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记述了汉元帝“多材艺”而无政治才能,“优游不断”;“好儒”而征用儒生,任用薛贡禹、广德、
韦贤,
匡衡等为
丞相,于政无所规救;委政
宦官,重用
外戚,使得
中书令弘恭、
石显擅权,外戚许氏、史氏纵恣;各地屡遭水旱之灾,官府难以解救的史实。从中可以看出,
中兴之业显然已“衰”。
卷末之“赞”,所谓“臣”即
班彪,所谓“臣外祖兄弟”乃
金敞,故可肯定赞语乃
班固之父彪所写,正文也可能出自其手。赞语指出元帝多艺好儒,然“牵制文义,优游不断”,是极中肯的评语。
《汉书》成书于后
汉和帝时,前后历时三四十年。班固世代为名家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本书。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学家意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史班或斑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可见,《汉书》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汉书》记载前汉230年(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封建政权的历史,先后经历了高帝、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市以及晰证莽和更始帝。全书包容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后人分为一百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