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寺原名大法寺,位于
沈阳市
大东区边墙路112号。创建于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1638年(清崇德三年)重修。 因是
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
阿济格施舍银两重修庙宇,大法寺住持僧为了感谢其施舍之恩,在寺院的左侧修了八王祠,从此就变成了阿济格的家庙,俗称八王寺,这就是八王寺的由来。以后这座寺庙在乾隆四年,同治十一年重修扩建,其规模更加宏伟壮观。
历史沿革
八王寺原名大法寺,位于沈阳市大东区边墙路112号。寺院坐北朝南,三层院落,占地三十余亩。前为山门,
门楣上悬挂“大法禅林”匾额。山门内塑有
哼哈二将,气象威猛,形体高大,翘首望之,始见其面。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 中为天王殿,内塑
四大天王巨像,后为大殿供奉释迦牟尼、菩萨诸佛。配殿供奉
千手千眼佛及魔家四将。寺内整个建筑为棕门灰墙碧瓦,三层大殿高耸巍峨,画栋雕梁,穷极壮丽。
“八王寺”原为“大法寺”
资料记载,
沈阳城北的“八王寺”,原名叫“大法寺”。“大法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清代崇德三年(1638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3次重修。
史料记载,清代崇德初年,清太祖
努尔哈赤十二子、
英亲王阿济格,从凤凰城回
盛京路过“大法寺”时,见庙宇破败不堪,便施舍银两重修“大法寺”。
清代崇德三年,“大法寺”修葺一新。
当时,阿济格和
世袭罔替的“
八大铁帽子王”,都居住在盛京方城内各自王府中。寺庙主持僧为感谢阿济格施舍善款恩德,便在“大法寺”左侧修建了一座“八王祠”。此后,“大法寺”便逐渐成为阿济格的家庙。久而久之,当地人们将“八王祠”称为“八王寺”,而忽略了“大法寺”。
日俄战争期间,1905年3月10日,
沙俄军队霸占了“八王寺”,作为军营、马厩、
收容所。沙俄军队赶走僧侣,掠夺他们财物,将大佛金身剥掉,把门窗拆下烧火,将院内古松砍伐。
日本侵略者攻占沈阳后,沙俄军队放火焚烧了“八王寺”后,向
三台子方向逃窜。当时,将近500年的佛家圣地、庄严古刹,顷刻间毁于一旦。1928年,
奉系军阀张作霖拨专款,第四次重修“八王寺”,致使古刹恢复原貌。后来,“八王寺”再次遭到洗劫,后来被沈阳市第五
纸箱厂等单位占用。
在清代古寺兴盛时期,僧侣云集,有僧百余人,是沈阳重要禅林之一。可惜甲辰日俄之战,毁于兵燹,古迹荡然。现寺院内仅存殿堂两座,为工厂所用。寺院东南50米处有清泉一眼,俗名八王寺井,清冽甘芳,为邑泉冠。据《
沈阳县志》载:“
康熙东巡,率以明驼载运京师
玉泉水,日久沉淀,必以此井水洗之,合注两井之水人瓮刻痕以记,用竹竿搅之如捞水法,少时则玉泉水浮于上,澄清如故。以钓勺平挹取之,至刻痕而止,瓮半以下则为寺前井泉,不复进御矣”。此后清帝东巡时皆饮用八王寺清泉水,故称之为御用之水。当时盛京做豆腐、烹茶无不在门前挂上“八王寺好
甜水”的招牌。
1920年始建
八王寺汽水厂,八王寺汽水已是全国
名牌产品。新八王寺整体占地面积11136平方米,
使用面积8609平方米,大殿面积600平方米。建设后的八王寺北到距离居民楼8米远处,南侧临街。内有观光区、封闭式生活区,后面建有
方丈楼等。中间是万佛法殿,一万座释迦牟尼佛将在此殿内,旁边是配殿。工程
投入资金1千多万元,完全由佛教协会自己筹集。
寺院格局
向西南,
总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分为二进:
大雄宝殿、藏经楼。登上往
曲水流山路左旁,高大壮丽的寺门,十分引人。前一对石鼓,使大门更显庄严。入门,一个阔埕,走到尽头,置一门 ,上书“斋堂”,从这进去,竟是下楼之梯,可达地下室,面积近百平方米。这是设计师高妙之处,巧妙利用山地低处之佳作。
全座寺院装饰很美,除精工雕琢的石刻、木刻,各色闪光的油漆之外,连外墙上也嵌着彩瓷;山壁也皆嵌彩瓷,既安全防崩又美丽悦目,令参观者赞不绝口。后座
藏经楼,二层。下层为六祖惠能祖师堂,上层为藏经、
客堂、僧舍,设备高雅。寺内整个建筑为棕门灰墙碧瓦,三层大殿高耸巍峨,画栋雕梁,穷极壮观。在清代兴盛时期,僧侣云集,有僧侣百余人,是沈阳重要禅林之一。甲辰日俄之战,毁于兵燹,古迹荡然。现寺内仅存展堂两座,为工厂所用。寺院东南50米处有清泉一眼,俗名八王寺井,井水清冽甘芳,为沈阳诸泉之冠。
山门外的座基上由
汉白玉石栏围起,进入山门,两侧各有一座二层小楼,南北分列,接着就是钟鼓二楼。院内分三路,中路为重建的二十五间
配房,有客堂、
禅堂、
念佛堂、方丈寮,省市佛协的办公室等;南路的配房有如意寮、习房、僧舍、办公室等。南院有
塔院、库房等;北院有新建的二层楼斋堂、厨房、招待室等。各殿堂是硬山式建筑,比丘坛是
歇山式建筑,前檐走廊是浮雕头柱和卷柱,结构严谨,布局壮观。天王殿在一进院内,是木结构的三间硬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泥塑弥勒佛像,弥勒佛像的身后为护法
韦驮菩萨,弥勒佛像的两侧为
四大天王。大雄宝殿在二进院内,是一座有透明龙脊的宏伟建筑,脊上有“法轮常转”四个鲜红大字,瓦脊的两端有跑兽。
殿内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像,左侧为
阿弥陀佛像,右侧是消灾
延寿药师佛像。三如来佛是坐在莲花座基上,佛像高约二米,由
玻璃钢塑成。三如来佛坐像的背后迎风屏前塑有观世音菩萨的站像,像高二米有余。大殿东西两侧山墙下是由玻璃钢塑成并彩绘、形态各异的
十八罗汉佛像。大殿的后门两侧为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的坐像。
