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相是一种官名。
晚唐时期,为了笼络跋扈一时的
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
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五代沿用,实际上不行使
宰相的权力。
宋代,在
亲王、留守、
节度使等加
侍中、
中书令、
同平章事者,都称为使相,他们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只在朝廷除授大臣的诏令上
副署,这种副署多是形式性质的,真正行使了实质意义的,两宋仅存一例,即
乾德二年赵普拜相事。
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宋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即其例。明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清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自中唐以后,出现“
内相”、“使相”,使唐代的
宰相制度发生变化。玄宗时,
翰林院成立,作为皇帝直接下旨的机构,翰林院起草“
内制”,“
外制”由
中书省起草,从此开创了文人直接参与军国机密要事之端。由于
翰林学士日益权重,又常伴皇帝左右,便侵夺了
中书省之权。他们虽无
宰相之名,但俨有宰相之实,时人谓之“
内相”。
自唐“
开元之治”至
安史之乱后,唐代
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大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藩镇兴起,逐渐形成封建割据势力。统治阶级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或以
宰相头衔赐给节度使,或以朝臣加“
平章事”头衔出任节度使,皆称“使相”。如
郭子仪、
李光弼相继以
平章事为节度使,谓之“使相”,而
宰相之职济于他官自此始。
至
宋代,“使相”亦非真
宰相,系高级阶衔。凡节度使、
枢密使、
亲王、留守、
检校官兼
侍中、
中书令或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为使相。
元丰改制,易
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作为
文臣寄禄官最高阶。使相不参预政事,但许在除拜将、相等制敕之敕尾署“使”字,享有
俸禄。
郭子仪(697—781),
汉族,华州
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
山西太原,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唐玄宗开元年间
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
安史之乱时任
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
史思明。后连
回纥收复
洛阳、
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
中书令,封
汾阳郡王。
唐代宗时,叛将
仆固怀恩勾引
吐蕃、
回纥进犯
关中地区,
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福禄寿考俱全。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
契丹族人。
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
郭子仪推荐为
河东节度使,参与平定
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李光弼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指挥大军平定安史之乱。曾参与镇压浙东
袁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太祖遣
曹彬伐江南,临行谕曰:“功成以使相为赏。”彬平江南归,帝曰:“今方隅未服者尚多,汝为使相,品位极矣,岂肯复战耶?姑徐之,更为吾取太原。”因密赐钱五十万,彬怏怏而退。至家,见钱布满室,乃叹曰:“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耳,何必使相也!”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名将。《宋史》对
曹彬有很高评价:“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
赵匡胤是行伍出身,驾驭部下自有高招。他派
曹彬去征伐江南,临行前说:“功成以后,我赏你做‘使相’。”“使相”是晚唐沿袭下来的
官衔。其时,朝廷为了笼络跋扈的节度使,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
宰相并称,号为“使相”。
曹彬平定江南回京,宋太祖说:“如今边陲尚未臣服的地方还有不少,你如果做了‘使相’,官位就到顶了,哪里还肯出去打仗?还是慢慢来,再给我去攻取太原吧。”为此,赵悄悄下旨赐给曹五十万大洋。
曹彬不知情,闷闷不乐地退朝,到了家,见满屋子都堆着赏钱,不由叹道:“升官还不为了多得几个钱,既然如此,何必一定要做‘使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