县西南界至少在东明县的 马头镇至三春集(武父城),以至辖河南兰考县的东、北部一带。
南界是济水,济水在五代以后称广济河。据《水经注》,冤句县城位於济水 之阳。济水由河南荥阳出黄河东流,过封丘、武父(三春)、
济阳、冤句县南, 又东过戎州(曹县桃源镇常冈集)北、安陵(魏冉冢)南、陶丘北,东北流入菏 泽。济水是济阴县与冤句县的自然分界线。
东界为祢沟。祢沟,又名冤水,由今曹县长冈集北出济水(菏水、广济河), 过牡丹区大黄集、王浩屯、菏泽城西、吴店镇、白虎集,呈南北一线,为冤句县 东界。 《元丰九域志·曹州》下载: “望,冤句。[曹]州西三十五里,四乡。有 菏水,祢沟,北济沟。”
如上分析,冤句县境内相当於今东明县大部和牡丹区西部,勘称大县。难怪 历史文化文献对冤句县如此重视。
冤句遗址
煮栆城
《元和郡县志》载;煮枣城在冤句西北四十里(折合今37.3237里,约18.6618公里)
《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煮枣城在山东菏泽县西南。《后汉郡国志》济阴郡冤句有煮枣城。
《辞海》:煮栆,古邑名。战国魏地。在今山东东明县南。《
东明县地名志》:在(东明)县南16公里东明集一带。
据此,由东明集向东南18.5公里,在菏泽市大黄集西北附近。
漆园城
唐《 括地志·曹州·冤句》载:漆园在冤句县北七十里(折合今65.3165里,约32.6582公里);
宋《太平寰宇记· 曹州·冤句》下载: “漆园故城在县北五十里,庄周为吏之所,旧置监。今漆 园城北有庄周钓鱼台。”
《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在山东菏泽县北,《史记.庄周传》周尝为漆园;
《新修菏泽县志》载:庄子台在
南华之左。按,南华旧离狐县,唐改名离狐。
《
读史方舆纪要》:南华今李二庄。即今菏泽市西北李庄集。
据此,有李庄集向南32.6公里,在菏泽市西南王浩屯镇皇甫庄村南。
文台
《括地志》载:文台在冤句西北六十五里(折合今60.651里,约30.3255公里)。
《 太平寰宇记》载:文台在冤句西北六十里(折合今55.3735里,约27.6867公里);
《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文台在直隶东明县东北。《国策》秦七攻魏,边城尽拔,文台堕。
《东明县志》:文台,在(东明)县东北数里许。
据此,由东明县东北约4公里的朱口村向东南30公里,在菏泽市西南马岭岗镇李舍村东南约1公里处。
史书记载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
五帝,
太一之佐也,宜立太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
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
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
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朐,问於鬼臾区。”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
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
辛巳朔旦
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帝得宝鼎
神策,是岁
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
终而复始。”于是黄帝
迎日推筴(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
仙登于天。
高祖之为
沛公初起,勃以
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攻丰。击秦军砀东。
还军留及萧。复攻砀,破之。下
下邑,先登。赐爵
五大夫。攻蒙、虞,取之。击
章邯车骑,殿。定魏地。攻爰戚、东缗,以往至栗,取之。攻啮桑,先登。击秦军
阿下,破之。追至
濮阳,下
鄄城。攻
都关、
定陶,袭取宛朐,得单父令。夜袭取
临济,攻张,以前至卷,破之。击
李由军雍丘下。攻
开封,先至城下为多。后章邯破杀
项梁,沛公与
项羽引兵东如砀。自初起沛还至砀,一岁二月。
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沛公拜勃为虎贲令,以令从沛公定魏地。攻东郡尉於
城武,破之。击
王离军,破之。攻
长社,先登。攻
颍阳、
缑氏,绝
河津。击
赵贲军尸北。南攻南阳守齮,破
武关、
峣关。破秦军於
蓝田,至咸阳,灭秦。
济阴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
济阴国。宣帝
甘露二年更名定陶。《
禹贡》荷泽在定陶东。属
兖州。户二十九万二十五,口百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七十八。县九:定陶,故
曹国,周武王弟
叔振铎所封。《禹贡》陶丘在西南。陶丘亭。
冤句。莽改定陶曰济平,
冤句县曰济平亭。
5、《汉书·傅靳蒯成列传》
信武侯
靳歙,以
中涓从,起宛朐。攻
济阳。破
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
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
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骑长一人,首二十八级,捕虏五十七人。至
霸上。沛公立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为骑都尉。
冤句,汉县。武德四年,分县西界置
济阳县,属杞州。
贞观元年,废济阳,并入
冤句。
冤句县。西四十七里,旧十乡,今八乡。本汉旧县也。汉初属梁国,景帝时属
济阴郡。后汉及晋同宋无
冤句县。后魏复置,属郡不改。隋
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
曹州。
煮枣故城。在县西北四十里。
冤句城州西南四十里。汉县,属
济阴郡。冤,一作
宛;句,音朐。景帝封楚元王子埶宛朐侯,是也。后汉仍属济阴郡。隋属
曹州。唐因之。乾符初,
黄巢倡乱于此。中和四年,
李克用击黄巢,追至冤句而还。宋仍属曹州。大观二年,改为宛亭县。金时圮于河。《九域志》:冤句城,在州西四十五里。都关城,亦在州东北,秦县。汉初
周勃攻都关、定陶,袭取
冤句,是也。汉亦为都关县,属
山阳郡,后汉省。
9、
杨守敬 《
水经注疏》 卷八《
郡国志》曰:冤朐县有
煮枣城,即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