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泰兴路306号,现为
上海市政协文化俱乐部所在地。这里原为著名的体育活动家、房地产商人
程贻泽(上海滩地产巨商程谨轩之长孙、
程霖生胞侄)的房产。
发展历史
豪宅位于北京西路泰兴路口,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初,屋主人程贻泽是上海第一代房地产商安徽富碣程谨轩的长孙,而当时程家的当家人是程贻泽的叔叔程霖生。然无论是程贻泽还是程霖生,当时并未给自己的大房子取名字,爱取宅名的往往是那些文人雅士。因此,“丽都”被命名是后任主人期间的事情了。
上海开埠后没多久,程谨轩来到上海,以木匠手艺混迹于上海租界,后逢沙逊的长年出租房“本格罗”到了规定翻修期限,程谨轩便自告奋勇承担翻修费用并原价租下,然后高价转租给来租界避兵燹的同胞。他运气好,由于租界房少人多,很快通过租屋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但他没有停止逐利的步伐,继续由新世界往西一路买地建屋,很快便成为上海滩华人房地产商中的第一人,人称“沙(逊)哈(同)之下,一人而已”。他去世时人们估计其遗产“值1000余万两”。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上海房地产业的黄金时代,外滩万国建筑群就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从外滩往西进来一点就有镇海方家在宁波路上的兴仁里,连同附近的天津路、河南路、江西路、北京路形成了一个东方华尔街金融圈,位于这个金融圈里的上海老银行、大钱庄等也都是这个时期建造的。私人豪宅则多为西洋冒险家沙逊、哈同等所有,华人自己建造的豪宅凤毛麟角,丽都花园是其中的先行者。丽都花园有花园,有壁炉,有弹子房,这些看似豪华的设计其实是租界当局对这一带居民建屋的入门级标配,达不到这个水平就得不到建屋许可。程贻泽为了取悦爱妻唐八妹而特意建造的游泳池,应是标配之外的附加项目了。
从1920年开始,上海的花旗银行开始放开房地产抵押贷款,上海地产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始,西方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影响所及,上海房地产业的繁盛时期在1930年也戛然而止。
程霖生含着金钥匙出生,他接手父亲的家族商业大厦,又赶上房地产大发展的机遇,就继续在房地产业扩大投资,并开设多家钱庄,一则融资,二则供其随意提款挥霍。程霖生在1923年至1927年间先后与人合股创办了六家钱庄,分别为衡吉钱庄、衡余钱庄、泰昌钱庄、鼎元钱庄、吉昌钱庄、达源钱庄。这六家钱庄都是入园的大同行钱庄。在一般园庄资本金3万左右的情况下,程霖生参与的钱庄起步就是10万,显示了房地产大鳄的资本底气。
镇海方家接手
程霖生的财富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短短几年家族资产少说也翻了两番,超过四千万元。然而财富来得过于轻松,去得也如云霓聚散,钟鸣鼎食转眼竟成了黄粱一梦。他受算命先生蛊惑,抵押房产投机标金,竟至一败涂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程霖生的楼虽然没塌,但都易主了,位于常德路的德义大厦住宅由上海钱业领袖
秦润卿主持的福康钱庄接手,后转给中国银行,成了中国银行员工公寓;侄子程贻泽的丽都花园及其他产业易手给了同安房地产公司。上海滩上的第一代豪门就此烟消云散。
据方先生说,程霖生虽然开设有六家大钱庄,但严格来说,他还算不上真正的钱业中人,他是风险投机巨商,成于其父亲打下基础的房地产业,毁于标金投机。而接手丽都花园的却是真正的钱业第一豪门、位列上海九大钱庄资本家家族之首的镇海方家。
方季扬是镇海方家第四代传人,掌管着家族的钱庄生意,接手丽都花园产业的是以方季扬为首的安裕、安康钱庄等家族成员。方氏家族拥有此豪宅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3年丽都公司公私合营后,方家还在给丽都的员工分红。从丽都花园的建造到屋主人的破产转手,见证了上海房地产业的第一个黄金十年的盛衰,时间正是在1920年至1930年间。
镇海方家虽身世显赫,然而行事低调,家族开设的“安康钱庄”其实是钱庄史上的传奇,前后经营了120年,从上海开埠前的1830年一直经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是中国钱庄史、中国票号史甚至中国银行史上经营时间最长的一家金融机构。方氏家族先后在上海、宁波、杭州、汉口等地开设钱庄,最高峰时期拥有42家钱庄,创下了上海钱庄家族数量之最的记录。此外,方氏家族还是当时航运、地产、银楼、皮革、化工、日化、百货公司等领域里的领军者。
丽都花园舞厅
方家接受了丽都花园,没有自己搬进去享受,或以自己姓氏命名“方家花园”,而是出租给他人经营,在地产增值的同时,让上面的建筑物也能创利,而外界则一直以为承租人高仁远就是该产业的拥有者。高仁远即高鑫宝,是杜月笙的徒弟,他租下丽都花园经营有
