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拥有的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06年开始筹建,2008年起获批试点建设,2011年起正式运行,每年获7700万中央经费支持,该平台覆盖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机械电子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等7个学科,覆盖
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软件学院,占到了西电十个学院的五分之三,这标志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相应学科具备了和“
985工程”大学相同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
简介
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的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于2006年6月开始筹建,2008年起获批立项试点建设,2011年起正式运行,项目建设涵盖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革措施等建设内容。平台建设将发挥优势主导、特色支撑、人才汇聚、资源整合的重要作用,面向国家与国防建设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前沿学术领域,从专业特色向学科优势转变,从支撑建设向引领发展转变,从而进一步加强并推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
覆盖学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
教育部、
财政部批准进入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每年获7700万中央经费支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共覆盖以下学科:1、
通信与信息系统;2、
信号与信息处理;3、
电路与系统;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5、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6、机械电子工程;7、
计算机应用技术,这7个学科覆盖了
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软件学院,占到了西电十个学院的五分之三,对应了30余个本科专业,这标志着西电在相应学科具备了和“
985工程”大学相同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
科研平台
★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National Key Lab)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立项,1991年筹建,1995年运行,期间使用世界银行特别提款权进行建设,是中国通信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研究方向:新一代通信网络的理论及关键技术。
★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Radar Signal Processing National Key Lab)
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立项,1995年运行,2000年、2003年两次评估结果均为“优”,是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由于其后在1998年归属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管辖的国防重点实验室序列,故又称
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Antenna and Microwave Technology National Key Lab)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992年立项, 1998年运行,2004年评估结果为“优”,是中国大学中唯一的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机构。
★
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Wide-Band Ga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National Key Lab)
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在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2007年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实验室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是中国
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的主要基地。
现代交换与网络编码研究中心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
香港中文大学共建,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代数交换和网络编码综合理论体系,攻克下一代网络交换重大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高端核心技术,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网络理论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研究院发扬“西军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立足军事电子优势,加强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合作,瞄准国家未来空天科技的发展和战略需求,充分利用和整合学校的空天资源优势,承担和培育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院已成为国内空天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范围参与了神舟七号、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北斗卫星导航、实践卫星、
空警200、空警2000等我国航空航天重大科技专项,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天线产业联盟
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联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通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旨在加强无线通信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相关背景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的综合优势,尤其是
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所属行业领域全国顶尖的学科优势,
国务院决定建设“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又称“
985平台”,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负责。“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
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
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相当于一个Ⅰ类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与“985工程”同期执行,每期获得的
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与“985工程”高校接近,其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额度以年度项目预算批复为准。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已经列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长期实施,由于平台建设方式和985工程平台相同,所以称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建设平台”,简称“985平台”,“985平台”大学基本上是没有经历过合并重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精度极高,拥有一至两个全国顶尖的学科,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
在高校共建方面,“985”工程高校主要以与所在省市共建为主,只有工信部属院校等少数“985”工程高校与所在省市、所在行业都签署了全面共建协议,而“985平台”高校以与所在行业共建为主,只有
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等少数“985平台”学校与所在省市、所在行业都签署了全面共建协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最早的3所国防工业重点军事院校之一,
哈军工、
西军电、
南炮工并称,
全国首批61所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
全国首批59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全国首批60所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全国首批9所获批设立
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其中5所高校获科技部资金支持: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是中国培养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和解决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重大问题的核心基地, 由教育部、
工信部(前
国防科工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陕西省、
西安市五方共建。
学校拥有
两院院士13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7人,“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4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
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26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13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1人,
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陕西“
三秦学者”2人。
两院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电子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081002)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080201)和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080202)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玉: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081001)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谟: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081001)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全:通信工程学院军事通信学科(110503)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包为民:电子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学科(080902)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锡祥:电子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学科(080902)和信息对抗学科(081022)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义:电子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081002)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绪榜: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081201)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寿桓:技术物理学院物理电子学科(080901)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明高:理学院兼职教授、
双聘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母国光:技术物理学院兼职教授、双聘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浩:通信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双聘院士。
学校是国内最早设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计算机、微电子、光电子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拥有2个一级
国家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拥有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
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密码学(全国仅有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年教育部进行的全国一级
学科评估中“
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排名第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六,
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现有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6个
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40多个世界知名大学建立友好关系, 建有3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
建校八十年来,学校始终站在民族复兴的潮头,投身于民族电子工业振兴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15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
解放军将军,成长起了14位两院院士,是恢复高考后国内高校培养电子信息类院士最多的高校,10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
联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世界电信组织杰出贡献奖(GSM奖)获得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李默芳,
欧洲科学院院士、曾获2006年世界十大科学发现的著名纳米技术专家
王中林,“神舟五号”飞船副总
设计师、“神舟六号”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总设计师总
杨宏,神舟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嫦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2003年-2011年)
王志刚,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2011年以来)、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熊群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嫦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
阴和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副总经理
左群声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以及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