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隔窗窥新月
刘心武创作随笔集
《也曾隔窗窥新月》是刘心武创作的随笔集,首次出版于2023年3月1日。
内容简介
《也曾隔窗窥新月》一书中,刘心武回忆了他与巴金冰心茅盾夏衍丁玲陈梦家汪曾祺陆文夫周汝昌启功孙犁严文井王蒙孙维世胡兰畦范用冯亦代郁风王小波夏志清刘以鬯谢晋董行佶、王澍等55位文苑名人的交往。它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记录了时代激荡与文坛变迁,讲述了主人公们的独特传奇与沉浮故事,刻画了那些温润智者的生命方式与人生哲学,彰显了他们在历经岁月尘烟与人生风雨之后素心不移、凝视新月的境界,在平静如水的文字中蕴藏着一种洗尽铅华、慰藉人心的深沉张力。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也曾隔窗窥新月》是刘心武关于当代文人群像的一次集中书写,由于工作需要,在《十月》《人民文学》担任编委、主编期间,刘心武得以与巴金、冰心、茅盾等文学界人士交往,很多不为外界所知的故事,很多私下的心里话,他都写到了这本书中。
有些文章早就著成,有些是后来补上。回忆与叶圣陶的交往,刘心武定下篇名“难忘的一杯酒”。那是在1983年的《儿童文学》编委会,刘心武遇到年长自己40多岁的前辈叶圣陶。当时的叶圣陶已经是文学界鼎鼎有名的“前辈”,让刘心武没想到的是,当他过去敬酒时,叶圣陶没摆任何“文架”,直接干脆、利落地仰脖喝下,还把喝完的酒杯亮给他看。
写茅盾,刘心武使用的字眼是“拾花感恩”。他与茅盾没有亲密接触、深入交谈的机会,却是受过茅盾“恩惠”的。身为作家,他拿过茅盾文学奖。而这一奖项的设立者是茅盾,设立初衷是为了鼓励中国长篇小说创作——1981年,茅盾在病床前立下遗嘱:将稿费25万元捐给中国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茅盾在二三十年前的暮春谢世……不管时下别人如何评价茅盾,在我心目中,他是一种具有健旺生命力的文学流派的永恒典范。”刘心武在书中写道。
“世间温情”篇章,刘心武提到自己毕生难忘的一个“救心电话”。在书展宣讲时,他又一再提起。那时,刘心武遭遇了一次人生重创,移动通讯技术还未发达,因心脏病住院的《北京晚报》原副总编顾行,却在得知消息后,从病床上爬起,到电话亭给他拨回电话,鼓励他“相信自己”。从中可窥见“人”的精神,刘心武说:“这是一个我一生受用不尽的电话。”
2023年3月5日,以“也曾隔窗窥新月——刘心武笔下的文坛往事”为主题的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举行。在新书分享会上,刘心武坦言,收在《也曾隔窗窥新月》一书中的文章最早写于1989年,最晚写于2021。它们原本像一些散珠,散发在报纸副刊和杂志上,后来由何奎先生精心挑选并编成几辑,用三年的针线串成项链,光彩夺目,让刘心武自己也吃了一惊。他敝“珠”自珍,直言这些珠子串起来后,可以让人一窥几代中国文化人、文学人、艺术人的风姿和他们的内心。
“这本书写了这么多人,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让我下笔。”刘心武自问自答,“现在我自己回看,这些文章写在不同的年代,发表在不同的园地,但我自己可以总结出来,这些人打动我主要有以下四个闪光点:一是所有这些人,无论是进入现代文学史还是进入当代文学史,都真正热爱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爱这个民族;第二,是他们都对时代的认知有高度的理性。经历了很多苦难,我书里写到了政治运动,写到了时代的颠簸,写到了他们的坎坷遭遇,但这不是这本书所写的重点,我的重点是他们多数人能够超越这些,达到一种清晰的生命认知,一种对时代的明确把握。”“另外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那便是对自己专业的热爱。我特别讨厌‘空头文学家’,没什么东西,没多大能耐,得到一点荣誉或名位就膨胀得不得了。你真跟他聊起来,也说不出一些所以然来。书中的这些人不一样,他们献身文学、艺术,绘画或者戏剧,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到了痴迷忘我的程度。最后,我觉得就是一种强烈的内心的善了。”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也曾隔窗窥新月》中的叙述刻画了那些温润智者的人生哲学,彰显了他们在历经岁月尘烟与人生风雨之后素心不移、凝视新月的境界。
《也曾隔窗窥新月》素朴真诚,娓娓道来,细细回味风云时代中的个体命运、人际沧桑与历史背影。用刘心武自己的话来说:“我愿把我所知道的中国几代作家的秘辛絮絮道出。也许,那些琐细的溪流里的琤琮音响,也能有助于理解我们共同置身其中的这个空间,以及它在人性深处引发的种种复杂效应。”
《也曾隔窗窥新月》里面的一个个故事,虽然只是这些大家人生的一个片段、一个侧影,却都是刘心武的亲历亲见,读者和后人可以从中看到几代中国文化人、文学人、艺术人的风姿,也可以一窥他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