杜月笙在背后为他撑腰。精明的高老板还拉上方家入股,方氏以部分房租收入投资丽都公司,作为有限责任股东,即只拥有股权而不参与业务经营的合伙人。
1936年7月26日,丽都花园舞厅开幕,成为上海五大舞厅之一。舞厅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高尚娱乐活动,丽都花园从舞厅开始,兼营餐饮等,从此进入丽都最风光的时期。
据方先生说,丽都开幕那天为了与
百乐门开幕式别苗头,高老板想邀请
工部局最高行政长官
费信惇总裁Stirling Fessenden参加,费信惇开始并不愿意,高就请合伙人方家出面劝说,费信惇与方家关系不一般,遂欣然接受邀请。当时还有政府官员,如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上海警备司令
杨虎,上海滩名人有汇丰银行买办
席德懋、上海市商会主席
王晓籁、杜月笙等出席,开幕式丝毫不逊色于百乐门开幕式。
丽都花园进口是在泰兴路和北京西路的转弯口上,有很高的水泥外墙,大门左手边是办公接待室,接待室后面是露天游泳池,游泳池后面有一幢洋房,那是供客人休息和换装用的。进大门右手边是西式花园,花园中间有喷泉。沿着中间大路朝前走,左边是三层的丽都大饭店,饭店原是程贻泽的住宅楼,非常富丽堂皇,内有西餐厅、酒吧、茶室咖啡厅等。右边是丽都舞厅,舞厅内有恒温空调,被媒体称为“宏阔瑰奇、全沪舞场恐无与伦比”,路道两边有整齐的灌木树丛。再进入又可以看见一座高大的西式喷泉。最后面是丽都花园著名的露天大舞池,这个舞池直径约50米,彩色水磨石子地面,少许低于平地,前面有一个大乐台,是乐队演奏之处,非常气派。每年的春夏秋季,丽都经常会搞露天花园舞会,闻名上海滩。
方先生的好友钱祥卿是江南钱家的后代,钱先生是舞蹈家,他自己不但跳舞本事大,子女也是跳舞专家。钱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丽都花园舞厅的文章,文中说到:由于我(钱祥卿)幼时经常随父亲出入舞场,所以对老上海的舞业是有一些见闻的。当时的上海流行着一句词,即“大舞厅——五大厅”,指的是五家一流舞厅,也就是百乐门、仙乐斯、米高美、丽都和五层楼。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段好、场地大、设施好、乐队好、舞女红、层次高。百乐门(位于今愚园路、华山路)是Paramount的音译,原意是雄伟、壮观。仙乐斯(位于今南京西路、成都路),是像仙人一样快乐的意思,门面很漂亮,挂有很大的霓虹灯,来此寻欢的外国人较多,价格昂贵,厅内气氛幽静,点了不少蜡烛。米高美(位于今西藏路、南京路)的特点是乐队好,是上海最早采用康钠贝司和钢刷乐队的舞厅。丽都花园层次高,是社会名流高档的交际之所。
共和国初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丽都花园成为上海市静安区文化俱乐部。1960年因上海市茂名南路58号的上海市政协文化俱乐部(原法国总会)关闭,上海市政协文化俱乐部就搬迁到了丽都花园,开放对象仅限于被指定为会员的上海文化和其他各界少数上层人士。当年得以成为文化俱乐部成员的,大致须具备下列几种身份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上海市属各区政协的正副主任(席)及秘书长;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包括文联、作家协会等)市级机构理事(委员)以上的领导成员;拥有三级(或二级)以上技术职级的高级专业人员如教授、医师、工程师、艺术家等;市政府参事室的参事,等等。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个俱乐部就成为特供社会精英会员之地。俱乐部的餐厅向每位会员每月发放15张餐券,每次就餐,每人至少用券一张,多用不限,每张券可点一道菜,每道菜的质量高、数量多,价格比外面便宜。在那个吃饭要粮票的年代,文化俱乐部不仅不收粮票,每人只需付一角钱,大米饭就可以敞开肚皮吃。在这里,常可看到社会名流如
蔡元培先生的夫人、西北军将领
张之江等。这一时期,丽都花园的主人依然是镇海方家。因为历史原因,方家作为丽都花园的股东身份到1966年为止,但丽都的故事却一直在继续。
1975年,丽都花园曾经成为拍摄内部片的秘密场所。
叶永烈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叶永烈为毛泽东拍“内片”》,作者写了他从1975年秋天开始,住进丽都花园直到1976年9月9日,为中央领导拍摄整理传统剧目的事情。据叶永烈回忆,“这是一座花园式的别墅庭院,门口有大铁门,院子里很宽敞,有游泳池、办公楼、会议厅、放映厅等,大门一关,即与外界隔绝,确是一个理想的拍摄点。按照拍摄计划,各路人员很快进入拍摄点,成立由我担任组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齐闻韶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参加拍摄的人员都按照样板团的伙食标准,免费供应中、晚两餐,菜肴不错,这在‘36元万岁’的年代,还是颇为实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