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目鳗鱼又名七鳃鳗。
名字由来
它只有一对眼睛,其余七对所谓的小眼睛是
鳃孔。早在一九五六年程佩仪观察七星鱼后,确认为生物讲义中描述的
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的
七鳃鳗,是脊椎动物亚门六个纲(鱼纲、
两栖纲、鸟纲、
爬行纲、
哺乳纲、圆口纲)中最低的。这个圆口纲有七鳃鳗和
盲鳗目,迄今未发现圆口纲动物的化石。因此,七鳃鳗的发现对研究动物进化的课题有着重要的价值。
外部形态
七鳃鳗身体呈圆形,尾部扁平,体长因种类不同有差别:有的不到二十厘米,大的可达一米,躯体两侧没有对偶鳍,在背中线上有三个奇鳍,即两个
背鳍一个
尾鳍。头部腹面有一个杯形口漏斗,是一个吸盘式的构造,内壁有黄色的兵齿,头中间有鼻孔,
圆口纲特有的
松果眼就位于鼻口紧后方。七鳃鳗骨骼为软骨,包括保护脑和头部感觉器官的头骨,支持鳃部的鳃笼,索脊背方神经管两侧分别排列的雏形神经弧。背索为胶质的棍状结构,终生保留,有结缔组织鞘包着。身体肌肉节明显,排列成W型。口漏斗肌肉稍有分化,支配漏斗和舌的活动。圆口纲无颌。不能以下颌闭口,只有活塞式的蛇口部开关。无胃,也无胆管。呼吸系统比较特殊,消化道从口腔后部向腹面分出一支盲管,称呼吸管。管的左右两侧各有
内鳃孔七个,每鳃
孔通入一个鳃囊,鳃囊通过
外鳃孔与外界相通。
七鳃鳗呼吸时,水流进出都是通过外鳃孔,与一般鱼类由口腔进水经过
鳃裂出水的方式不同。这是因为七鳃鳗经常用口漏斗吸附在它的食物体上,不能从口腔进水的缘故。七鳃鳗过着寄生的生活,用口漏斗吸附在其他生物上得以生存。
七鳃鳗样子很像一般的
鳗鱼,身体细长,呈鳗形,表皮裸露无鳞,背上有一条长长的
背鳍,向后一直延伸到尾端并环绕尾部形成
尾鳍,除此之外它的身上再也没有其它的鳍存在。背鳍2个,口漏斗发达,无口须。
七鳃鳗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顶两眼之间。眼发达,具
松果眼,具感光作用。它的眼睛后面身体两侧各有7个
鳃孔,这就是它叫做“七鳃鳗”的原因。内耳有两个
半规管。鼻垂体囊的末端是盲囊。
雌雄异体,发育要经过较长的
幼体期,经变态为成体。成体行半寄生生活,有害于渔业。
七鳃鳗是一种
圆口纲的鱼类。没有颌,里面长满了锋利的牙齿,这是古代鱼祖先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鳃在里面呈袋形的原始状态,腮穴左右各七个,排列在眼睛后面。口呈漏斗状,内分布着一圈一圈的牙齿,为圆形的吸盘,能吸住大鱼。舌也附有牙齿。口吸住猎物时,咬进去刮肉并吸血。身体没有鳞片,包着一层粘粘的液体。
海七鳃鳗体长70厘米;溪七鳃鳗体长15~19厘米。
生活习性
习惯
体形似鳗,无鳞,长约15~100公分(6~40吋)。有眼,
背鳍1~2,
尾鳍存在;单鼻孔,位於头顶;体两侧各具7个
鳃孔。无真骨及腭,亦无偶鳍。骨骼均为软骨。口圆,呈吸盘状,有
角质齿。
七鳃鳗幼体称为沙栖鳗或
沙隐虫,生活於淡水中,在水底挖穴而居;无牙,眼不发达,以微生物为食。数年後变为成体,游入海中,开始寄生生活,藉助其口吸附於鱼体,吮食宿主血液及组织。到生殖期复返淡水,筑巢,产卵而死亡。并非所有七鳃鳗都需要到海中生活,有些陆封种类终生留於淡水。著名的例子是海七鳃鳗陆封型(Petromyzon marinus dorsatus)。此型进入北美洲
五大湖,营寄生生活,在没有办法控制之前,给湖鱒及其他经济鱼类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普氏七鳃鳗(Lampetra planeri)亦终生栖於淡水,然而不营寄生生活,达到成年後即不进食,随即繁殖而後死亡。
七鳃鳗经济价值不大。
在秋天里,与
