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性融资是指通过银行或
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入资金。债务性融资需支付本金和利息,能够带来杠杆收益,但是提高企业的负债率。
简介
一般来说,对于
预期收益较高,能够承担较高的
融资成本,而且经营风险较大,要求融资的风险较低的企业倾向于选择
股权融资方式;而对于传统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小,预期收益也较小的,一般选择
融资成本较小的债务性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渠道
中小企业债务性有多种渠道, 既有内源性
债务融资,也有外源性债务融资。当前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确实存在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完善、环境不配套等问题, 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面临的选择较多,为此,要根本解决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有必要系统地、全面地认识和研究。
对策
拓展商业信贷发展空间
商业信货是经常被理论界忽视的中小企业重要的
融资渠道。所谓商业信货就是指用赊销或与付款方向供货方、 采购方向企业提供信用, 其中赊销方式是最主要的
商业信用形式。在国外的某些抽样统计中, 商业信货的比重甚至高于银行贷款的份额。英国Bradfocd大学的研究发现, 英国96%的销售是先发货、后付账, 英国企业的日常交易中, 80%的交易有商业信贷条款。
中国进入了
过剩经济时代, 生产商为争夺商业资源, 往往都给予商业部门一定期限的赊销, 大多数供货商也给予购买方一定期限的还款期。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商业赊销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同时也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大企业对其货款的拖欠, 造成经营困难。为此有必要针对此种情况, 出台专门的法律来规范
商业信贷, 从而使商业信货成为
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英国出台的《延期支付法案》(Late Payment Act)就属于这样一种法案。
不仅如此, 要进一步发挥商业信贷的作用, 还可以鼓励商业银行介入商业信货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
商业信用向纵深发展, 而且使得商业信用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银行的监控, 促使商业信贷更加规范。
支持金融机构的发展
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 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 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 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
信息不对称问题。关于这种信息优势, Banerjee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
许多优秀的基层金融机构已经用它们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解决“ 信息不对称’, 的办法。浙江台州市路桥区除了四大商业银行和
交通银行之外, 还有9家信用社。其中,
泰隆和银座两民营信用社占有当地
存款总额55%。之所以这些金融机构能够成功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要害问题就在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金融机构将经营地区划为若干社区, 聘用的信贷员都是来自于社区的有一定社会经验、对本社区情况了如指掌的人。比如, 他们请些老大嫂、老大妈当信贷员。她们好像
居委会主任一样, 对社区的情况非常熟悉, 对每个人都知根知底。谁家有钱, 谁家没钱, 谁家生产什么, 前景如何等等都一清二楚。通过制度创新,
中小金融机构竟轻易突破了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 当前中国不仅应当发展中小行, 而且应当重点发展类似浙江台州
泰隆信用社类型的社区型中小银行, 风险更小,对
中小企业融资的帮助更大、更直接。
加大国有银行支持力度
当前
国有商业银行占据银行总资产的绝大部分, 这部分资产能否为中小企业服务关系到整个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局, 为此, 应当积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利用一部分资源为中小企业服务。其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真正建立
互利合作的银企关系。而且我国今后的大企业大部分将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 支持中小企业也是争夺客户、培养客户的竞争需要。
二是改变现有的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状况, 制定符合中小企业
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 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 促进
中小企业融资。
三是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 形成合理的
制度安排,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
四是加快中小企业
金融服务品种创新, 开发中小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 满足不同层次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
五是要在对中小企业
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大力支持产品有市场、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六是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 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 为中小企业提供
行业分析、决策咨询服务, 辅助中小企业发展。
组建政策性企业银行
中小企业
