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集传》又名《书经集传》《书经集注 》《书蔡传》,是著名
南宋学者
蔡沉受
朱熹委托所作的《
尚书》学著作,继承了朱熹不拘泥纠缠于细枝末节,而以发明大义为主的思路,代表了宋代尚书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成就。
元仁宗延祐二(1315)年议复
科举,立于学官,定为科举标准注本。
明永乐中
胡广等奉敕撰《
书传大全》以及
清康熙晚年敕撰的《书经传说汇纂》等官方版本,皆专主蔡传,荟萃众说以羽翼之,并成为科举官方教材,流传甚广。
作者简介
蔡沉(1167—1230)一名蔡沈,字仲默,学者承九峰先生,谥文正。
南宋建宁府
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沉为
朱熹好友
蔡元定次子,幼承家学,入则受教乃父,出则从朱熹游。蔡元定殁于
道州后,蔡沉徒步护丧而归,返乡后,不求仕进,隐居
九峰山下,专意为学。
蔡元定一生精研
洪范之学,然未及论著,说:“成吾书者,沉也。”朱熹自淳熙十二(1186)年以来开始有意收集有关《
尚书》的资料,并准备按照《
诗集传》的体例撰“书传”,后因老病放弃了这一想法,将一生的《尚书》研究成果及其收集的其他《尚书》学著作传授蔡沉,并审读了蔡沉的《洪范传》。
庆元五(1199)年冬,朱熹遗命蔡沉作“书传”,并于次年去世。十年后,蔡沉终于完成了《书集传》,继承了朱熹不拘泥纠缠于细枝末节,而以发明大义为主的思路,代表了宋代尚书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成就。被真德秀赞为“不愧父师之传”。虽然蔡沉完成初稿后,坊间即有刻本《书集传》问世,直到淳祐七(1247)年,其子
蔡抗上表进呈《书集传》于宋理宗。
除《书集传》外,蔡沉尚有《洪范皇极》《蔡九峰筮法》等著作。
著作特色
《书集传》是蔡沉受朱熹委托所作,蔡沉在朱熹去世前多次向朱熹请益《尚书》方面的问题,朱熹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传授给蔡沉,即
李方子撰《年谱》所云:“按《大全集》,二《典》《禹谟》《
金縢》《
召诰》《
洛诰》《
武成》诸说数篇及亲稿百余段俱在,其他悉口授蔡沉,俾足成之。”《书集传》承载和保留了朱熹关于尚书的基本认识,反映了朱熹解说《尚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书集传》大抵有一下四点特色。
一、朱熹认为“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于经。”故《书集传》释经的目的在于通理,在于发明
二帝、
三王之心,而非纠缠于细枝末节。
二、继承中
唐以来疑经、辨经风气,怀疑
孔安国《书传》《书序》,分辨今古文,删改经文。
三、遵从朱熹重视
汉唐注疏的观点,对二孔注疏大量引用。
四、博采众说而时出新意,既有孔安国、
郑玄、
王肃、
孔颖达、
颜师古等汉唐学者,也有
苏轼、
王安石、
曾巩、
林之奇、
吕祖谦、
吴棫、
程颐、
夏僎、
陈鹏飞、曾彦和、
张栻、
叶梦得、葛子平、
晁以道等宋代学者,兼及各类古书。
元仁宗延祐二(1315)年议复
科举,将《书集传》立于学官,定为科举标准注本。
明清诸《书经》官修注本皆专主蔡传,荟萃众说以羽翼之,使《书集传》影响甚广。清代
汉学兴起,抵制
宋学,自
胡渭《
禹贡锥指》、
阎若璩《
尚书古文疏证》对蔡传的地理学知识提出批评,乾嘉学者多有意漠视和忽略蔡传,实际上如清儒
江声、
王鸣盛、
段玉裁著作往往剿袭蔡说而没其名。
蔡沉自序
庆元己未冬,先生文公令沉作《书集传》。明年,先生殁。又十年,始克成编,总若干万言。
呜呼!《书》岂易言哉!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皆载此书,而浅见薄识岂足以尽发蕴奥?且生于数千载之下,而欲讲明于数千载之前,亦已难矣!然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矣。何者?精一执中,
尧、
舜、
禹相传之心法也;建中建极,
商汤、
周武相传之心法也;曰德、曰仁、曰敬、曰诚,言虽殊而理则一,无非所以明此心之妙也。至于言天则严其心之所自出,言民则谨其心之所由施。礼乐教化,心之发也;典章文物,心之著也。家齐国治而天下平,心之推也。心之德,其盛矣乎!二帝、三王,存此心者也;
夏桀、
商受,亡此心者也;
太甲、
成王,困而存此心者也。存则治,亡则乱,治乱之分,顾其心之存不存如何耳。后世人主有志于二帝、三王之治,不可不求其道;有志于二帝、三王之道,不可不求其心。求心之要,舍是书何以哉?
沉自受读以来,沉潜其义,参考众说,融会贯通,乃敢折衷。微辞奥旨,多述旧闻。二典、禹谟,先生盖尝是正,手泽尚新。呜呼!惜哉!《集传》本先生所命,故凡引用师说不复识别。四代之书分为六卷,文以时异,治以道同。圣人之心见于《书》,犹化工之妙著于物,非精深不能识也。是《传》也,于尧、舜、禹、汤、文、武、
周公之心,虽未必能造其微,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书,因是
训诂,亦可得其指意之大略矣。
著作评价
宋理宗:卿前日所进《尚书》解,朕常看,其间甚好。(《书集传·淳祐丁未八月二十六日臣抗面对延和殿所得圣语》)
真德秀:君于二书(《尚书》《
洪范》)阐幽发微如此,真不媿父师之托哉!(《九峰先生蔡君墓表》)
蔡抗: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圣贤之言,炳若丹青。(进《书集传》表)
黄震:经解惟《书》最多,至蔡九峰参合诸儒要说,尝经朱文公订正。其释文义既视汉唐为精,其发旨趣又视诸家为的,《书经》至是而大明,如揭日月矣。(《黄氏日抄·卷五·读<尚书>》)
王柏:今九峰蔡氏,祖述朱子之遗规,斟酌群言而断以义理,洗涤支离而一于简洁,如今文、古文之当考,固已甚明矣;大序、小序之可疑,今已甚于(原文疑有脱误);帝王之词与史氏之词参错乎其中,今亦可辨。有伤理害道者,又辞而辟之;有考订平易者,亦引而进之。如
天文、
地理之精核,岁月先后之审定,用工勤苦,久已成编,后学可谓大幸。(《鲁斋集·卷五·书疑序》)
重要版本
宋元刻本
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南宋刊大字本
北京国家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藏元
至正十一年德星堂本(据宋明州本重刊)
日本藏元至正十一年余氏双桂堂本(行款与德星堂本相似)
日本藏元麻沙刘氏南涧书堂本(似翻刻上饶郡学本祖本)
上海图书馆藏元至正十四年日新书堂本
后世研究著作
元黄景昌《蔡氏传正误》
元程直方《蔡传辨疑》
元余苞舒《读蔡传疑》
元董鼎《书集传纂疏》
现代排印本
钱宗武、钱忠弼整理:《书集传》
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王丰先点校:《书集传》
中华书局2017年“中华国学文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