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为了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其实质是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了确保公司合法合规经营、控制财务舞弊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一般内容
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
①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②单位应当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理使用。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降低资金成本,确保筹集资金的合
③单位应当合理规划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程序,强化对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价采购、采购决策透明,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
④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⑤单位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惩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⑥单位应当制定恰当的销售政策,明确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以及设计销售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等相关内容,强化对商品发出和账款回收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⑦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投标、招标、评标、工程质量监督等环节的管理,防范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⑧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实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⑨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担保行为,建立担保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明确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担保责任等相关内容,加强对担保合同订立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防范潜在风险,避免和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具体设计
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一项持续的活动,通过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不断检查,了解与公司政策、作业程序、既定目标或预期目标背离的事实,反馈到系统的管理层,并进行相应的修正活动。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应当首先做好初始设计,可采取下列实施步骤:第一,成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小组;第二,将内部控制制度和交易循环与流程的初步草案提交设计小组讨论;第三,选定各交易循环中应把握的控制重点;第四,设计内部控制所应用的表格,报告形式;第五,颁布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举办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为主题的研讨会;第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及执行效果定期检查和评价,并根据检查和评价的结果对各交易环节中的内部控制程序进行修正。
基本要素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在本质上首先是一种关系合约,包括签约、履约、计量和评价、再签约的一系列过程。会计系统完成这一系列过程中的计量和评价工作,作为一个控制系统,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会计报告削弱了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收益数字可以作为经理经营业绩的考评依据。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及执行和监督机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强化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公司稳健经营,所以,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体系的构建
构建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集团由于形成的方式各不相同,其构成情况也千差万别,因而不能用统一的组织结构模式进行要求。所以企业集团必须结合木企业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管理理念,建立一套反映企业集团和管理者特点的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式,使企业集团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方式达到相互牵制和协调控制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形成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二、完善企业人事制度
建立一套完善的人事制度,对于加强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因为企业的一切管理话动最终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制约。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人事制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把好用人关,保证各类人员都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设立应聘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资质审核程序,全面、深入核实其背景资料,对应聘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的档案材料进行仔细审阅,对人员的基本情况要有初步的认识。其次,企业的人事部门应注重“沟通”,经常与员工进行而对而的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倾听员工的心声,及时疏导员工的压力,避免员工因某些个人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还要在企业集团内部形成一种企业文化使员工拥有高尚的道德价值观,以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得以贯彻实施。
三、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流程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否有效,取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原则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应基于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相互牵制原则。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话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要经过互相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一是协调配合原则。涉及内部会计控制的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都要紧密衔接,避免相互推该和脱节现象发生,减少矛盾和消耗,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要避免只注重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要在保证会计控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完成各项经营任务。三是程式定位原则。程式定位原则是指企业应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内部会计控制话动划分为若干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工作任务和职贡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办法,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充分做到职、贡、权、利相结合。岗位规则程式化有利于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并以此定奖罚,增强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四是成本效益原则。在实行内部会计控制时,花费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科学地设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流程,并认真遵循以上原则,就能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谨有序。
四、建立严格的信息生成与传递系统
