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祭酒,
官职名称,由
曹操设立在
东汉末年,
建安三年正月设立。后因避
司马师讳,也称为
军祭酒。历史上担任此职最有名的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
名称解释
1.卓果使人追之(
卢植),到怀,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冀州牧袁绍请为军师。——《后汉书·卢植传》
2.(马)日磾从术求去,术留不遣,又欲逼为军师;日磾病其失节,呕血而死。——《资治通鉴·兴平元年》
祭酒,首席,主管之意。起源于祭祀习俗,为宴席祭酒开席的尊位。
1.《
续汉书·百官志二》刘昭注:谓官名祭酒,系部门之长。
2.清·
赵翼《
陔余丛考·祭酒》:“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
军师祭酒,官职名称,由曹操设立在东汉末年,
建安三年正月设立。后因避
司马师讳,也称为
军祭酒。实际上是曹操为首席幕僚所设的职位。曹操初见
郭嘉,格外欣赏,特辟此位,礼遇超过前任
戏志才。体现曹操对郭嘉的特别欣赏以及信赖。
《三国志·
武帝纪》:(建安)三年春正月,公还许,初置军师祭酒。
《三国志·郭嘉传》: 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师祭酒。
《
通典·职官十一》:军师祭酒,理曹掾属。理曹即是军中的司法机关。
在曹操为司空时,历两任,郭嘉,
董昭。二人任职先后有明显的顺序。因此清代
洪饴孙《三国职官表》所云司空府属军师祭酒二人,或因此误。因古代凡带“祭酒”的官位,为首席,部门长,很少有辟多位的。
曹操于208年升任丞相,又历三任丞相军祭酒,
袁涣,
杜袭,
王朗。王朗之后,此职不见史册。
历任信息
郭嘉
郭嘉(170-207)字
奉孝,
颍川阳翟(今河南
禹州)人。因曹操早期谋士戏志才早逝,经荀彧推荐入仕。首次面试曹郭二人均觉相见恨晚,曹操特辟军师祭酒——首席谋士以拉拢郭嘉。
主要功绩:成“十胜十败”说让曹操下决心和袁绍正面作战;对刘备不杀不纵的软禁策略(可惜曹操只听了一半);兵贵神速轻骑定辽东;分析诸侯大势无不言中,甚至包括孙策遇刺的神预判。
离职原因:因病早逝
离职后:曹操因此痛心不已,发著名三叹: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董昭
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字公仁,济阴
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因邺城之战(203年)有功被封为谏议大夫,在从征乌桓(207年)时,被封司空军师祭酒。
主要功绩:诱降邺城袁绍庶子袁春卿,建议曹操软禁刘备(未从),郭嘉死后进击乌桓彻底消除袁氏余患,上表要求改封建制为曹操晋王位创造法律依据。
离职原因:208年曹操晋丞相,原司空府幕僚均入朝受封。
袁涣
袁涣,字曜卿,
陈郡扶乐(今河南
太康西北)人。曾任谏议大夫,后被封丞相军祭酒。
主要功绩:名门之后,清廉正直,曾经敢于直面抗命吕布。在曹操战胜吕布,袁绍后,为稳定地方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离职原因:也是病秧子,之前就曾因病离任梁相,因病生变可能是主因。
离职后:213年因曹操晋魏王也获分封,位列九卿,先曹操而逝,曹操得知袁涣死讯,伤心落泪。
杜袭
杜袭,字子绪,生卒年不详,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人。由
荀彧引荐为丞相军祭酒。
主要功绩:曾经带50人抵抗刘表万人部队,杀敌百人。战至十八人,引百姓撤退,城虽破,敌士气已折。
离职原因:213年曹操晋魏王,分封幕僚。
离职后:调任西线军师,协同
夏侯渊,
张郃作战,后历佐
曹真,
司马懿。晚年回朝任魏
大中大夫。
王朗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
东海郯(今
山东郯城西北)人。王朗被孙策击败后退出会稽,逃至曲阿,不授孙策招揽。接曹操延揽因路途遥远数年后才到任,任
谏议大夫。213年以军祭酒身份治魏城。
主要功绩:一代名士,经学家,魏国初期重臣。治狱有功。
离职原因:很快获得升迁,在220年出任
御史大夫前,历任
少府、
奉常、
大理。在任时间应不超过5年。