鲑鱼一起从海洋溯上河川的还有一种七鳃鳗鱼,它因两只眼睛后面各排列着七个鳃穴而得名。雄性七鳃鳗挑选一米以下且石子多的地方停下来,诱引雌性。
七鳃鳗在北美被视为有害的鱼类,但是在葡萄牙以及亚洲的一些地区,却是吸引老饕们口水的美食。每年的3月初,正是葡萄牙人捕捞七鳃鳗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为此在首都里斯本举办了美食节,大块朵颐这些让人望而却步的美味。七鳃鳗又称七星子、八目鳗,外形与蛇、
黄鳝相似,头的两侧在眼睛后面各有一行7个分离的鳃孔,鳃孔与眼睛排成一直行,故俗称八目鳗。头前腹面有陷入呈漏斗状的吸盘,张开时呈圆形,周围边缘的皱皮上有许多细软的乳状突起。口在漏斗的底部,口的两侧有许多黄色角质齿,口内有肉质呈活塞形的舌,舌上有角质齿。七鳃鳗为肉食性鱼类,它的觅食方式与别的鱼类不同。它用吸盘状的口吸附在其它鱼体上,用吸盘内口两侧的角质齿和舌上的角质齿锉破鱼体,吸食其血和肉,有时被吸食之鱼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
生殖与发育
七鳃鳗为雌雄异体,仅1个生殖腺,无生殖导管。成熟的精子或卵细胞穿过生殖腺壁落入体腔内,经腹孔入泄殖窦,从泄殖孔排出体外。
每年5、6月份,七鳃鳗聚集成群,溯河而上至江河上游具砾石的溪流中排精产卵。雌雄七鳃鳗通常用口吸盘先造一浅窝,而后雌鳗吸附在砾石上,雄鳗吸附在雌鳗的头背上,相互卷绕、摆尾排精产卵,卵在水中受精。每尾雌鳗在生殖季节产卵总量达1.4万~2万枚。繁殖后亲鳗大都筋疲力尽,相继死去。受精卵沉入水底,约经1个月的时间孵化成幼体(沙隐虫)。幼体长约10cm,其形态与成体相差甚远,需经3~7年才
变态发育为成体。幼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与文昌鱼非常相似。
生存现状
七鳃鳗和
盲鳗同属
脊椎动物亚门无颌总纲,为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无颌总纲其名称来源就是没有颌骨的意思。现存种只有有
七鳃鳗目和
盲鳗目;
化石种包括
古生代泥盆纪(约4.5~3.45亿年前)灭绝的骨甲类(头盔鱼类)。有时为了简化只把七鳃鳗和盲鳗单门列出来,归于
圆口类。圆口类是地球上某种最早期的脊椎动物——
无颌类的一种极度特化了的孑遗,它们的特化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它们没有骨质的骨骼或骨甲,这显然是由于为适应寄生生活使骨骼退化的结果。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圆口类那十分原始的一般特征上对最早期的无颌类脊椎动物的状态
豹窥一斑。
圆口纲在地球上至少已生存了三亿年以上。现生的七鳃鳗,广泛分布于寒、温带的淡水和近海水域。
从
圆口类个体发育上来看,它在形态上和习性上都与
头索动物文昌鱼相近。如咽壁上都密生着
鳃裂,咽内有
内柱,
脊索终生存在,不分节,口腔之间具
缘膜等。它们同样过着埋栖生活,将身体埋没于海滩或河底泥沙中,以借着水流带来的微小生物为饵料。这些事实使人相信,圆口类与头索动物之间有一定的类缘关系。
骨化石比较研究还表明
七鳃鳗起源于海洋,但至少在一亿多年前,其中一部分就脱离了海洋。这一新种类在形态上已十分接近现生类群,说明在过去长达一亿多年的演化史上,其演化速率异常缓慢,几乎可称为演化停滞 (evolutionary stasis)。
有关
这种奇怪的鱼叫“lamprey”,有时也被称为“lamprey eel”,它的中文译名是“