债务融资领域实际存在“ 金融缺口” , 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与市场可以给予的融资供给之间总是存在不对称, 前者总是大于后者。为弥补
市场缺陷, 减少
逆向选择现象, 可以通过
政策性银行为那些真正应当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
优惠贷款, 并通过优惠
贷款利率对
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总水平做向下引导。
由于当前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和系统研究工作不足, 成立
中小企业银行, 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调研机构来从事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和政策研究, 为国家
中小企业政策提供咨询, 减少国家中小企业政策的盲目性。研究发现, 即使在许多发达国家, 也都普遍设有为中小企业提供
政策性融资的专门机构。为弥补
市场缺陷, 体现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干预, 进一步完善
政策银行体系, 应尽快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服务的中小企业银行。
建立符合要求信用体系
毫无疑问, 中小企业应当得到金融机构的积极的金融支持。但是, 中小企业良荞不齐, 如果不加区分地强行支持, 就会因效率的损失而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 的后果,反而破坏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和市场氛围, 直接伤害具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因此,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必须以扶优汰劣为准则, 这就需要对中小企业的
资信情况进行有效的筛选。
由于牵涉
企业信用的信息很多, 而且相当分散, 诸如工商、税务、公安、商检、技监、法院等政府部门的信息都很重要, 仅依靠某一个商业机构, 显然无力完成信息的充分收集和甄别, 因此, 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 制定法律法规, 以政府部门的信息为基础, 会同银行及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的信息系统,共同组成
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可以使具备条件的
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大为下降, 从而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各国政府不仅设立各类政府性或政策性机构为中小企业直接提供
金融服务, 而且还通过设立
信用担保体系, 为中小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提供重要帮助。信用担保机构一般分政府性的担保机构、商业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三类。
政府是信用度最高的
行政法人,由政府机构出面进行担保, 财力最大, 作用直接。但是, 政府不可能像商业机构一样运作, 在信息明显不对称的情况下, 政府直接运作更有可能造成低效率, 而且可能带来损失。
商业机构出面进行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 资金的运作效率相对提高。但是, 商业机构要与大量中小企业进行资本借货, 同样面对
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业务风险相当大,其可能的损差几乎不可能通过提高收费来完全弥补。
合作担保机构, 由实际贷款困难的企业联合起来, 共同出资设立, 由于担保组织的管理人就是
贷款人, 因此信息比较透明。经营的实践表明, 此类
融资担保坏帐率极低, 担保质量、资产运行质量和效率都比较高, 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问题,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因此, 构建完整的
信用担保框架体系, 在完善政府和商业机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的同时,更应当大力发展合作’生质的或者说是互助‘生质的担保机构, 尽快赋予互助
贷款担保组织以合法地位, 并且进一步研究形成
风险分散的机制, 以完善担保组织的长效运行。
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
社会上总是存在两
类金融活动, 一类是
正规金融, 一类是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业可以分为
直接融资与
间接融资。无组织的非正规金融既有高收益、高效率的优势, 也存在高
交易成本、无风险保障层及缺乏对借款者有效监督的弊端, 扬长避短的结果是正规的银行系统无法运作, 民间金融组织应运而生。这些机构与银行的运作机制几乎一样, 一方面吸收居民的零星
存款, 或者通过发行
次级债券等来筹集资金, 并直接承担对存款者的偿还责任。只不过它们所从事的业务是正规的银行不愿涉及而市场又存在需求的领域,所以民间金融屡禁不止。
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 非正规直接融资与非正规
间接融资不仅是解决
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面, 而且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于国于民都有利。为此, 政府如何从一味地对非正规金融的“ 堵’, 到“ 疏” , “ 禁” 到“ 引’, 是发展非正规金融的重要保障。从国外的经验看, 引导提高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化程度发展非正规金融领域的服务机构, 能够有利于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 把正规
金融体系之外的这一部分金融业务置于政府的可控制状态, 防止发生大的问题, 同时又能使这一部分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
特点介绍
(1)短期性。债务性融资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
到期偿还。
(2)可逆性。企业采用债务性
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
(3)负担性。企业采用债务性融资方式获取资金,需支付债务利息,从而形成企业的固定负担。
企业现状
在一
经济体中,按照
融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
政府债务性融资(包括准政府债务性融资)和企业债务性融资。所谓政府债务性融资是指以国家或者地方
