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健
人类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创系主任
乔健,1935年出生,美籍华人,人类学家。祖籍山西介休。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学士(1958)、考古人类学研究所硕士(1961)及美国康乃尔大学人类学系人类学哲学博士(1969)。
人物经历
乔健长期任教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华大学。曾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东华大学教授、台湾教育部讲座教授。现任台湾世新大学异文化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主席,中央民族大学荣誉教授、山西大学荣誉教授、山西大学华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南民族大学荣誉教授。与李济吴文藻林耀华费孝通李亦园等并列为中国有人类学史以来的人类学大师。
1979年,乔健创办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并担任系主任达11年。此外,还曾于1978年创立香港人类学会并担任创会会长,并在1986年创立国际瑶族研究协会。1994年,又为家乡的山西大学创建华北文化研究中心并担任荣誉主任。1994年他从香港中文大学荣休后,到台湾东华大学创建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并在东华大学创建原住民民族学院并担任首任主任。
家庭背景
祖父乔世杰(英甫)是山西近代晋商巨族之一,1906年在山西平遥创办“宝丰隆票号”,担任总经理。父亲乔鹏书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会长,深得校长蒋梦麟赏识,毕业后回山西加入国民党,后来曾担任山西大学法学教授,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委员,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会委员,1949年赴台湾,1963年病故于台北。
研究方向
乔健长期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包括中国台湾南岛民族、中国大陆的传统底边社会、美国印第安人中的拿瓦侯传统及美亚文化关联等领域,撰写和编辑的学术论著包括《拿瓦侯传统之延续》、《飘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山西乐户研究》、《中国的族群关系与族群》、《东亚社会研究》、《人在江湖:略说赛场概念在研究中国人计策行为中的功能》、《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等。主要学术论文主要有:《传统的传承:藏族格萨尔>史诗诵唱者与拿瓦祭祀诵唱者的比较研究》、《香港地区的“打小人”仪式》、《惠东的常住娘家婚俗:解释与再解释》、《关系刍议》、《传统中国的底边社会管窥》、《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与文化咨询》等近百篇。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曾在多个族群与文化中做过长期的田野工作。主要包括台湾南岛民族、大陆少数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底边社会、美国印第安人中的拿瓦侯传统及美亚文化关联等五大领域。乔健先生学术论著丰硕。撰写及编辑有专书三十余种,包括《拿瓦侯传统的延续》、《飘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台湾巨流版)、《山西乐户研究》(与刘贯文、李天生合著)、《中国的族群关系与族群》(与Nicholas Tapp合编)、《东亚社会研究》(与中根千枝合编)、《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人在江湖;略说赛场概念在研究中国人计策行为中的功能》《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大澳渔民家庭的神祇》等。主要学术论文主要有:《文化变迁的基本形式:以卑南族吕家社百年经验为例》《瑶族及瑶族研究近况》《传统的传承:藏族“萨格尔”史诗诵唱者与拿瓦祭祀诵唱者的比较研究》《香港地区的“rid人”仪式》《妇女与宗教:大作村的例》《惠东的常住娘家婚俗:解释与再解释》《关系刍议》《传统中国的底边社会管窥》《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与文化咨询》等近百篇。
乔健先生在教学和研究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人类学及相关学科机构的创建活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先后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香港人类学会、国际瑶族研究会、山西大学华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及台湾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积极支持创办人类学高级论坛。并分别担任首任系主任、会长、荣誉主任及所长、高级顾问。
除教学与研究外,乔健先生对中国人类学及相关学科之机构之创建与活动之推广有特殊贡献。乔健先生曾为香港中文大学创设香港地区独一之人类学系并担任创系系主任十一年(1980—1991),为山西大学创建华北文化研究中心并担任荣誉主任(1994年迄今),为台湾东华大学创建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并担任创所所长(1995年至2005年),又在东华大学校园内创建“原住民民族学院”,并担任首任主任(2001年至2005年)。此外,乔健先生又创设“香港人类学会”并担任创会会长(1978一1981),创设“国际瑶族研究协会”并担任创会会长(1986—1988),担任中国民族学会(台北)第十九届(1997―1999)理事长。
乔健英文著作:
1.A First Course in Literary Chinese.Vol.1,Texts. Vol.2,Vocabularies. Vl.3,Commentaries and Outline of Grammar. Harold Shadick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Chiao Chien.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8.
2.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 in Navajo Society.Institute of Ethnology,Academia Sinica Monography Series B. No.3. 1971.
3.Special Issue on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China.Chien Chiao,Jiann Hsieh and Yun-yang Zee,eds. 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No.6. 1986.
4.Ethnicity and Ethnic Groups in China. Chien Chiao and Nicholas Tapp,eds. 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No.8. 1989.
5.The Yaoof South China:Rec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Jacques Lemoine and Chien Chiao,eds. Paris and Bangkok:Pangu. 1991.
6.Home Bound:Studies of East Asian Society.Chie Nakane and Chien Chiao,eds. Tokyo:The Centre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Studies,Toyo Bunko. 1992.
