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颌畸形
人体结构
偏颌畸形是指上下颌侧方关系不调,牙中线不一致,颏部偏斜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复杂畸形,是颌骨畸形中极为常见的一类。它常造成患者双侧颜面不对称及颌关系紊乱,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咀嚼、发音功能,给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
原因
引起偏颌畸形原因比较复杂,没有统一肯定的认识,但总归起来可分为先天性、获得性两大类。 在先天性因素中,由于胚胎发育障碍造成一侧颅颌面骨骼三维空间发育不足,双侧发育不平衡颌骨偏心性生长,从而导致偏颌畸形的发生并继发相邻结构形态的改变。在后天发病因素中可由创伤、感染、良性增生、骨肿瘤软组织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在这些因素中,创伤最为常见,儿童时期颏部的创伤,造成发育期的髁颈骨折,可影响髁状突的发育中心造成偏颌畸形的发生。婴幼儿时期血源性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上下颌骨骨髓炎等造成骨发育障碍或单侧关节强直也可引起下颌偏斜。其他如髁状突良性增生肥大,髁突软骨瘤,周围软组织压迫等。
临床表现
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该类畸形的发生,其表现多样。分类较为复杂,每一种类型又有不同的继发性改变,根据病因及病理栗田兴将其大致分为三种即:发育过度、发育不足、外伤或肿瘤切除所致的偏颌畸形。
发育过度所致
1、 非对称性下颌前突畸形:下颌骨整体增大,一侧增大显著,前牙开牙合,两侧下颌骨发育不对称,颏中线及牙中线偏斜,非对称性长脸畸形。
2、 单侧髁状突良性肥大:表现为面部不对称,患侧扁平、健侧丰满,患侧下颌角低于健侧,牙中线及颏部健侧偏移,可伴有轻度的下颌前突,咬牙合关系紊乱,临床检查可在耳前区扪及增大的髁状突。
3、 单侧颌骨肥大:是一类下颌骨发育过度所致的骨质增生性病变。半侧下颌骨的髁状突、下颌升支、下颌骨体均较对侧明显肥大,但很少超过下颌骨正中联合。临床表现为面部不对称畸形,少数患者可伴有患侧关节区的疼痛但均无张口受限。患侧面部的垂直高度明显大于健侧,口角低于健侧,患侧下颌较健侧前突,颏部健侧偏斜,患侧下颌骨下缘外翻,造成面部外凸,健侧扁平,整个面部表现为极不协调的偏斜扭曲状。头后仰可见患侧下颌骨位置明显低于健侧。
4、 髁突软骨瘤:同髁突肥大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但多伴有咀嚼痛,在开闭口时有细碎磨擦音和关节绞锁现象。
发育不足
1、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表现面部不对称,患侧面部短小、扁平,下颌角及下颌下缘较对侧高,咬牙合平面偏斜,患侧高健侧低,颏部偏向患侧,颌关系错乱,较严重者还有患侧颧部低平,眼眶位置不对称,斜头畸形咀嚼肌发育不良,咀嚼力减弱,颞下颌关节功能减退,下颌前伸及侧方运动受限。外耳均有不同程度的形态位置异常及功能缺失。部分患者可合并患侧面神经发育不良,周围性面瘫,皮肤及皮下组织变薄,大口畸形
2、 单侧髁突发育不全,表现为面部不对称,患侧面部丰满,健侧扁平,下切牙中线及颏中线偏向患侧。
外伤和肿瘤切除术后
下颌骨外伤后,骨折早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的不当,骨错位愈合,均可导致后期继发性偏颌畸形的发生,咬牙合关系严重错乱,牙中线、颏部偏斜、咬牙合与容貌平衡严重破坏
怎样治疗
偏颌畸形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颜面结构的对称协调性和正常的牙颌关系。根据病因及病理表现特征,在获得平衡稳定的牙合关系基础上,按照美学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手术方式并辅助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从而达到功能与美貌统一。
手术治疗
尽管原因各异,各类临床表现不同,手术方式差别很大,但归纳起来可分为 6种基本术式:(1)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2)下颌升支截骨 (3)下颌体部截骨(4)颏部截骨(5)局部植骨 (6)软组织充填 。结合不同症状、畸形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组合。Lefort I型截骨整体旋转或分块移动以矫正偏斜的颌平面及上颌骨继发的畸形;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或垂直截骨进行前移、后退、旋转从而摆正偏斜的下颌骨,纠正切牙中线的偏离;颏部成形术用来矫正颏部偏斜;植骨或假体置入术以满足对称的需要;软组织的充填矫正软组织发育不良畸形。
辅助外科手术
:尽管外科手术可以矫正异常的颌骨位置、改善咬牙合关系,但要达到满意的咬牙合重建,必须在口腔科进行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即重新排列牙齿)。术前正畸的主要目的是在手术前排齐牙列,调整上下颌牙弓关系,有利于手术中实现颌骨的移动,从而为外科矫治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后正畸的主要目的是最后进一步改善咬牙合关系,取得牙颌平衡,稳定手术效果,防止复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9 19:12
目录
概述
原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