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的《西厢记》、
关汉卿的《
拜月亭》、
白朴的《
墙头马上》、
郑光祖的《
倩女离魂》,合称为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西厢记》
作品简介
《西厢记》全名《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
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河北
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目录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故事起源
沁园景区的东北角,原是
沁水公主的烟粉作坊,前边有一片班竹林,当地人叫做竹马林。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
元稹,出生在河内县
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于是便跟随小迎的父亲一起前往。两人经常在斑竹林里逗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并在
沁园内结识了很多文人过客,如著名的文学家
令狐楚,
韩愈,
白居易,
李绛等。受其熏陶,学习诗文,15岁就以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美丽超群,两人私定终生。
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深受当时
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卿之女
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小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一生的梦魂,于是写《会真记》以表衷情,文中将自己化做张生,把小迎化为莺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
元稹把对小迎的感情升华到了最高点。
《会真记》传到了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王实甫将故事改编成剧本《
西厢记》,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一直传唱至今,为了纪念元稹与小迎的爱情故事,当地人以青梅竹马之意,将这片斑竹林叫做竹马林,同时也给“西厢记”保留了一块故事的原形地。注:⑴
沁园:东汉汉明帝
刘庄为其五女刘致建造的园林,现在
河南省
博爱县太行博竹苑内。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
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
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
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
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
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
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
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
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
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
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
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
相思病,趁
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
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
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
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
鱼雁无消息”。
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
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
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
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
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
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历史沿革
唐代以后,这个
爱情故事的结局,令许多人感到遗憾和不满,斥责张生为“薄情年少如飞絮”。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将结局改变,宋代以后,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入侵和汉族同化,封建礼法观念在普通人民中间逐渐淡化,金代出现了
董良(一说为董琅)所写的诸宫词《西厢记》,诸宫词是当时的一种
说唱艺术,类似现代的
评弹,用
琵琶和筝伴奏,边说边唱。这本《西厢记》将内容大为增加,加入许多人物和场景,最后结局改为张生和莺莺不顾老夫人之命,双双出走投奔
白马将军,由其做主完婚。
元代时
王实甫基本根据这部
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
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这部剧本作者说法不一,有人说是
关汉卿所作,也有人说是关作王续,或王作关续,但认为是王实甫所作的说法比较公认。
清朝
金圣叹将王实甫的《西厢记》评为第
六才子书, 中国
灯谜常将王西厢里的句子作为底来猜射,
谜目就叫六才。
版本历史
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
岳家刻本、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起凤馆刻本(
李贽、
王世贞评)、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香雪居刻本(
王骥德、
徐渭注,
沈景评)、明万历间萧腾鸿刻本(
陈继儒评)、明
天启间乌程
凌氏朱墨套印本(
凌蒙初校注)、民国五年(1916)
贵池刘氏《暖江室汇刻传剧第二种》重刻凌氏本、明
崇祯十三年(1640)
西陵天章阁刻本(李贽评)、明崇祯间汇锦堂刻本(汤显祖、李贽、徐渭评)、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
开明书店排印汲古阁《
六十种曲》本。
作品成就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
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
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
戏剧性。
相关评价
《西厢记》的
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曹雪芹在《
红楼梦》中,通过
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
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
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说起《西厢记》,人们一般会想到元代