政府信用为基础的融资,而企业债务性融资是指以
企业信用为基础的融资。上世纪八十年代,企业债务性融资在我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十七大报告“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
直接融资比重”以及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债务性融资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有着交大的改进空间。
企业债务性融资需创新
自1981年中国债券市场起步以来,我过
企业债券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企业债务性
融资工具不断丰富。2000年以前,
企业债是我国
企业融资的主要工具,债务性融资工具逐渐丰富。2005年,人民银行推出了
短期融资券,2006年保监会推出了
公司债,2008年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了
中期票据。目前,我国企业债务性融资工具有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
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
中小企业集合债、公司债和
可转债等,品种已经较为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偏少,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例如,在美国,企业可选择的债务性融资工具有
企业信用债券,
次级信用债券,企业
抵押债券,企业担保债券,
担保信托债券,多边信托债券,设备信托证等。还有其他一些创新品种,比如
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赎回债券、产业发展债券、股票指数债券、
浮动利率公司债券、污染控制债券、
垃圾债券等。
债务性融资规模较小
在1997年以前,我国企业债务性融资增长缓慢、规模较小。1996年,我国当年企业债务性融资为9亿元,市场余额为9亿元。1997年
银行间市场成立后,我国企业债务性融资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到2009年当年
融资规模达到17859亿元,市场余额为26675亿元,分别较1996年增长1984倍和2963倍。
虽然在绝对量上实现了快速扩容,但是我国企业债务性融资的相对规模仍然不足。这一点可以通过考察债务性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来揭示。2008年和2009年,我国企业债务性融资规模大增,但相对于GDP的比例也仅由2007年的2.1%上升到2008年的3.1%、2009年的4.9%。相对于美国正常年份的8%左右仍有较大差距。而且,与亚洲
新兴经济体相比,差距更为明显。2009年,泰国
企业债券发行量占GDP比重为17.1%,韩国为9.6%,分别是我国的3.5倍和1.9倍。
企业融资中地位提升
伴随着规模的不断增长,直接债务性
融资规模在社会
融资结构以及
直接融资结构中的比重日益提升。1997年,债务性融资在
企业融资总额中的比例仅为0.28%,而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10.05%,较1997年提供接近10个百分点。同时,债务性融资在企业直接融资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债务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长期
结构失衡的状况在改善。债务性融资在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1997年为3.6%,而到了200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1.05%,较1997年提高了接近68个百分点。
企业债务性融资失衡
相对于
间接融资而言,直接债务性融资具有自主控制融资周期、自主控制融资额度、定价话语权较高等显著优点,与
股权融资想比具有不稀释股权、
融资规模较大、
融资效率较高等优点,因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从采用债务性融资的企业数量来看,2009年共有536家企业选择债务性融资,而这一数字在1996年是3家、1997年是6家。从企业类型上来看,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又有民营企业,甚至还有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发展建议
扩大发行主体
1、放宽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开展融资活动的门槛。可以尝试参加
股票市场的
中小板或
创业板的模式,在
银行间市场建立一个专门的中小企业直接债务性融资板块,有效避免中小企业在进行债务性融资时受到的“比较性歧视”和“选择性放弃”。
2、进行一定的机制创新。比如针对当前情况下,
油鱼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评级较低,债务性融资较难的情况,可以通过
信用增进的机制,提高中小企业的评级,为民营企业和中校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提供便利。
丰富债务性融资工具
1、发布市政绩。从国外成熟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
市政债券融资在各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而言,已发展
市政债住进取代目前的
投融资平台模式,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一种可行方案。
2、尝试发行
高收益债券。可以尝试允许给高科技公司和
新兴产业发行高收益债券,可以增加较低
信用等级债券品种发行,增加中小企业进入
债券发行市场的机会,同时加强对债券发行市场的监管和严格
信用评级。
3、发行
私募债券。推出私募债券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发挥其“缓冲带”及“蓄水池”作用,填补国民经济资金的
刚性需求和摩擦性需求,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可以便利
中小企业融资等,在未来合适的时机可以考虑推出。
坚持市场化方向
在目前我国企业债务性融资行政和市场化两种理念和模式并存的背景下,市场化的优势得以充分彰显。在未来促进我国企业债务性融资的发展过程中,不应再重回到行政推动的老路,而应继续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在不断完善市场规则和机制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增进激励、强化约束、提升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