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元王后
朝鲜肃宗第4任正宫王妃
仁元王后(인원왕후,1687年—1757年),姓金,本贯庆州,领敦宁府事庆恩府院君金柱臣与嘉林府夫人林川赵氏之女。1702年嫁朝鲜王朝第十九代国王肃宗大王(朝鲜肃宗),为肃宗第四任正宫王妃(含张禧嫔)。
人物生平
家庭出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朝鲜肃宗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丑时,仁元王后诞生于汉城顺化坊私第之养正斋。她出身庆州金氏将军公派,是朝鲜王朝开国功臣金稛的后裔,朝鲜宣祖时期左议政、鸡林府院君金命元的五世孙。父亲金柱臣是少论学者朴世堂的门人,因此她的这支家族也属于少论
金氏幼时,其从祖母权氏便觉得仁元王后有贵人之相,赞其“步履安详,举止端正,必也非常”。朝鲜英祖形容其性情端庄仁慈,沉默寡言,为人正直,即使是自家的子孙亲戚,即使是官小人微,犯了错误也要训诫。
拣择入宫
康熙四十年(1701年,肃宗二十七年)八月十四日,朝鲜肃宗之继妃仁显王后闵氏去世。据说仁显王后遗言是让宁嫔金氏继承王妃,但不久发生张禧嫔巫蛊狱,肃宗深鉴于宠妾夺嫡的教训,立下了不得以嫔御正位中宫的家法。因此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肃宗二十八年)另下禁婚令,拣择王妃。汉城府判尹李寅烨上疏劝谏称仁显王后升遐不到一年就拣择新妃操之过急,请求等仁显王后三年丧期过后再行拣择,肃宗拒绝并将他罢官。
当时,金氏正随任平安道顺安县监的父亲金柱臣在任所,入京参与拣择,但中途生病,没能参加初拣择,尽管如此,肃宗还是要求她和其他几名没参加初拣择的女子参加再拣择。金氏通过再拣择,并在九月初三日的三拣择中被选为新王妃。其后行嘉礼,十月十三日肃宗亲迎金氏于於义洞,金氏遂入宫为妃。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肃宗三十九年)获尊号“惠顺”。
辛壬风波
仁元王后入宫近二十年,没有给肃宗生下一儿半女。但是和继子延礽君李昑感情深厚,犹胜亲生母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肃宗四十六年),朝鲜景宗继位,她被尊为王大妃,上尊号“慈敬”。此时老论少论之间的党争日益白热化,仁元王后的这支家族虽然属于少论,但却日益偏向老论。因此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朝鲜景宗元年)八月建储过程中,仁元王后下达了内容为“孝宗大王血脉、先大王骨肉,只主上与延礽君而已,有何他意?予意如此,下教大臣宜矣”的谚札,支持老论方面的主张,使李昑被立为王世弟。据说当时宣懿王后从中作梗,导致景宗通宵不出宫向大臣宣旨。仁元王后听到宫外大臣催促后,来不及穿好衣服就赶去景宗所在的寝殿,找出了被宣懿王后藏起来的教旨,让景宗宣布立李昑为储嗣。
同年年底,发生辛丑换局(参见词条辛壬狱事),少论取代老论执政,宫中反李昑的宦官朴尚俭等人企图趁机废黜李昑,李昑夫妇曾越墙连夜前往大妃殿求救,仁元王后帮助李昑渡过难关,化险为夷,并交出了与朴尚俭等一起谋害世弟的石烈、必贞两个宫女。由于保护李昑之功,仁元王后被誉为“女中尧舜”。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景宗二年)发生更严重的“壬寅三手狱”,大批老论被杀,仁元王后虽然借景宗之口传旨不要杀先朝大臣或不要把老论一网打尽,但终究还是采取旁观态度,坐视老论遭受沉重打击。据说是因为仁元王后的姐夫、少论派李德邻让妻子警告仁元王后不要参与前朝事务,否则将步仁穆王后后尘,仁元王后为之恐惧,不得不收手。老论派大臣、仁显王后的兄长闵镇远感慨仁元王后的魄力远不如当初“庚申大黜陟”时果断处置南人的明圣王后
晚年去世
雍正二年(1724年,景宗四年),李昑继位,是为英祖,尊仁元王后为大王大妃,又连续上尊号“献烈”、“光宣”、“显翼”、“康圣“、“贞德“、“寿昌“、“永福“、“隆化”、“徵靖“,使拥有10个尊号的仁元王后成了到当时为止最多尊号的王后。英祖对仁元王后特别孝顺,继位后,他每日亲自前去请安,风雨不改。每逢佳节,特别是仁元王后的生辰,英祖必然举行盛典,大肆庆祝,并亲自为她作诗,弘扬其贤德品性。
据《恨中录》记载,仁元王后生性温柔贤淑,聪慧能干,并且非常注重宫人的举止礼仪,在世时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后辈疼爱有加。她不仅将英祖视如己出,更非常关爱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思悼世子李愃。看着英祖对思悼世子的冷淡态度和严厉的苛责,仁元王后常常温言相劝,要英祖好好爱护儿子,对缓解紧张的父子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英祖三十三年)二月,英祖的正妃贞圣王后徐氏病逝,仁元王后非常悲哀,因年老体衰,常常神情恍惚。二月底,仁元王后忽然病重,英祖暂停一些政务,全心全意、不分昼夜地服侍继母,他甚至亲自监督下人备药。三月二十六日巳时,仁元王后病逝于昌德宫景福殿西永慕堂,享年七十岁。英祖哀痛欲绝,尽管当时自己也已六十四岁,在遗体下葬之前的5个月里,他坚持每日亲临殡殿,为仁元王后上香守孝。英祖也亲自提笔写下《大行大王大妃行录》,尽表哀悼之情。死后谥号仁元(施仁服义曰仁,主义行德曰元),合尊号全称为“惠顺慈敬献烈光宣显翼康圣贞德寿昌永福隆化徵靖仁元王后”,葬于肃宗明陵右冈。
轶事典故
天人规模
朝鲜肃宗拣择继妃时,虽然金家送出了仁元王后的拣择单子,但以生病为由没有参加初拣择。到了再拣择时,肃宗催促她参加,金柱臣虽然不愿女儿参与拣择,但由于这是王命,不得不从,因为他在平安道顺安县任县监,公务繁忙,所以让侄子去陪仁元王后入京,参加再拣择。途经平壤练光亭,仁元王后想登亭眺望大同江景色,她的堂兄说:“这是王命,一旦迟缓,我的叔父就要获罪了,而且妇女也不宜眺望风景。”仁元王后说:“我虽然是个女子,但也不妨观赏所经过的风景,即使我没赶上再拣择的日子,那也不过是父亲罢官而已,为什么不行?”于是还是坚持登上练光亭游览后才继续朝汉城出发。后来其堂兄称赞此为“天人规模”。
严于礼法
惠庆宫洪氏记载,仁元王后对宫内礼法要求严格,不准翁主们跟世子嫔交肩坐于窄室之内。和柔翁主曾与惠庆宫在窄室里交肩而坐,就曾遭到仁元王后怒斥。
主要作品
2007年发现了仁元王后的三部作品,分别是撰写她父母生前事迹的《先君事迹》、《先妣事迹》和摘抄她喜爱的39篇文学作品《六雅六章》,均用谚文写成,被认为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影视形象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21:1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