《也曾隔窗窥新月》不伪饰、不矫情,既不刻意拔高,也不有意护短。每一着笔每一落墨,都尽显这些知识学人的真品性、真性情。它记录着俗世中的暖,感怀着人间的脉脉真情,那些知识分子的群像,如浮雕般的镌刻在刘心武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掩卷长思,他们是时代的缩影,中国文化的繁荣与昌盛,就写在他们意蕴深邃的作品里,更写在一代代知识分子铁肩担义的拼搏奉献中。
艺术特色
《也曾隔窗窥新月》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独特的叙述风格。他善于从时代的大背景中去捕捉人性,既彰显了历史的过程,体现了文人的风骨,也折射出了生活的哲理。比如他写小时候称作“娘娘”的胡兰畦,没有去写她波澜壮阔的一生,而是从历史曲折中去表现人物的境遇,让人激起内心的波澜。胡兰畦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革命女战士、女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她作为中国女作家代表,出席过苏联召开的全苏作家大会。大文豪高尔基称赞她为“一个真正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女英雄,在解放后由于历史问题,命运多舛,几经磨难。在她走投无路时,曾来到作者家求助,在那个人人自危的特殊年代里,是作者的父母给了她温情,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多年后当他回想起年少时所见到的那一幕,不仅为胡兰畦曲折的命运而感叹,也被自己父母的善良之举感动。在文章里,他深情地写道:“即使在最苛酷的斗争风暴里,也还保持一份对个体生命的温情与怜惜,这是爸爸妈妈给予我最宝贵的心灵遗产。他们相继去世多年,我感谢他们,使我穿越过那么多仇恨与狂暴,仍没有丧失大悲悯的情怀”。
作品影响
《也曾隔窗窥新月》入选由中共广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广州日报联合主办的“书和远方”6月书单。
作品评价
中国当代作家祝勇:“首先读到刘老师从事文学创作的幕后点滴和跟文坛上各位老师、朋友交往的花絮,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刘老师文学创作的历程;第二个层面,书中的这些作家,从巴金、丁玲、冰心、端木蕻良、邵燕祥、冯亦代、汪曾祺……一直到更年轻的王小波等几代作家,他们创作和生活的侧面。”“见刘老师其人,见文坛众生相,第三个层面便是(读者)可以见自己。刘老师笔下这些作家的面貌,虽然描述得零零散散,但是会让几代读者会回味起自己当年阅读这些作家作品时的心路历程。余生已晚,没有刘老师的幸运可以见到巴金、冰心、端木蕻良、沙汀、艾芜……这些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但他们的作品我们非常熟悉,所以我也重温了一遍自己从小到大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这种互文与观照,让我读来特别熟悉、特别生动。”
文学评论家施战军:该书堪称一本“老友记”或一种诗友画,关于曾经经历过的人和事,刘心武老师写得非常自如,用他自己的话说,写得非常“独家”。当年对刘老师来说是一种照实而记,而在我们这些后学看来,也包括现在刘老师自己看来,它是有了光晕,带了包浆,更有滋味。春天绿窗纱摆动,煦暖微风来访,淡香的薄雾和舒缓的音乐悄然而起,就像我们感觉到某种音乐来到一样,记忆的岛屿它的轮廓开始渐渐清晰,它在书里就已经成为一个一个鲜活的精神形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何奎:“虽然现在这些群星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已经逐渐消逝在历史的天幕中,但正如书中提到的‘一钩新月天如水’。他们的精神、人格以及风范将永远留存在世间。”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出生,曾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198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钟鼓楼》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2016年出版《刘心武文粹》26卷。其作品在海外有英、法、日、德、俄、意、韩、瑞典、希伯来等文字的翻译出版。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展系列讲座,对《红楼梦》在民间普及起到促进作用。另有关于《金瓶梅》的评点与论著。发表大量散文随笔,其中涉及上世纪中至本世纪所亲身接触到的文化名人之轶事,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富有史料价值。此外还从事建筑评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7 22:2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