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历史悠久,
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
统计,我国各
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
中国戏曲三鼎甲。被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有:
京剧、
豫剧、
越剧、
评剧、
黄梅戏。
豫剧
豫剧: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是在
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
山东、
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其流行区域主要在
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
湖北、
安徽、江苏、山东、
河北、
北京、
山西、
陕西、
四川、
甘肃、
青海、
新疆、
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民间有“最大地方剧种”之称。 豫剧,也称
河南梆子、
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
豫西弦索豫剧的代表人物有
陈素真、
常香玉、
崔兰田、
马金凤、
阎立品、
桑振君等“豫剧六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旦角流派,小生
赵义庭、
王素君,须生
唐喜成、
刘忠河和
刘新民,黑脸
李斯忠,丑角
牛得草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
高洁、
马琳、魏云、
王善朴、
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
汤玉英、
王清芬、
虎美玲、
李金枝、
谷秀荣、
陈淑敏、
李树建、
朱巧云、
王红丽等36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
中国戏剧“梅花奖”。
京剧
京剧是
中国的“
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中国戏曲剧种之首。如果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
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
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成为京剧。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昆曲和其他地方戏曲,同城争辉。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
湖北汉剧
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
程长庚、
谭鑫培等号称“
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京剧有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民国以来,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代表人物
京剧的流派习惯上以创始人的姓来命名,各行当被公认的主要流派大致如下:
老生:谭派——谭鑫培;汪派——汪桂芬;孙派——孙菊仙;汪派——汪笑侬;王派——王鸿寿;刘派——刘鸿声;余派——余叔岩;言派——言菊朋;高派——高庆奎;马派——马连良;麒派——周信芳;新谭派—谭富英;杨派——杨宝森;奚派——奚啸伯;唐派——唐韵笙
武生:俞派——俞菊笙;李派——李春来;黄派——黄月山;杨派——杨小楼;盖派——盖叫天
小生:程派——程继先;德派——德珺如;姜派——姜妙香;叶派——叶盛兰;俞派——俞振飞
旦角:陈派——陈德霖;王派——王瑶卿;梅派——梅兰芳[2];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筱派——筱翠花;黄派——黄桂秋;张派——张君秋;赵派--赵燕侠
老旦:龚派——龚云甫;李派——李多奎;孙派——孙甫亭
花脸:何派——何桂山;金派——金秀山;裘派——裘桂仙;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寿臣;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袁派——袁世海
丑角:萧派——萧长华;傅派——傅小山;叶派——叶盛章
越剧
越剧,江南传统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
浙江、
上海、
江苏、
福建、
陕西、湖北等地,鼎盛时期除
西藏、
广东、
广西等少数省、
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
地方色彩。清末起源于浙江
嵊县,发展于上海,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主要是
马塘村为主,可以说是越剧的起源了,越剧起源应该是在马塘了,因而越剧应该有近150年的历史了),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
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中华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
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1960年5月,
上海越剧院作曲项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
范瑞娟、
傅全香、
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人(
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分析,称之为“流派”。1962年4月,该稿被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
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将袁雪芬、范琐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
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
陈献玉等,根据浙江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
陈佩卿派。
毛佩卿派。
金宝花派。
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越剧流派一向有所争议,有观点认为浙江陈、毛、金、高及周大风创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亦有观点认为
周宝奎,竺水招,
徐天红,
吴小楼,
商芳臣,
屠笑飞,
张小巧,
孟莉英等人,虽有特色风格唱腔,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代表人物流派