比丘坛在三进院内,歇山式建筑,透明瓦脊的两端有突出的 孽龙大吻,脊下有横书“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小檐的四角各有五兽排列在四角的上端,四角的下端各塑了一人像首,象征慈祥、和善、普度众生。比丘坛是该寺讲经传戒的场所藏经楼在四进院内,是一座两层楼房共十四间,为硬山式
砖木结构。一楼为接待室、会客室。二楼珍藏两部
木版三藏经典,是
明藏和清藏版本,极为珍贵。其中遗失部分,已重新抄写,破损部分已得到修补。
游寺提示
信佛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民众有到八王寺烧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旅游途中参观名寺大刹,烧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烧香拜佛。
寺庙建筑都有许 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进门时,男客先迈左脚,女客先迈右脚,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同时进庙内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据说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当然不能踩踏)之上。而登临第1和第6个台阶的行礼意味着一心一意和
六六大顺的含义。礼佛前,先要净(洗)手。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普通人
敬香要用左手持(据说右手不净,普通人杀生大多用右手),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先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
拿香,右手拿烛。烧香时,先用自己的火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作揖后,把
香插在
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叩头的话,要认准佛祖菩萨或罗汉。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萨一阵猛叩头。上香以3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
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
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 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二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
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
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三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
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四忌
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五忌孩子失礼,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拜完用左手取一支先上中间,念供养佛,不堕地狱第二支上右边,念
供养法,不堕饿鬼第三支上左边,念供养僧,不堕畜生这样上香就较契合
佛教礼仪,让人更能体悟佛的庄严法像。但寺院大多数都是佛殿前一个很大的香炉,一走近就浓烟滚滚,很高温度的热气直扑脸上,还有很多香客干脆就将大把大把的香仍进去。于
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
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沈阳的冬季漫长;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
夏季热而多雨,空气湿润,秋季短促,天高云谈,凉爽宜人适合游寺。
其他相关
八王寺汽水是由沈阳
八王寺汽水厂(现为
沈阳八王寺
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碳酸系列饮品。八王寺饮料有限公司前身为1920年民国初期由东北官银号总稽
张惠霖、
奉天工商会长
金恩祺等民族
资本家创办的“奉天八王寺
啤酒汽水酱油
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有近百年历史的饮料生产专业厂,是我国现存的由民族资本家集资创办的碳酸饮料工厂,始建于1920年,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是
东北地区最大的汽水生产专业厂。素以“八王寺
汽水够汽够味”称誉
东北三省。 八王寺商标曾被评为
辽宁省著名饮料商标,八王寺橘子汽水被评为国家轻工部名牌产品,八王寺果子蜜汽水被评为沈阳市名牌产品,同时被誉为沈阳“老字号”,成为众多沈阳人乃至东北人的共同记忆。八王寺
碳酸饮料是
第十二届全运会指定的碳酸饮料。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