王实甫的《西厢记》,殊不知,在王实甫之前,金代的
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厢记》,这两部“西厢”一般被人们称为“王西厢”和“
董西厢”。要说到王西厢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厢。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
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
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莺莺传》写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
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
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
秦观、
毛滂的《调笑转踏》和
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
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
当《
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金代董解元的《
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所谓的“董西厢”。董解元,金代诸宫调作家,名不详,“解元”是金元时代对读书人的敬称。他性格狂放不羁,蔑视礼教,具备比较深厚的
文化修养,并对当时的
民间文学形式如诸宫调非常熟悉,喜欢写诗作曲。其长篇巨制《西厢记诸官调》,是今存诸宫调中惟一的完整作品。“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以
第三人称叙事的
说唱文学。无论是
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它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随着情节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为复杂、细腻,性格也更为丰满。在文字的运用上,作者既善于写景,也善于写情,并善于以口语入曲,使作品更为生动和富于生活气息,艺术性较前有较大提高,为王西厢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这时,大
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
“王西厢”直接继承了“董西厢”,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实甫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与风度,更写出了张生的才华,以及张生的软弱,使他成为
封建社会中多情软弱的才子的代表。剧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后来的剧作中一再出现,取得了远较莺莺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西厢记》在中国
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
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其对矛盾冲突的设计也足以示范后人。全剧以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
基本矛盾,表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为
次要矛盾,由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这样一种对冲突的组织,对古代戏曲中是很值得称道的。
“王西厢”与“董西厢”的故事情节大略相同,但题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更鲜明,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
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不仅前无古人,而且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正因为如此,元代
贾仲明在《
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思想内容
《西厢记》和《
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
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
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
蒲东路”。莺莺在
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
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
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民间传说
《西厢记》是中国著名的
民间传奇故事之一,唐贞元间书生张珙,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发生爱情。时河桥守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索莺莺为妻,崔夫人当众许愿:有退得贼
兵者以莺莺许之,张珙驰函好友白马将军杜确发兵解围。然崔夫人嫌张贫寒而赖婚,张珙相思成疾,莺莺在侍婢
红娘撮合下,夜奔西厢探慰张珙,事为崔夫人发觉,拷问红娘,红娘据实以告。夫人不得已而将莺莺许配张珙,但又借口不招白衣女婿,迫张上京赶考,莺莺与张珙满怀离愁而别。 莺莺空守西厢,思嬉戏君心切,和红娘一道耐心苦等。张生终于中了状元,衣锦荣归,和莺莺团圆。 《西厢记》从
文学价值上讲,丝毫不逊于《红楼梦》,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却拿河北“
中国丝网之乡”安平的女儿做足了旅游文章,普救寺日进斗金……
崔氏家族
提起
安平,你会想到丝网、生猪、
滹沱河、圣姑庙?或者同学、战友、亲朋?或者这方人的质朴、豁达、自得其乐?是否有人对你提起过
博陵崔氏?我极力想从你困惑不解的眼神中读到肯定的答案,而你无可奈何的表情让我怅然若失。是的,博陵崔氏!一个自汉迄宋称雄
华夏的千年旧族,
五姓七望(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
范阳卢氏、
陇西李氏、
赵郡李氏、
荥阳郑氏、
太原王氏)之一,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一个谱写在安平土地上的生生不息的人的传奇。
相关歌曲
词、曲、编曲:后弦
(Rap: 从西厢过,我十八多,舞文弄墨———)
走过西厢扑鼻一阵香
隔壁小姐还在花中央
鞋子忘了原来的方向
停在十八九岁情惆怅
敢问一句盆中花怎赏
要拿姑娘与它比模样
不是三月也能醉人肠
夏至的前一天
秀才西厢走一遍
邂逅小姐正在窗台赏花等着雨天
名诗读了几多遍,名画临摹了几多卷
懵懂书生的梦存在西厢正时少年
我又从西厢过
十二年前的白日梦
写下当年的你的我
水调歌头词一首
我再从西厢过,
十二年后的才高八斗
百花还在人去已楼空
谁家种的桃花开了,
花下谁在哼着《离骚》
赶考书生还要趁早
要把功名报
走过西厢扑鼻一阵香
隔壁小姐还在花中央
鞋子忘了原来的方向
停在十八九岁情惆怅
敢问一句盆中花怎赏
要拿姑娘与它比模样
甘做花泥一片靠花旁
不是三月也能醉人肠
夏至的前一天
秀才西厢走一遍
邂逅小姐正在窗台赏花等着雨天
名诗读了几多遍,名画临摹了几多卷
懵懂书生的梦存在西厢正时少年
我又从西厢过
十二年前的白日梦
写下当年的你的我
旅游资料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等,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今河北
安平县)安葬,中途道路遇阻,暂住于河中(今永济)普救寺。一天,准备赴长安赶考的河南