宗师:越剧老一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徐玉兰(徐派)、
毕春芳(毕派)、
陆锦花(陆派)、傅全香(傅派)、
王文娟(王派)、
戚雅仙(戚派)、
吕瑞英(吕派)、
金采风(金派)、
张桂凤(张派 老生)、
张云霞(张派 花旦)、
竺水招(竺派)等。越剧名人:包括这些越剧流派创始人在内,全国各地的越剧名人据《中国越剧大典》记载,有708位之多。正是他们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越剧有了今天的地位与成就。具体名单请进入词条《
中国越剧大典》查阅《名人卷》。
评剧
评剧是在
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曾经被称为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乎都有评剧院团(京津冀东三省河南广西新疆青海内蒙云南贵州重庆武汉江西山西山东陕西安徽等)。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平腔梆子,落子戏 ,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 。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
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
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上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地农民喜爱。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入到
工业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别时煤矿和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地热心观众及积极支持者。但是,它形成为较完整地戏曲艺术则在
辛亥革命前后。代表人物评剧解放前出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如:
李金顺、
刘翠霞、
爱莲君、
喜彩莲、
白玉霜、筱桂花、芙蓉花等。 解放后开宗立派艺术家有小白玉霜、新凤霞、
韩少云、
花淑兰、筱俊亭、鲜灵霞、魏荣元、马泰;著名艺术家有李忆兰、花月仙、鑫艳玲、六岁红、陈桂秋、小王金香、新翠霞、喜彩苓、鲜灵花等。
评剧流派: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
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华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
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亥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东路评剧流派划分如下:1.月明珠(调):
花莲舫等。2.倪(俊声)派:
桂宝芬、成国祯、
刘子熙、马连成、
张润时、泰海贵、
刘凤杨、李月楼、杨振邦、艾景全、贾兰亭、
刘小楼(后学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义廷、
王凤池、窦龄童、郑伯范、孙连芳、呼勋卿、
倪伟、杜宝宇等。3.李(金顺)派:
朱宝霞(兼刘派)、
花玉兰、
筱麻红、
筱桂花、
鲜灵霞(兼刘派)、
六岁红(兼刘派)、
李宝顺、
羊兰芬、
小花玉兰小玉霜(退休后改为白派)、
宋玉文(后改鲜派)等。4.金(开芳)派:李小舫(李岱)、
韩少云、
夏青、于筱芳、于筱芬、张晖、
宫静等。5.王(金香)派:
喜彩苓、
小王金香、小王银香等。6.张(凤楼)派:张丽华、
碧燕燕等。7.碧(莲花)派:
花月仙等。8.刘(翠霞)派:朱宝霞(兼李派)、
新翠霞、
鲜灵霞(兼李派)、
六岁红(兼李派)、郭砚芳(兼喜派)、李玉芬、
花艳玲、
筱紫玉,
花淑兰(兼爱派)、董瑞海、
张淑敏、小灵霞、筱佩茹(后学筱俊亭)、董美珠、筱美荣(兼爱派)、
马淑华、
吴博莉(兼白派)、
郭美美(后改新派)等。9.白(玉霜)派:
碧月珠、
筱玉凤、
筱月珠、
李兰舫、
筱白玉霜、菊桂笙、
李文芳(兼爱派)、
高艳敏、
吴博莉(兼刘派)、
刘萍、林慧欣、
小玉霜、
王冠丽等。10.爱(莲君)派:莲少君、莲幼君、
莲小君、莲雅君、小摩登(钱玉舫)、李文芳(兼白派)、
筱玉芳、
花淑兰(兼刘派)、
筱美英(兼刘派)、
王曼苓(拜
新凤霞)、
王冠丽(已改白派)、张砺云等。11.喜(彩莲)派:郭砚芳(兼刘派)、喜少莲、小喜彩莲、
邢韶瑛、
李忆兰、申增丽、张秀琴、
孟素洁等。12.花(莲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楼、花楚馆、
文金舫等。13.筱(桂花)派:
唐淑兰,王彩云14.桂(宝芬)派:
袁凤霞、
刘小楼、
李金铭等。15.花(玉兰)派:小花玉兰(后转李派) 小幼兰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兰学习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梦)16.新(凤霞)派:
张金秋、
李晓梅、
李忆霞(兼刘派)、
李红霞、
谷文月、
王曼苓、
刘淑琴、
戴月琴、
刘秀荣、
高闯、
赵三凤、
王瑾、
郭美美罗慧琴等。17.鲜(灵霞)派:
小鲜灵霞、
李秀云、
孙桂荣、宋玉文等。18.花(月仙)派:
刘淑萍、
张淑桂、刘珊、恒红等。19.李(忆兰)派:
刘晓勤、张红琴、赵丹红、孔庆玉、
刘惠欣等。20.魏(荣元)派:韩学门、
李维铨(兼马派)、
王文有(兼马派)、高金元、王杰、
孙路阳等。21.张(德福)派:
张彦生、崔英杰、
徐培成、李志华、
陈胜利、
齐建波、
赵立华(兼马派)、冯子洋等。22.马(泰)派:李维铨(兼魏派)、张彦春、
王文有(兼魏派)、
赵立华、
张文鹏、
马惠民等。23.韩(少云)派:
胡桂秋、
宋丽等。24.花(淑兰)派:解郁文、
徐广琴、王镇芝、
郑桂芳、
张丽华、
赵俊芝、
冯玉萍、
曾昭娟、
田敬阳、李娟娟、
吴丹阳、艾丽珍、
赵继兰、
张秀云等。25.筱(俊亭)派:筱佩茹、
新少敏、
小筱俊亭(郑小娣)、
李冬梅、
王晓萍等。26.洪(影)派:
孙振宇、陈立行、李焕双、包连伟、杨继勉、
张俊玲、
石文明等。小花脸刘立明:弟子潘长江等小生郭贵臣:弟子冯子洋等陈桂秋在辽宁也被称为陈派。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
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是
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
江西、福建、浙江、江苏、
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
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
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民国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代表人物
严凤英、
王少舫、
黄宗毅、
周珊、
黄新德、
张辉、
吴琼、
马兰、
杨俊、
韩再芬、关俊华、
刘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