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藻
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
吴文藻(1901年4月12日-1985年9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夏港镇,民进会员,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生前是中央民族学院教授。
人物生平
1901年4月12日,吴文藻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夏港镇
1917年,考入清华学堂
1923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社会学系,毕业后获得获学士学位。
1925年,入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系。
192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29年6月,返回中国,任燕京大学教授。
1933年,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1938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1940年,任重庆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
1943年,随“中国访问印度教育代表团”出访印度;6月,参加“西北建设考察团”调查西北民族问题。
1946年赴日本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组长。
1951年返回中国。
1953年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国内少数民族情况”教研室主任、历史系“民族志”教研室主任。
1956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1958年错划为右派,撤销教职并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
1959年从事编译工作。
1971年从下放劳动的沙洋干校调回中央民族学院。
1979年3月,撤销原处分决定,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原高教二级工资待遇。
1985年9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吴文藻于20世纪早期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学术思想,主张从社区着眼来观察和了解社会以及开展国情研究。
对于如何“促使社会学之中国化,以发挥中国社会学之特长”,吴文藻认为是将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上的“理论”与“事实”糅合创新,以及培养教育本土“独立的科学人才,来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
吴文藻认为,“社会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事实的科学,而乃是必须以事实为根据的理论的科学”。并对当时欧美社会学和人类学发展状况及其主要学术思想分别撰文进行了系统评述,在研究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了功能学派的社区研究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地研究,以纠正当时“国内社会科学材料内容的空虚”之弊。
为了让中国国内学界了解功能学派,吴文藻邀请了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来中国讲学,还翻译了相关代表人物的学术著作。在对西方概念的转译中,他创造性地将英文community一词译为“社区”,来与“社会”一词相对而称。他提出,社区研究方法与只侧重事实叙述的社会调查不同,社区研究的价值在于“叙述与解释兼而有之”,它不仅“要叙述事实,记录事实,还要说明事实内涵的意义,解释事变发生的原因”。这一基于功能视角,从社区着眼来观察和了解社会的取径,为推动早期中国社会学的社区研究实践提供了指导理论和方法。
吴文藻认为,要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才能得到对中国社会基本结构、功能和变迁的认识。对于如何认识当时中西文化碰撞下复杂多样的中国国情,应是“迅速地有计划地进行现代社区的实地研究,对于各地方的事实材料,做系统而详尽的搜集”。他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规划了社区研究与比较社会学的研究方略,调查和认知中国社会。在田野调查方法上,提倡运用“拣样精察法”对不同社区进行系统而精密的参与式观察研究;在研究单位上,主张应先从村落调查入手,再扩展研究单位达至省乃至全国范围,进行专题性研究;除了内地社区和边疆社区的研究之外,还应开展对海外华侨社会的研究,以增进对于“中国民族及文化全部的外界适应与完整的了解”,从而获得对中国社会的整体概括。
为了推动研究实践,吴文藻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教师和学生在全中国各地陆续展开社区实地调研。他安排师生分别在云南、成都、西藏、新疆等地继续拓展在西部和边疆地区实地研究。在这些实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实现了中国学派“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上”的独立研究实践。
吴文藻的代表著作有:博士毕业论文《见于英国舆论与行动中的中国鸦片问题》,论文《现代法国社会学》《德国系统社会学学派》《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现代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用》《中国社区研究的西洋影响与国内近况》《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边政学发凡》《社会制度的性质与范围》《社会学与现代化》《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今昔》《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迁》《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新进化论》等,著有《论社会学中国化》《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参与译校《世界史纲》《六次危机》等。
人才培养
吴文藻参与筹建了燕京大学成都分校;在云南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
吴文藻针对当时“社会学在知识文化的市场上,仍不脱为一种变相的舶来品”之状,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学科建设思想,希冀将西方先进的学科知识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通过本土化改造,解释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以建立起具有自主性、现代性和应用性特征的中国化的现代社会学学科。
