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互用
佛学术语
六根互用: 佛教谓六根清净者﹐任何一根均可产生他根的功能﹐迭相为用。如耳视﹑目听之类。见《法华论》等。
释义
六根 : 佛教指、意,认为这六者是罪孽的根源:~清净。
互用 : 1.交错运用。 2.相互代替使用。
词语出处
佛学术语,出《楞严经》,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盘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而见等。为六根互用者。经云。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是也。(明不循根者。谓真妙觉明。不循根境。即不逐缘生。不因境起。了然自觉也。寄根明发者。谓真妙觉明。不依根尘而始显发。特寄于根尘而显发耳。由此寄故。互相为用也。)一阿那律陀无目而见梵语阿那律陀。华言如意。谓其于过去世以一食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受如意乐。增一阿含经云。佛在给孤独园为众说法。那律于中眠睡。佛以偈呵曰。咄咄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那律闻已。达晓不眠。遂失眼根。获天眼通。观三千世界犹如掌果。故云无目而见。(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掌果者。掌中之果也。)二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梵语跋难陀。华言善欢喜。谓其能护国土。雨泽以时。瓶沙王年为一会以报之。百姓闻皆欢喜故也。以其无耳能听。故云无耳而听。(梵语瓶沙。又云频婆娑罗。华言模实。以身模充实也。)三殑伽。华言天堂来。河名。谓此河源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也。此女即主河之神。遂以为名。以其无鼻能闻。故云非鼻闻香。四憍梵钵提异舌知味梵语憍梵钵提。华言牛呞法华文句云。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常事虚噍。盖其余报未除。舌尝味时。亦事虚噍。故人称为牛呞。以其异舌而能尝味。故云异舌知味。五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梵语舜若多。华言虚空。即主空神也。纂要云。但无粗相之身。亦有微妙之色。经云。如来光中映令暂现。其质如风。以其无身而能知触。故云无身觉触。六摩诃迦叶圆明了知不因心念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谓其修灭尽定。意根已灭。虽灭意根。而能了知一切诸法。故云圆明了知不因心念。(灭尽定者。受想心灭。身证此定也。)
词语延伸
佛教认为人生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是由六根、六识六尘互相牵连而成。根,有生长的意思。六根,指眼、耳、鼻、舌、身、心等六种能生起感觉的器官。尘,是动摇、污染的意思。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能污染身心,并且动摇变化的境界。识,是认识、了别的意思。六识,指眼、耳、鼻、舌、身、心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接触时,所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识等六种认识、了别的作用。因此,以现代的话来说,六根是生理的器官,六尘是物理的世界,六识是心理的作用,三者构成了整个世界。其中,六根追逐六尘,而后产生六识,所以“六根”又常被称为“六根门头”,意谓六根居于守门的地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一般人都认为“六根互用”是诸佛菩萨才具有的能力,其实,诚如《华严经》所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本来就具有“六根互用”的潜能,因此有些人经过练习之后,不必用耳朵听声音,眼睛也可以看出声音来;肉眼即使没有接触,身体也能感触到外境的状况,像聋子,虽然听不到你的声音,但是看到你嘴唇动的样子,也能会意明白;盲人,虽然见不到东西,但是靠着触摸,也能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哑巴,虽然不能讲话,但是借着比手画脚也能沟通彼此的情谊;一些口足画家,虽然身体有着某些残缺,但是靠着其他健全的器官,也能谋生自立。修行到某种程度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像文殊菩萨能看出八岁龙女具有龙象之资;奕尚禅师能从森田敲钟的声音中听出他是佛门栋梁;云盖守智禅师从洞山克文的臭布裙中嗅出真理的法味;珠光禅师能尝出“无心之茶,柳绿花红”的色味,这一切都说明了“六根互用”的能力。经典里说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可以用“观”看声“音”的方式救苦救难,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依据我多年的佛法体验,“六根互用”是经由练习、修行得来的工夫,对我们人生的扩大、升华有很大的助益。
参考资料
六根互用.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17 19:44
目录
概述
释义
词语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