在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内,信息的生成和传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所有的经营管理决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基础之上。如果企业集团没有一套严格的信息生成与传递系统,难免导致信息不真实、不及时,必然会给企业集团的管理与决策带来困难,甚至导致决策失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行为过程中,一般都是独自做账,财务信息的生成与传送不具有公开性,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常常受到质疑。少于且企业的绝大多数员工及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会计知识,对会计信息难以分辨真伪,使会计人员即使做假账也难以及时发现。基于此,揭发和惩处会计人员舞弊行为成了一个难点。因而建立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使企业集团内部信息生成和传递系统形成一套严格的信息系统,并将会计信息及时有效地公开,这样既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又可保证会计信息决速传递。
五、强化风险控制系统
企业的经营存在风险,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话动都是在不确定下进行的。企业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法人经济组织,企业的经营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在企业的财务指标上,其他一切非财务指标都是为财务指标服务的;同时,企业所而临的所有不确定性因索最终都会对财务指标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风险控制,建立并完善内部人力资源风险防范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控制内部人力资源风险,从而预防会计人员舞弊,保障企业的商业安全。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必须建立事前防范保障机制。设立对应聘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资质审核程序,全而、深入地核实其背景资料,同时也可通过心理测试,获得一此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真实信息,如应聘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是否对企业隐瞒的、档案材料中无记载的重要背景信息; 是否有犯罪前科和其他不良嗜好。第二,完善事中预防监控机制。事中预防监控是事前防范的延伸。企业要对在职人员( 特别是会计人员) 进行公开的定期、不定期考核或心理测试; 加强对员工个人职业素质的培训与提高,完善新员工的培训机制和在职员工的考核机制。第三,建立事后危机处理机制。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并不断健全与完善管理制度,及时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处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企业集团由于其规模庞大管理层次较多,经营方向多元化会使其风险嗅觉灵敏度降低,应对风险的能力下降。因而这就要求企业集团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并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和研究部门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发现企业的潜在风险,以便针对潜在的风险及时研究相应的对策。
六、构建科学的预算控制系统
构建科学的企业预算控制系统,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预算起点。因为不同的预算起点具有不同的预算重点和管理体系。目前,企业集团构建预算控制模式的起点有许多,如以资本预算、销售、成本控制、现金流量、目标利润为起点等。以这些起点为依据构建的预算控制模式,有助于加强对其“起点”的重点控制。但是,从这些模式的运用实践看,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较好地解决预算的“人格化”问题,因而难以形成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影响了预算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中重视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长期而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在企业预算控制中应树立“预算的人格化”思想,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强化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预算控制机制,遏止目前普遍存在的会计人员互相推诿责任,工作中互相制肘的不协调现象。因此,应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构建预算控制系统,并将预算控制系统分成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及事后评价相结合的内部管理系统。一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系统,并对企业集团进行整体规划,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有效地协调企业集团各层次、各单位的目标,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的目的; 二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系统,企业集团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依据预算指标加强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并有的放矢; 三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考核经营业绩的依据,并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单位的经营业绩。
七、规范责任会计制度
企业集团由于所属企业较多,而各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和衡量各企业的经营业绩。责任会计是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之一。《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立起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管理体系。为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大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责任会计制度适应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范的责任会计制度就是在企业集团内部划分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并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制定规范的考核指标。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责任控制系统,对资金、成本、利润等价值指标以及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等非价值指标进行考核,实行人本管理,并坚持严格的奖惩制度且奖罚分明,使责、权、利相结合,从而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八、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
一个设计得再完美、再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果没有很好地措施作保证,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加强组织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一则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体系”是内部控制监督的运作基础。内部监督要分层设置,并在各个监督层面分别设置 4 大要素即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操作系统和监督效果评价。同时要设立循环中枢,并引入三项基础机制即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公正的绩效评价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一个立体的内部监督网络。体系构造要以制度为支撑点,制度性协作组成内部控制监督网络的经纬。三则全程监督、信息透明。即应对企业的内部监督实施流程作业,并借助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营造阳光财政。监督人员要同步掌握财政管理信息,监督信息和管理信息之间反馈和交换渠道要畅通,监督要无阻力。三则要进行回归管理,凸显管理特征。强化内部监督必须把握好监督与管理的关系,两者必须相互渗透、高度融合,把监督内化为管理的一部分。科学完善的财政管理机制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本身具有监督制约效应。保证监督与管理职能协同一致,可以优化监督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监督成本。另外,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必须克服重程序监督,轻对“内部人”监督倾向,而要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等制度,以杜绝厂长、经理独断专行; 二是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徇私舞弊现象; 三是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杜绝企业中层干部和供销人员、会计人员等重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现象发生,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同时,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应以监督和检查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为主,适时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并针对所发现的控制盲点、弱点以及由于运营环境、经营战略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状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5 12:45
目录
概述
一般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