吴文藻提出,“人才是发展科学的第一要素”“能有独立自主的人才,方有独立自主的学问”。在对学生的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育方面,他推动了早期社会学教育教学的系统改革。他倡导通才教育与专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育理念。他认为,“基础知识不足,不能胜任较为高深的研究工作”,应“先博后专,在广博的基础上进而求精求专”。要给学生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吴文藻还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除了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注意锻炼学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为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高年级学生专设讨论课程,组织他们讲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给予个别指导和推荐优秀成果在期刊上发表。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邀请了国外社会学和人类学名家来华讲学和指导开展研究;对于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则进行重点培养,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欧美国家大学深造。另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进行改造,为每门课都编写了汉文教材,增加了反映中国社会事实的内容,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直接使用英文教材的做法。倡导为学生提供基本参考书,以扩充视野和“辅助大学教本之不足”,以避免学生形成“思想公式化”的习惯。
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讲授“西洋社会思想史”“家族社会学”“人类学”等课程,另讲授“先秦社会政治思想史”“近现代社会政治思想史”等课程。
吴文藻指导培养的学生有社会学家费孝通,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祁庆富,时任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中央民族学院教授陈长平王庆仁张海洋,时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民族学家宋蜀华,藏学家李有义,原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袁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全慰天,历史学家陈永龄,语言学家冯家升,原四川省政协委员李安宅、历史学家瞿同祖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吴文藻的父亲童年失学,后来与人合伙开了一家米店。靠诚信经营,小本买卖养活了一家老小。吴文藻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受到全家的宠爱。家中没有藏书,但吴文藻偏爱读书,5岁时,在二姐的陪同下去乡下的启蒙学堂读书。后来去城里的礼延学堂读小学。他珍惜读书的机会,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荣获“三优”奖。
1929年6月15日,吴文藻和冰心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了婚礼。两人育有三个子女,大儿子吴平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女儿吴冰吴青都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在清华,吴文藻展示了自己的社团活动能力。办过“书报贩卖社”,与北京、上海的出版商洽谈,代销清华学子喜爱的书籍。参与创办“小说研究社”,组织座谈、讲座等社团活动。吴文藻还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参与翻译《短篇小说做法》一书,撰写《评清华学生生活》的征文,为无锡老乡、南菁校友撰写《杜君钟珩传》并发表在《清华周刊》上。
人物评价
“吴文藻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中央民族大学校友会基金会评)
“吴先生(吴文藻)对中国社会学与民族学建设运动,有过杰出的贡献,并培养出许多接班人,成为中国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和大师。”(民族学家杨堃评)
“吴文藻是中国社会学的先驱之一。”(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评)
“文藻师学识渊博,治学谨严,对学生诲而不倦,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文藻师一贯重视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并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学习的……”(原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袁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全慰天等联评)
“文藻先生笔耕一生,对学术界建树卓著,晚年屡遭颠沛,而报国之心不减,是我们后辈的楷模……”(当代作家、诗人袁鹰评)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他(吴文藻)都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终身致力于祖国现代化的学者……”(藏族研究专家李有义评)
“吴老先生(吴文藻)是中国社会学前辈,贡献巨大。”(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胡乔木评)
“吴文藻先生在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引进新风气上,身教胜于言传。他所孜孜以求的不是在于使他自己成为名重一时的学人在文坛上独占鳌头,而是着眼于学科本身,他看到了他所从事的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处境、地位和应起的作用。……他清醒地觉察到中国当时的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需要一个彻底的改革,要开创一种新的风气,但是要实行学术风气的改革和开创,绝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甚至不是一代人所能做到的。所以,他除了明确提出一些方向性的主张外,主要是在培养能起改革作用和能树立新风气的人才。……吴文藻先生不急之于个人的成名成家,而开帐讲学,挑选学生,分送出国深造,继之建立学术研究基地、出版学术刊物,这一切都是深思远谋的切实工夫,其用心是深奥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评)
“吴文藻所倡导的学科建设思想、治学理念及其教育实践,既植根于中国土壤又具有国际视野,既独立自主又包容开放,不仅为早期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世界奉献了社会学的学科建设经验与成果。”(《学习时报》良警宇、浦天龙评)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与人类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学科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折射出其同代学人相似的历史命运―既有荣耀与辉煌时刻,也充斥着坎坷艰辛。”(《中国民族》评)
“吴文藻是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被誉为‘开风气、育人才’的一代名师大家。”(民进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吴长海评)
人物纪念
吴文藻冰心纪念馆,位于江阴市夏港街道,占地总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故居290平方米,馆内展陈分为吴门之后、海的女儿、五四洗礼、海外情侣、执教燕园、风雨萍踪、赤子情怀、双星闪耀等八个部分,展出了吴文藻和冰心夫妇生前不同时期的文字、图片、信件、物品等,展示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和贡献。
参考资料
吴文藻.中央民族大学校友会基金会.
吴文藻:暮年跋涉.中国民主促进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13: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