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胤(446年-531年),字子季,更字胤叔,庐江郡灊县(今安徽霍山县)人。庐江何氏家族重要成员,中国南朝齐梁间文学家。
人物生平
何胤生于宋文帝
元嘉二十三年,年少好学,师从
刘献受《易经》及《礼记》、《毛诗》,又入钟山
定林寺听
内典,其业皆通。起家齐秘书郎,出为
建安太守。后入为太子
中庶子,撰新礼。齐明帝时,入山隐居以终。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去世,年八十六岁。
个人作品
《注百法论》一卷,《十二门论》一卷,周易一卷,又作《毛诗隐义》十卷,《毛诗总集》六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行于世。
史籍记载
《南齐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高逸》
胤,字子季,点之弟也。年八岁,居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师事沛国刘瓛,受《易》及《礼记》、《毛诗》,又入钟山
定林寺听
内典,其业皆通。而纵情诞节,时人未之知也,唯刘瓛与
汝南周颙深器异之。
起家齐秘书郎,迁
太子舍人。出为建安太守,为政有恩信,民不忍欺。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入为尚书
三公郎,不拜,迁司徒
主簿。注《易》,又解《礼记》,于卷背书之,
谓为《隐义》。累迁
中书郎、员外
散骑常侍、
太尉从事中郎、司徒右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子
中庶子、领国子博士、丹阳邑中正。
尚书令王俭受诏撰新礼,未就而卒。又使特进张绪续成之,绪又卒;属在司徒竟陵王子良,子良以让胤,乃置学士二十人,佐胤撰录。永明十年,迁侍中,领步兵校尉,转为国子
祭酒。郁林嗣位,胤为后族,甚见亲待。累迁
左民尚书、领骁骑、
中书令、领
临海、巴陵王师。
胤虽贵显,常怀止足。建武初,已筑室郊外,号曰小山,恒与学徒
游处其内。至是,遂卖园宅,欲入东山,未及发,闻
谢朏罢吴兴郡不还,胤恐后之,乃拜表辞职,不待报辄去。明帝大怒,使
御史中丞袁昂奏收胤,寻有诏许之。胤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邪山
云门寺。初,胤二兄求、点并
栖遁,求先卒,至是胤又隐,世号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
永元中,征
太常、
太子詹事,并不就。高祖霸府建,引胤为
军谋祭酒,与书曰:“想恒清豫,纵情林壑,致足欢也。既内绝心战,外劳物役,以道养和,履候无爽。若邪擅美东区,山川相属,前世嘉赏,是为乐土。仆推迁簿官,自东徂西,悟言素对,用成
睽阕,
倾首东顾,曷日无怀。畴昔欢遇,曳裾
儒肆,实欲卧游千载,
畋渔百氏,一行为吏,此事遂乖。属以世道威夷,仍离屯故,投袂数千,克黜衅祸。思得瞩卷谘款,寓情古昔,夫岂不怀,事与愿谢。君清襟素托,
栖寄不近,中居人世,殆同
隐沦。既俯拾青组,又脱屣朱黻。但理存用舍,义贵随时,往识祸萌,实为先觉,超然独善,有识钦嗟。今者为邦,贫贱咸耻,好仁由己,幸无凝滞。比别具白,此未尽言。今遣候承
音息,
矫首还翰,慰其引领。”胤不至。
高祖践阼,诏为特进、
右光禄大夫手敕曰:“吾猥当期运,膺此乐推,而
顾己蒙蔽,昧于治道。虽复劬劳日昃,思致隆平,而先王
遗范,尚蕴方策,自举之用,存乎其人。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自非以儒雅弘朝,高尚轨物,则汩流所至,莫知其限。治人之与治身,独善之与兼济,得失去取,为用孰多。吾虽不学,颇好博古,尚想高尘,每怀击节。今世务纷乱,忧责是当,不得不屈道岩阿,共成世美。必望深达
往怀,不吝濡足。今遣领军司马王果宣旨谕意,迟面在近。”果至,胤
单衣鹿巾,执经卷,下床跪受诏书,就席
伏读。胤因谓果曰:“吾昔于
齐朝欲陈两三条事,一者欲正郊丘,二者欲更铸九鼎,三者欲树双阙。世传晋室欲立阙,王丞相指牛头山云:‘此天阙也’,是则未明立阙之意。阙者,谓之象魏。县象法于其上,