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因雨滞留在河中。在游普救寺中与莺莺相遇。为了追求莺莺,张生借宿于普救寺。一天晚上,张生见莺莺正在园中烧香祷告,隔墙的他便趁机高声吟诗一首。莺莺知道吟诗者是张生,便回诗一首。一去一来,以诗为媒,彼此感情徒增。
守桥叛将孙飞虎因贪恋莺莺的美貌,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便许诺:“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事毕,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莺莺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深夜来到了张生书斋,与张生私订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最后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
郑恒却造谣谎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的乘龙快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普救寺位于
永济市西北12公里处的
西厢村,始建于隋朝初年,是
元代杂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址高耸,“
红墙匝绕,古塔高耸,绿树丛中,殿宇隐现”,西临
黄河湾,水势汹涌澎湃;东近
中条山,犹如屏障峙立,视线广阔。
一座普救古寺,一段属于《西厢记》的记忆与往事,一份情也悠悠爱也悠悠之千古爱情传说。读《西厢记》,游普救寺,听一回
大钟楼的钟声,走一段
塔院回廊,《西厢记》中老夫人和莺莺所居之处便已在了眼前。一座西厢书斋,一段“待月西厢下,迎风尘户开。拂
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记忆;一个
莺莺塔,一份“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的寂寞;一座梨花
深院,一幕惊艳、借厢、闹斋、请寓、赖婚、听琴、逾垣、拷红的
戏剧场面。一处被张生跳过墙的地方,一棵被张生踩踏过的
杏树,对映着的是前世情缘中的一份无奈。
夕阳西下,后花园竹影迷离。没有崔莺莺与张生幽会的花前月下,依然有情人不愿离去,依然有依依不舍的情话爱意在缠绵……
爱之风景之二:蛙鸣传情之莺莺塔
莺莺塔,原名
舍利塔,雄峙于普救寺西侧,
塔高50米,共13层,古朴端庄,独立了擎天,因传说莺莺曾在此等盼张生而得名。
莺莺塔构造奇特,塔内各层之间有甬道相通,一般人可上至九层。但六、七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从六层下到五层后才能上得去。
一座砖砌的古塔,一座国内罕见
回音建筑,一份世界六大奇塔的称谓,一个爱也切切情也切切的千古情缘之地。一个击蛙台,击响的是一份虫啾蛙鸣的季节之韵;一座蛙鸣亭,共鸣起的是一个心心相印、情爱相连爱情故事。
过小桥、走竹林,走不过的是莺莺亭前的那份缠绵,忘不了的是
拜月台前的那轮新月以及沐浴在月色中的那个背影。
《拜月亭》
写王瑞兰和蒋世隆于患难中相遇,由相识而定婚。瑞兰父强行拆散了这对新婚三月的夫妻。瑞兰回家后,私下怨父思夫,但却有口难言,只有在夜晚独自对月祷告,一愿父改意,二愿夫平安。作品歌颂了青年人忠贞的爱情,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进行了批判。 《
拜月亭》 元·
关汉卿作。共
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的故事, 《拜月亭》全名《
闺怨佳人拜月亭》,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墙头马上》
写总管李世隆之女李千金与尚书裴行俭之子裴少俊相爱的故事。二人私自结合、生子,在后花园匿居七年。后被裴父裴尚书发觉,被迫离散。后裴少俊赴考得官,裴父向李赔礼。裴、李终于团圆。此剧通过强烈的
戏剧冲突,塑造了一个敢于冲破
封建礼教束缚的极有个性的妇女形象,表达了要求婚姻自主的民主思想的倾向。
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属于杂曲之中的言情。
此剧的素材,源于
白居易的《
井底引银瓶》一诗。白诗记述一个婚姻悲剧故事: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位男子,同居了五六年,但被家长认为“聘则为妻奔则妾”,逐出家门。在 “始乱终弃”的
社会风气中,白居易对这不幸的女子给予同情,并对世人提出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的告诫。白朴在戏中所写的内容,大致与《井底引银瓶》一诗相同,但它表现的思想倾向,则与原诗迥异。整个剧本,洋溢着火热的激情。它描绘女子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成为
一曲歌颂
婚姻自由的赞歌。
在
白朴以前,《
井底引银瓶》的素材,已经受到民间艺人的重视。据宋周密《
武林旧事》载,宋官本杂剧有《裴少俊伊州》一本;元
陶宗仪《辍耕录》载金院本有《鸳鸯简》及《墙头马(上)》各一本,《
南词叙录》载南戏有《裴少难墙头马上》。而
宋话本《西山一窟鬼》中有“如捻青梅窥小(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的插词,可见人们不断地改编这一故事,添加了不少情节,甚至确定了主人公的
名姓。在此基础上,
白朴的剧本也大大地丰富了原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白朴虽然以传统故事为框架,但他所写的人物,实际上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
《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李千金,一上场就毫不掩饰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她声称:“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
菡萏花深鸳并突,梧桐枝隐凤双栖。”当她在墙头上和裴少俊邂逅,看上了“一个好秀才”,便处处采取主动的态度。她央求梅香替她递
简传诗,约裴少俊跳墙幽会。当两人被嬷嬷瞧破,她和裴少俊一忽儿下跪求情,一忽儿撒赖放泼,还下决心离家私奔。为了爱情,李千金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做。她甘愿作出牺牲,“爱别人可舍了自己”。她深信自己要求及时婚嫁的的
合理性,“那里有女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因此,她不像深闺待字的少女那样羞羞答答,倒和话本《
碾玉观音》里的璩秀秀有点相似。显然,在这个人物身上,
白朴让它融合了市井女性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特征。
李千金在裴家后院躲藏七年,生了一男一女,但终于被裴尚书发现。她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反驳裴尚书对她的辱骂。当然,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被视为“淫奔”的李千金不得不饮恨回家,但她绝没有屈服。当裴少俊考中状元,裴尚书知道了她是官宦之女,前去向她赔礼道歉,要求她认亲重聚时,她坚决不肯,并且对裴氏父子毫不留情地谴责。即使裴尚书捧酒谢罪,她还是斩钉截铁: “你休了我,我断然不肯。”只是后来看到啼哭的一双儿女,才不禁心软下来,与裴家重归于好。
《倩女离魂》
郑光祖著,参照
赵公辅同名剧本及有关说唱材料改编而成。写少女张倩女、书生王文举本“指腹为婚”。其后张母反悔,被迫以兄妹关系分离,但倩女依然爱恋文举,相思成疾,魂离肉体,随同文举一起上京赶考,而肉体仍在家卧病不起。及文举得官,和她一起归来,倩女魂与肉体合一。病亦痊愈,构成喜剧结局。作品塑造了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热烈追求幸福生活的倩女形象。剧作在语言、心理刻画和情景描写方面都有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