七鳃鳗”或“八目鳗”。因为它的身体两侧各有七个腮孔,所以被称作“七鳃鳗”。又因为这七个腮孔像七只小眼睛,再加上同侧的眼睛,就好像有八只眼睛,所以又被称作“八目鳗”。七鳃鳗由于品种的不同成年时能长到13至100厘米( 5至40英寸)长,其外表和鳗鱼相似,体表没有鳞片,没有成对的鳍,头部的上方长有一对鼻孔,两侧则是大眼睛和七个鳃孔。七鳃鳗的显著特征是长有一个吸盘一样的嘴,嘴里密布无数锋利的牙齿。在捕食时七鳃鳗会死死咬住其它鱼类的身体,甚至钻入其它鱼类的腮中吸吮血液,同时七鳃鳗还会分泌出一种抗凝血剂以方便吸血。更可怕的是这种吸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寄生式吸血。
七鳃鳗有40种,分属
九属三亚科,它们大多生活在沿海和淡水水域,多分布于温带地区,甚至在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也有分布,但由于其幼虫的高水温低耐受性,因此在热带地区(如非洲)没有分布。七鳃鳗在淡水幼虫阶段是无牙的,只靠微生物为生,成年后生成吸盘利齿移至海上,大约生活18个月后返回到淡水,建巢产卵,然后死去。
七鳃鳗很早就被当作人类的食物,早在中世纪,它就被整个欧洲的上层阶级广泛食用,亨利一世就曾对它的美味赞不绝口。1953年3月4日,英国女王的加冕礼饼就是使用七鳃鳗做成的。尤其是在欧洲西南部(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较大的七鳃鳗如今仍然是非常珍贵的美食。在
瑞典、芬兰、波罗的海国家和韩国,人们也都食用七鳃鳗。在英国七鳃鳗还被普遍当作钓鱼的诱饵,它是钓鲈鱼和
白鲑的好材料。七鳃鳗还可以用来作为生物医学研究的试验对象。但七鳃鳗已成为一大公害,20世纪初对北美
五大湖流域来说,七鳃鳗是一种没有天敌的
外来物种,它们破坏湖区里的经济鱼类(如“湖鳟”),同时由于大多数北美消费者拒绝接受七鳃鳗做成的食品,所以大湖渔业已受到七鳃鳗入侵泛滥的不利影响,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也正在联手治理七鳃鳗的危害。
七鳃鳗目简介
七鳃鳗目约有41种,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营半寄生生活。具漏斗状的口吸盘和角质齿,口位于漏斗底部。鳃囊7对,外鳃孔分别开口于体外,鳃笼发达。内耳有2个半规管。卵小,变态发育。我国有1属3种,即
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i)、
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和
雷氏七鳃鳗(Lampetra reissneri)。
东北七鳃鳗
形态描述:
测量标本2尾;全长160-184 mm;采自辽宁鸭绿江。
体呈鳗形,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尾部较短,肛门位于体后部。全长约为体高的18-20倍,为头长的5.3—6倍。头长,圆筒形,头长为吻长的3.3-3.4倍。眼为半透明皮肤所覆盖。鼻孔1个,位于眼前背方中央,边缘隆起,无色素分布,呈环状,其后方有1个长椭圆形浅色斑,为顶眼区,有感光作用。口下位,呈漏斗状吸盘,边缘环围着穗状突起,每一突起呈掌状,末端分枝。无上下颌。口漏斗内齿角质,呈浅黄色;上唇板两端各具一齿,内侧齿3对,齿端有2尖,有外侧齿,齿尖向内弯曲;下唇板齿变异较大,6-9枚,弧形排列,两端齿略呈双峰形;上侧齿数多,里大外小;具下侧齿;前舌齿5-19枚,中间和两端的齿较大,呈“山”字形。鳃囊每侧7个,每囊具一短外鳃管,各自开口于外。鳃孔每侧7个,位于眼后。体表裸露无鳞,侧线不发达,仅在眼前方一段较显著。
背鳍2个,均较低矮;两背鳍间有明显间距,第二背鳍长,上缘不呈等腰三角形,略显波浪状。后端以低皮褶与尾鳍相接,鳍内有辐状软骨条支持。尾鳍矛状。腹面尾鳍前端中央皮褶极低,前延不达肛门。肛门后方具一稍尖突的尿殖乳突。无偶鳍。体灰褐色,腹部灰白色。