7.The 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 in Navajo Society. New and Expanded Edition. Taipei:Airiti Press. 2010.
乔健中文部分著作(简繁体版):
【1】《中国人类学词典》谢剑主编,乔健、王崧兴编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中国的民族社会与文化:芮逸夫教授八十寿庆论文集》李亦园、乔健主编,台北食货出版社1981年版。
【3】《中国文化中的计策问题初探》乔健主编,台北食货出版社1981年版。
【4】《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汇编》乔健主编,李沛良等编辑,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社会研究所联合出版1985年版。
【5】《广东连南排瑶的男女平等与父系继酮》乔健主编,民族出版社1988年出版。
【6】《国际瑶族研究论文汇编》乔健、谢剑、胡启望编辑,民族出版社1988年出版。
【7】《中国家庭及其变迁》乔健主编,李沛良等编辑,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联合出版1991年版。
【8】《惠东人研究》乔健、陈国强、周立方编辑,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人在江湖:略说赛场概念在研究中国人计策行为中的功能》《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乔健、潘乃谷主编,李沛良、金耀基、马戎编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社会科学的应用与中国现代化》乔健、李沛良主编,高雄丽文文化,1999年。
【11】《飘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乔健编著,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12】《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乔健、刘贯文、李天生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廿一世纪的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乔健、李沛良、马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一些概念、方法与理论的说明》《石璋如院士百岁祝寿论文集》台北南天书局2002年版。
【15】《印第安人的诵歌》:乔健编著,中国人类学家对拿瓦侯、祖尼、玛雅等北美原住民族的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16】《文化、族群与社会反思——社会学人类学论丛》乔健、李沛良、李友梅、马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传统与现代》乔健编著,台北立绪文化公司2007年版。
活动
1978年至1980年,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乔健与崇基学院院长金耀基、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沛良、教授林聪标、杨国枢等学者就“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进行了10次小型的研讨会。
1983年,乔健先生开始与费孝通先生合作,在费孝通先生的不断推动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第一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于3月7日至21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大陆、新加坡、美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三十二位中国学者。这是1949年以后,第一次两岸中国学者在中国人的地方会聚一堂,用中国话讨论中国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当时非常轰动,两岸及香港地区的传媒都作了大量的报道,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11月,第二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仍由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乔健先生仍为筹备委员会召集人与实际承办人。
1986年至1990年,乔健先生创办“国际瑶族研究会”并担任主席,先后在香港、湖南和法国召开了三届“国际瑶族专题研讨会”。
1987年,乔健先生赴福建参加“崇武古城创建六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积极倡议闽、台、港人类学者共同研究海峡两岸的大岞人。
第三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由香港大学举办,1988年6月在香港举行。
1990年2月乔健先生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费孝通先生的邀请,来大陆参加学术活动并接受中央民族学院、山西大学的荣誉教授聘书。
1990年5月7日,乔健先生又应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丁锡洪教授之邀,作了“人类学与现代社会”的专题讲演。
1990年12月11日至14日,乔健先生和中根千枝教授在日本东京组织召开了“东亚社会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念费孝通教授八十寿辰”研讨会,16名代表分别来自北京、香港、台北、汉城、伦敦、波士顿和东京。费孝通先生和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及潘乃谷教授参加了会议。
1992年乔健先生积极筹备第四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这次由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于1993年10月11日至18日先后在香港和苏州举行。
1994年帮助山西大学创办华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并代山西大学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日本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园参加揭牌仪式。把个人藏书捐给山西大学成立“乔健图书室”。
1998年乔健先生又在南斯拉夫召开的第13届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上,组织了一次以探讨中国少数民族为中心的研讨会。
2002年5月,“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广西民族学院举办,乔健先生应邀请到大会做了“论中国研究的一些方法问题”的精彩演讲。
2004年,第二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银川举行,乔健先生应邀请到大会致开幕词。
2005年3月应邀在北京师范大学邀请做《社会文化的主流与边缘》的学术讲座。
2005年,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举行,乔健先生被聘为“人类学高级论坛”高级顾问并应邀主持了大会。
2005年9月乔健、乔晓芙、乔庄、乔纪、乔原及乔晓蓉六兄妹,为纪念其父亲乔鹏书,特于山西大学九十周年校庆期间共同出资壹万伍仟美圆,捐赠山西大学,设立“乔鹏书先生纪念奖学金”。
2006年应台湾文化事务主管部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邀请,参加“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从实求美——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演讲。
2006年10月10日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邀请在北京参加纪念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70年座谈会并发言。
2010年6月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贵州贵阳凯里学院举行,乔健先生应邀到会进行了“无宗教:中西原生态文化的思考”的发言。
2010年10月22日,由民盟中央、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与吴江市委、市政府共同组织的“纪念费孝通诞辰100周年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吴江市隆重举行。乔健先生作为费孝通先生的生前好友应邀参加了大会并发言。
2010年10月26日应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之邀,作了“中国文化中的谋略”的演讲,28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作了“中国文化的谋略与文化自觉”的讲座。