离职后:魏重要大臣,位及
三公,曹叡时期逝世。与曹真,曹休,陈群,徐晃,典韦,张辽,张郃,夏侯渊,乐进等二十名臣共同享受明帝国祭待遇。
军师祭酒一职,因郭嘉而辟,也唯郭嘉居其位近十年。除郭嘉,杜袭是经荀彧特别介绍历任,其余三人均由谏议大夫提拔,可见军师祭酒应为谏议大夫之长,首席
谋士。
历任军师祭酒均得重用,且与曹操私交非常。在郭嘉,董昭,袁涣传中都特别提及。除郭嘉外,自曹操握权柄,历任均位列
公卿。独郭嘉无福见曹操一统江北之时。
布局变迁
郭嘉,董昭均为曹操消灭袁绍立下大功。此二人是曹操早期统一北方的智囊,尤其以郭嘉从战十载居功至伟。
袁涣是曹操战略的第二阶段,治理阶段。曹操为稳定战乱后局势启用为首席幕僚,袁涣传中确实记载了他在战乱后笼络民心,恢复经济的诸多谏言。
杜袭对荆州有非常深刻的了解,说明曹操未忘赤壁之痛,晚年有再图渡江之意。
而让曹操千盼万盼的可能还是历尽千辛万苦跋涉上位的王朗。王朗曾任会稽太守,为孙策所驱。他的原幕僚
顾雍入仕孙家,顾雍的儿子
顾邵更是在建安时期出任豫章太守守扼曹军南征门户。王朗在江东有根基,有眼线,有故人,可为他日南下的最佳顾问。
所以在历任首席谋士的任命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曹操的高瞻远瞩,从长远为战略布局。平北,治北,望南,按部就班。如果不是220年前后曹操逝世,以及刘备进击汉中对西线的诸多牵制,曹操二次南征应该早已在计划之内了。
歧义辨
《魏王劝进表》
裴注《武帝记》载魏王劝进群臣名单,其中有: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都亭侯薛洪、南乡亭侯董蒙、关内侯王粲、傅巽、祭酒王选、袁涣、王朗、张承、任藩、杜袭。
有人认为这里军师祭酒指带五人,董昭,薛洪,董蒙,王粲,傅巽。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仅以傅巽而论,他208年晋关内侯,所以关内侯王粲,傅巽中,关内侯这个称谓是包含傅巽的。但是不可能有两个称谓都和主体隔开来修饰同一个主体,这在古代书表里是不曾出现的。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关内侯指代两人,祭酒指代六人,这八人都没有用其他称谓,这样才是书表正确的并列关系表达。
所以在这个劝进表里,军师祭酒仅指董昭一人。
当然,这里还容易引起歧义的是祭酒六人。我们可以看到这六人当时无表其他官职,为曹操幕僚身份,所以此处祭酒应为汉语本身词义:长者,尊者。
因为《
劝进表》发生在曹操晋魏王(213年前后),袁涣,王朗,杜袭,应已领丞相军祭酒的官职。关于这一点,确实曾经产生一个疑似说法:
郭嘉,董昭,是史料中完整使用军师祭酒称号的唯二两人。董昭在曹操幕僚中的军师祭酒身份持续到213年(或更久)。而袁涣,王朗,杜袭,的丞相军祭酒是另一职务(后文详)。
但是《魏王劝进表》仅存于史家注解,所载与多处注解也有很大出入,原文不存。暂时没有更多史料支持此说法。
军师祭酒与军祭酒
军师祭酒因避司马师讳简称军祭酒,但并不意味军师祭酒和军祭酒是划等号的。
军祭酒或参军祭酒,在其他人的幕僚里也经常作为职位出现。而军师祭酒,史书中仅有曹操专辟。
某些学者引侯声,张京,李义等人冠以军祭酒称号一事质疑军师祭酒的存在,是对军师祭酒官职历史,性质理解片面所致。
侯生,张京等人,当时均非曹操幕僚,而幕于他人。而李义更明确记载为严干的幕僚。
《魏王劝进表》称“魏国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虽然我们可以对劝进表的权威性质疑,但是其反应的诸侯之下各有幕僚臣属的建制是很明确的。其中有一些幕僚官职还可以享有有朝廷品级,比如军师祭酒就显然是注册过的幕僚官,级五品。
讨论这一点时,我们就必须理解在汉朝理论上存续的前提下中央朝廷和诸侯国之间的建制关系。这就好比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臣子与周王朝到底是和关系?各国的官名品级编制也均略有不同。
军师祭酒既然为曹操所设,用他人幕僚官位来比就好像在谈秦国建制的时候,举楚人官吏的例子,风马牛,不相及。
军师祭酒与军谋祭酒
曹操坐下确实设军谋祭酒一职,一些学者认为军师祭酒与军谋祭酒同职。也是因避
司马师讳而改称的。
这一说法疑点颇多:
所以军谋祭酒约相当于秘书长,主要为曹操拟写文书(如
檄文等),和作为
参谋长的军师祭酒是两个不同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