生物描述:
终生栖息于淡水,生活于有微流、沙质底的山区河流;白天钻入沙内或石砾中,夜晚出来觅食;冬季钻入淤泥中越冬。幼鱼经3-4年变态为成鱼,白天亦藏在沙砾中,夜晚出来觅食。
日本七鳃鳗
形态描述:
测量标本10尾;全长324-402 mm;采自黑龙江、松花江和图们江。
体呈鳗形,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尾部较短,肛门位于体后部。全长为体高的12.2-16.7倍,为头长的4.5-4.7倍。头长,圆筒形;头长为吻长的2.7-3.3倍。眼为半透明厚皮膜所覆盖,呈淡白色。鼻孔1个,位于眼前背方中央,边缘隆起呈环状;其后方有1个长椭形浅色斑,为顶眼区,有感光作用。口漏斗腹位,呈圆形吸盘状,边缘环围着穗状突起,每一突起呈掌状,末端分枝。无上下领。口盘内角质齿黄色,上唇板两端各具一齿;内侧齿3对,均具2齿尖;无外侧齿;下侧齿细小,半
环状排列;上侧齿数多,里大外小,呈铺石状;下唇板齿6枚,弧形排列,两端齿双峰形。齿在非生殖期较尖。前舌板齿呈半月状,中央具一稍大尖齿,两侧有数个细小尖齿。鳃囊每侧7个,每囊具一短外鳃管,各别开孔于外。鳃孔每侧7个,位于眼后。头部有分散的乳头状突起的侧线管孔。体无鳞。
背鳍在体后半部,呈两个山峰状,基部相连;第一背鳍较低,弧形突出;第二背鳍较高而长,似等腰三角形,后端以低皮褶与尾鳍相接;鳍内有辐状软骨条支持。尾鳍矛状。腹面尾鳍前端正中有一低平皮褶前延至肛门后缘,近肛门处皮褶扩大,肛门后方具一尖突的尿殖乳突,其两侧皮肤隆起。无胸鳍和腹鳍。
体灰褐色或灰黄色。
生物描述:
每年秋季由海进入江河,越过冬季,翌年5-6月产卵繁殖;在水浅、流速快、砂 砾底的水域进行挖坑产卵。卵小数多,每尾雌鱼怀卵量8万一10万粒,卵径1.0-1.2mm。卵沉黏性,黏着在砂砾上发育。产卵后亲鱼死亡。孵出的幼体在江河里生活约4年,在河口完成变态期后入海。变态后消化系统保持消化功能,有寄生营养期约2-3年;多数成体长390-500 mm,最大个体长625 mm。
雷氏七鳃鳗
形态描述:
测量标本2尾;全长122-174 mm;采自辽宁太子河支流。
体呈鳗形,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尾部较短,肛门位于体后部。全长为体高的20倍(1尾雌鳗腹腔充满卵子,为12.5倍),为头长的4.6-5.3倍。头长,圆筒形;头长为吻长的3.2-3.3倍。眼透明,不为厚皮膜所覆盖。鼻孔单个,位于眼前背方中央,边缘隆起呈环状,其后方有1个长椭圆形浅色斑,为顶眼区,有感光作用。口漏斗腹位,呈圆形吸盘状,边缘环围着穗状突起,每一突起呈片状,末端分枝。无上下颌。口盘内角质齿浅黄色,上唇板两端各具一齿;内侧齿3对,通常具2齿尖,生殖季节较钝,非生殖季节尖锐。无外侧齿;下侧齿发育较差,未角质化,刚完成变态期的成体缺如;上侧齿2-3列,里大外小;下唇板齿6枚,弧形排列,两端齿双峰形不显著。前舌齿梳状,中间和两端齿大,呈“山”字形。鳃囊每侧7个,每囊具一短外鳃管,各开孔于外。鳃孔每侧7个,位于眼后。头部侧线管孔分化不明显。
体表裸露无鳞。无偶鳍。背鳍2个,呈两个山峰状相互连结;第一背鳍较低,弧形突出;第二背鳍高而长,后端以低皮褶与尾鳍相连。尾鳍矛状。腹面尾鳍前端正中有一低平皮褶前延至肛门后缘,近肛门处皮褶稍扩大。肛门后方具一稍圆突的尿殖乳突,生殖季节雄鱼的尿殖乳突露于体外,肛门和尿殖乳突两侧皮肤隆起。体背部暗褐色,腹部白色。
生物描述:
终生栖息在淡水溪流或沟渠中。成体小于幼体,幼体长可达188 mm,最长达230 mm,成体通常长120-180 mm,有时可达220 mm。幼体长达160 mm时进入变态期,变态后消化器官萎缩,肠部分被组织所填充,不吃也不长。无寄生营养期,直接进入繁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