浃日而收之。象者,法也;魏者,当涂而高大貌也。鼎者神器,有国所先,故
王孙满斥言,楚子顿尽。圆丘国郊,旧典不同。南郊祠五帝
灵威仰之类,圆丘祠天皇大帝、北极大星是也。
往代合之郊丘,
先儒之巨失。今梁德告始,不宜遂因前谬。卿宜诣阙陈之。”果曰:“仆之鄙劣,岂敢轻议国典?此当敬俟叔孙生耳。”胤曰:“卿讵不遣传诏还朝拜表,留与我同游邪?”果愕然曰:“古今不闻此例。”胤曰:“《
檀弓》两卷,皆言物始。自卿而始,何必有例。”果曰:“今君遂当邈然绝世,犹有致身理不?”胤曰:“卿但以事见推,吾年已五十七,月食四斗米不尽,何容得有宦情?昔荷圣王跂识,今又蒙旌贲,甚愿诣阙谢恩,但比腰脚大恶,此心不遂耳。”
果还,以胤意奏闻,有敕给白衣尚书禄,胤固辞。又敕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又不受。乃敕胤曰:“顷者学业沦废,
儒术将尽,闾阎
搢绅,鲜闻好事。吾每思弘奖,其风未移,
当扆兴言为叹。本欲屈卿暂出,开导后生,既属废业,此怀未遂,
延伫之劳,载盈梦想。
理舟虚席,须俟来秋,所望惠然,申其宿抱耳。卿门徒中经明行修,厥数有几?且欲瞻彼堂堂,置此周行。便可具以名闻,副其劳望。”又曰:“比岁学者殊为寡少,良由无复聚徒,故明经斯废。每一念此,为之慨然。卿居
儒宗,加以德素,当敕后进有意向者,就卿受业。想深思诲诱,使斯文载兴。”于是遣何子朗、
孔寿等六人于东山受学。
太守衡阳王元简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闾,谈论终日。胤以若邪处势迫隘,不容生徒,乃迁秦望山。山有飞泉,西起学舍,即林成援,因岩为堵。别为小
阁室,
寝处其中,躬自启闭,僮仆无得至者。
山侧营田二顷,讲隙从生徒游之。胤初迁,将筑室,忽见二人著
玄冠,容貌甚伟,问胤曰:“君欲居此邪?”乃指一处云:“此中殊吉。”忽不复见,胤依其言而止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唯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元简乃命
记室参军钟嵘作《瑞室颂》,刻石以旌之。及元简去郡,入山与胤别,送至都赐埭,去郡三里,因曰:“仆自弃人事,交游路断,自非降贵山薮,岂容复望城邑?此埭之游,于今绝矣。”执手涕零。
何氏过江,自晋司空充并葬吴
西山。胤家世年皆不永,唯祖尚之至七十二。胤年登祖寿,乃移还吴,作《别山诗》一首,言甚凄怆。至吴,居
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随之,东境
守宰经途者,莫不毕至。胤常禁杀,有虞人逐鹿,鹿径来趋胤,伏而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
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秦望,后还都,卒于钟山。其死日,胤在
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
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中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乃七日七夜放光,太守何远以状启。
昭明太子钦其德,遣舍人
何思澄致手令以褒美之。
中大通三年,卒,年八十六。先是胤疾,妻江氏梦神人告之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妻觉说焉,俄得患而卒,胤疾乃瘳。至是胤梦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帢,行列至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既而疾动,因不自治。
何胤注《百法论》、《十二门论》各一卷,注《周易》十卷、《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义》十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