2010年12月5日 中英学界纪念费孝通诞辰100周年,在英国首都伦敦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日本、美国、西班牙、瑞士、比利时、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两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乔健先生应邀出席并作了 “关系、计谋与文化自觉”的精彩演讲。
2011年6月22日,应中山大学的邀请,乔健先生作了“论析中华菁英的谋略文化”演讲。
2011年6月26日上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选举乔健为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并经到会全体委员的无记名票决:评选李亦园、乔健、容观琼3人获人类学高级论坛新世纪(2000-2010)“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2011年10月10至14日,乔健先生应山西凯嘉古堡文化研究院的邀请,回山西省介休市参观考察。介休市委书记秦太明、市长王怀民、人大主任李怀珠、市政协主席吴定元和山西凯嘉古堡文化研究院院长路斗恒分别设宴会欢迎。考察期间参观了张壁古堡旅游景区、湿地公园、中国琉璃艺术的瑰宝后土庙、祆神楼,在新建成的介休一中学术报告厅进行了“文化研究、文化自觉、智谋文化”的演讲。
2011年10月22日,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在赣南师范学院隆重开幕,乔健先生应邀请参加并主持了大会开幕.本次论坛以“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为主题,由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与文旅学院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韩国大田大学等海内外5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学者出席了开幕式。24日接受了人类学高级论坛新世纪(2000—2010)人类学终身成就奖,代表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
2011年12月7日应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丁宏教授的邀请,乔健先生参加“全国民族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并作了“我的人类学田野经验和一些心得”主题演讲。
2012年9月1日至5日,乔健先生受介休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怀民同志的委托,凭借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威望,召集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回到家乡介休举办了“维护文化遗产、发展城市文化”圆桌论坛。这个论坛邀请了著名建筑学家、台湾大学城乡建筑与研究所所长夏铸九教授,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熊杰教授,台湾世新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罗晓南教授,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彭兆荣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大鸣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徐杰舜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丁宏教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副教授横山广子等十二家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17位知名学者参加。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省文物局法规处处长许高哲、晋中市文物局局长出席了开幕式。会议还邀请了乔健先生的夫人李洁予女士及她们的公子乔立博士列席会议。介休市市委书记秦太明、市长王怀民、市委副书记王双寿、市人大主任李怀珠、市政协主席吴定元等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将实地考察介休绵山、后土庙、张壁古堡等文化遗产保存地,并就“维护文化遗产、发展城市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举办此次人类学圆桌论坛对发展介休旅游产业,促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介休市市长王怀民热情洋溢的说,“为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将文化保护传承与促进民生改善相结合,介休市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介休历史文化名城复兴’的重大决策,遵循‘碎片重构,新旧交融’的思路,按照‘尊重原貌、修旧如旧、突出特色、整体保护’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分类实施、循序渐进’的工作机制,努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在这次论坛上,乔健先生提出了“黄土文明的研究与发展规划:以介休为例”,的研究计划,并以人类学高级论坛与介休市政府、山西凯嘉张壁古堡文化研究院签定协议合作协议,将会是中国人类学学术转型的一个标志。
2013年6月28日至30日,乔健先生参加台湾清华大学“2013海峡两岸人类学论坛”和7月15日至24日,在湖南吉首大学“第一届两岸三地中国西南民族学与历史学研究生研习营”进行“文化自觉、自觉发展”:有关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的构想与范例的专题演讲。
2013年9月8日至10日,“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执行计划会议在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召开。著名人类学家、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乔健,召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党委书记周大鸣教授,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彭兆荣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安介生教授,山西省介休市市长王怀民,市政协副主席郝继文,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志东应邀参加。与会人员就人类学高级论坛与介休市政府合作,由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四名学科带头人带领研究团队,在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理论和乔健教授“自觉发展”的执行方案指导下,从历史、文化、民族、地理等方面,如何以有2600年历史的介休作为“黄土文明”的典型充分挖掘、发扬光大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具体执行方案并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了执行计划。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陈春声欢迎接待。
这次会议是由人类学高级论坛主办在我市召开“维护文化遗产、发展城市文化”圆桌论坛期间,介休市政府与人类学高级论坛签订的“介休市文化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实际工作会议,标志着“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计划的正式启动。
获奖记录
乔健先生曾获多项学术荣誉,包括中央民族大学荣誉教授(1990年颁授)、山西大学荣誉教授(1990年颁授)及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讲座教授(1994年授任,为香港地区首位)。2003年至2006年任台湾国家教育部“讲座教授”,2005年任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2005年担任由海峡两岸四地22所高等院校联合创办中国人类学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人类学高级论坛高级顾问。2006年被中南民族大学聘为荣誉教授。2011年7月当选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并获得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新世纪(2000—2010)“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人物评价
乔健先生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论著丰硕,对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贡献卓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7 15:3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