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字。像人的整个身躯之形。写法上突出腹部,一是因为腹部是身躯的主要部分,二是以此与侧身线条化的人字作“A”写法相区别。小篆便以这种象形写法结体。《说文》:“身,躳也。像人之身。” “躳”(躬)谓全身躯。或以为字形像人有身孕,又以《诗·大雅·生民》 “大妊有身”作为佐证,并不可信。本义为身躯的总称,又引指颈部以下大腿以上的躯干,后又引申为自己的生命,一生,一辈子,引申泛指人或动物的整个躯体。
大徐作象人之身。从人、𠂆声。按此语先後失伦。𠂆古音在十六部。非声也。今依韵会所据小徐本正。韵会从人之上有象人身三字。亦非也。𦥔、籒作𢑚。故从其省为声。失人切。十二部。
《
唐韵》失人切。《
集韵》《
韵会》《正韵》升人切。𠀤音申。《
说文》:躬也,象人之身。《尔雅·释诂》:我也。疏:身自谓也。《释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广韵》:亲也。《九经韵览》:躯也。总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