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舍人,中国古代官名,初设置于秦朝,是执掌东宫宿卫的,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太子舍人”至宋辽时期历朝历代几乎都有设置,其中绝大多数时期定品较低,为七品,
北魏时定为五品中,为历朝代最高。“太子舍人”字面易视作太子屋下之人,始为宿卫之用。自汉开始,也会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职,目的是让其陪伴在太子身边,以其人高尚的修养品行影响太子。由于
官品不高,其中不乏一些名臣后来调任“
太子洗马”(三品)等职。例如
蜀汉四相中的
董允,
费祎。
秦朝始置。汉有此官,秩二百石,选良家子孙任职,轮番宿卫,似郎中。无员额,轮流宿卫,如三署郎中。西汉隶
太子太傅、
少傅,东汉隶
太子少傅。太子阙位则隶
少府。
三国沿置,魏七品。晋有十六人,七品,职务似散骑、中书等侍郎,掌文章书记,初隶
太子太傅、
少傅,后隶
太子詹事。
南北朝沿设。
北魏亦置,
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改
从六品下。
北齐属
典书坊,员额二十八人(见《隋书·百官志中》。《
通典》作二十人),秩从第六品。南朝沿置,宋七品,梁三班,陈七品。隋仍齐制,减为八人,隋朝
太子典书坊置八人,从六品,掌书令表启之事。炀帝改其名为管记舍人,再减为四人。掌文记,如管记之名。唐复其称,属右春坊(典书坊改名),秩
正六品,仍掌行令书、表启。唐初复旧称,高宗
龙朔二年(662) 改右
司议郎,
咸亨元年(670) 复旧,后以四员为额,正六品上,隶右春坊。
北宋真宗、
仁宗、
神宗、钦宗升储,各置一人,以他官兼任。
南宋因之,
从七品。
辽朝隶右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