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继登
明朝礼部尚书
 余继登(1544—1600),字世用,号云衢,河北交河人,祖籍浙江,明朝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卒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恪”。
生平经历
八岁时,父母客死他乡,余继登千里扶棺,回到家乡。宗人认为他年幼弱小,欲吞并其财产,阴谋百出,最后余继登安然无恙。十三岁时,补邑弟子员,宗人的阴谋才得以停止。
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改庶吉士
万历七年(1579),授检讨
万历十一年(1583),任会试分校官。参与修撰《大明会典》。
万历十五年(1587),书成,进修撰,赐白金、文绮,赐宴南宫
万历十六年(1588),奉使周王
万历十七年(1589),充经筵讲官。不久,擢右春坊右中允,兼任编修,充日讲官。当时,讲筵停止了很久,侍臣无所效忠。余继登与同官冯琦共进《通鉴》讲义,辅以时政缺失。
万历十九年(1591),主考南京乡试
万历二十年(1592),升任右谕德侍读,主考武会试。
万历二十一年(1593),转任左庶子,兼官如故。
万历二十二年(1594),进詹事府少詹事,兼任侍读学士,充正史副总裁。
万历二十三年(1595),充廷试读卷宫。不久,擢詹事,掌翰林院事。
万历二十四年(1596),大内发生火灾,余继登和讲官们引用《洪范五行传论》切谏,没有批复。拜礼部右侍郎,兼官如故。
万历二十六年(1598),充知贡举官。考满,下诏命宦官羊酒至宅邸慰劳。转任礼部左侍郎,管理礼部陕西山西发生地震,南都发生雷火,西宁钟自鸣,绍兴地涌血。余继登在年末上奏,请求罢免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没有得到采纳。雷击太庙树,余继登复请明神宗亲自郊祀、庙享,册立元子,停矿税,撤中使。明神宗只是优诏报闻而已。
万历二十七年(1599 ),擢升礼部尚书。当时,准备讨伐播州杨应龙。余继登请求罢免四川矿税,以佐军饷。余继登再次上言:“顷者星躔失度,水旱太白昼见,天不和也。凿山开矿,裂地求砂,致狄道山崩地震,地不和也。闾阎穷困,更加诛求,帑藏空虚,复责珠宝,奸民蚁聚,中使鸱张,中外壅隔,上下不交,人不和也。戾气凝而不散,怨毒结而成形,陵谷变迁,高卑易位,是为阴乘阳、邪干正、下叛上之象。臣子不能感动君父,言愈数愈厌,故天以非常之变,警悟陛下,尚可恬然不为意乎?”明神宗没有反省。余继登自署部事,请求元子册立冠婚。余继登累次上疏,因为没有批准,郁郁成疾。每次言及,则流涕说:“大礼不举,吾礼官死不瞑目!”病满三月,数次上疏请求退休,没有同意。请请求停俸,也没有同意。
万历二十八年(1600)七月十六日,卒于官,赠太子少保,谥文恪。
文学著作
著有《通鉴进讲录》五十卷、《国朝典故纪开》十八卷。
亲属成员
高祖父:余士贤,在河北当官,于是占籍交河。
祖父:余信,商人。
父:余伯恩,贡生,入太学,官至东昌属吏
母:褚氏
继母:陆氏
人物评价
明史》:继登朴直慎密,寡言笑。当大事,言议侃侃。居家廉约。学士曾朝节尝过其里,蓬蒿满径。及病革,视之,拥粗布衾,羊毳覆足而已。幼子应诸生试,夫人请为一言,终不可。
于慎行:朴直端方,忠诚体国,平居以缜密自将,穆然简默,言不出口,即颦笑许可,不轻假借。及当大议大政,持论侃侃,无所回挠。僚吏即有不当,常正色摄之,始若不堪,久而知其无他,更信服焉。居官廉俭,不视生产。学士同年曾公尝过其里,茅屋蒿径,一如诸生,叹息而去。平生不受人私,亦未尝以私干人,少子从学官试,夫资产一语,终不肯发。赀产既薄,又以分给亲族,室无藏廪。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9 13:43
目录
概述
生平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