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斑麻蜥
蜥蜴科麻蜥属动物
丽斑麻蜥是有鳞目蜥蜴科麻蜥属爬行动物。体圆长而略平扁,尾圆长,头略扁平而宽,前端稍圆钝。背棕灰夹青、棕绿、棕褐、黑灰等色,头顶棕灰色,头颈侧有黑镶黄色长纹3条;从两顶鳞后外缘开始向后有2条浅黄色纵纹直达尾的五分之一处;从两侧上唇鳞后端经耳孔、体侧到尾基部各具1条纵纹;背及体侧具有几乎纵行对称的眼状斑,中心近黄色或乳白色,周围棕黑色;腹部乳白色,四肢与尾部的腹面乳黄色。
形态特征
丽斑麻蜥体型圆长而略平扁,尾圆长,头体46-56(平均53.9)毫米,尾长49-64(平均55.3)毫米。头略扁平而宽,前端稍圆钝。吻鳞五角形,邻接第一上唇鳞与上鼻鳞;外鼻孔不接唇缘,在3枚鼻鳞间;上鼻鳞大于下鼻鳞与后鼻鳞的总和,左右两片在吻鳞后相接;下鼻鳞狭长,下接第一、二唇片;后鼻鳞小,下接下鼻鳞,后接前颊鳞与上颊鳞;额鼻鳞成对,近x角形,紧接上鼻鳞之后,后缘斜接前额鳞,正接前额鳞前中央,外缘接上颊鳞;前额鳞成对,紧接额鼻鳞之后,内缘有1枚小的中央前额鳞间隔左右2鳞;额顶鳞成对,内缘在中线相接;顶鳞最大;顶间鳞盾形,略小;枕鳞不发达;颊鳞3枚;上睫鳞7枚,眶下鳞3枚,第二枚弧形狭长,下接第五、六、七3枚上唇鳞;上唇鳞8-10枚,多为9枚,第五枚最长;耳孔前背侧横斜1枚大鳞;颔片5对,第3对最大且左右在中线相接;从颔片到领围约由18-23枚细鳞组成一纵行;颔围明显,约由9-11枚鳞组成。
丽斑麻蜥背鳞细小颗粒状,背中段鳞约50-61枚,成一横列。腹鳞矩形平扁,斜向中央,12-15枚成一横列,不成纵行。泄殖肛孔横裂;肛前鳞1横列,中央4枚较大。有股窝9-12枚。指、趾腹面鳞片起棱,末端具爪。
丽斑麻蜥背棕灰夹青、棕绿、棕褐、黑灰等色,头顶棕灰,头颈侧有黑镶黄色长纹3条。从两顶鳞后外缘开始向后有2条浅黄色纵纹直达尾的1/5处;从两侧上唇鳞后端经耳孔、体侧到尾基部各具1条纵纹。背及体侧具有几乎纵行对称的眼状斑,中心近黄色或乳白色,周围棕黑色。腹部乳白色,四肢与尾部的腹面乳黄色。
栖息环境
丽斑麻蜥栖息于平原、丘陵、草原、低山和农区等各种环境,喜选择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沙土环境作为栖息位点。
生活习性
丽斑麻蜥是昼行性动物,喜晴天外出活动,阴天少见,雨天不活动。日活动节律与季节有关。在秋季,观察其活动规律,有两个活动高峰,一是在上午9时到中午12时,另一在下午2时到下午4时。性机敏,行动敏捷,奔跑迅速,为时行时停的间歇急行方式。
丽斑麻蜥常在灌丛或草地周围活动,活动范围不大,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极为敏感,反应敏锐,一遇危险即迅速逃入洞穴或草丛中,有的也在原地迂回躲避,并不逃远。被追赶中的个体,如一时无掩体之处,能急停、变向、再行前进。丽斑麻蜥多在土质疏松的沙土中挖洞,洞口圆形,洞道短小狭窄,全长20-30厘米,终于盲端;有时也利用花背蟾蜍啮齿类动物的洞穴。
丽斑麻蜥属变温动物,4月末出蛰,通常雄蜥出蛰早于雌蜥。10月气温降低,食物缺乏时,开始冬眠。入蛰顺序也以雄蜥先于雌蜥。越冬期不食不动,呈麻木状态。越冬地点一般是在沙土洞、石洞或树根洞内,距地表距离大于1-5米。
丽斑麻蜥动作敏捷,攻击力强,发现猎物时迅速疾行猛冲,小型猎物一次捕食,如遇较大猎物,则反复扑咬,最终吞食。捕食活动距所栖息的洞穴、草丛或灌木丛很近,一般不超过5米范围。丽斑麻蜥食性广泛,包括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多足纲寡毛纲等动物,多为昆虫纲,其中,又以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为主。食性随环境与时节变化而不同。5月食物主要是鞘翅目、膜翅目和蜘蛛目动物;6月后鳞翅目及双翅目昆虫比例有所增加。对蚱蜢黏虫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叶蝉等农业害虫有很强的捕食能力。8月下旬后主要捕食黏虫、叶蝉类、蟋蟀、蚱蜢等。成体与幼体在食性上无显著差异。丽斑麻蜥的耐饥饿能力很强。
分布范围
分布于朝鲜、蒙古、俄罗斯、中国。
中国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苏、浙江等地。
繁殖方式
丽斑麻蜥出蛰后即开始繁殖,此时雄蜥成体精巢体积为全年最大,其后因繁殖期和交尾而日趋缩小,至繁殖结束时可降至最小体积,而后则再逐渐增大,到冬眠前几乎与翌年出蛰时的体积相当。繁殖期雄蜥腹面常呈绯红色或淡红色。雄蜥遇到雌蜥后,用袭击的方式进行追逐,追到后用嘴捉咬住雌蜥强行交尾,交尾时将一侧半阴茎插入雌蜥泄殖腔内,雌雄双方彼此咬住对方的尾部末端,转圈奔跑;有时雌体可弯成弧形,并咬住雄体腹面的中后部,交尾的持续时间可达30分钟。交尾时不惧干扰,即使用石块、木棒等物进行刺激,亦不受影响;交配结束后通常雌蜥先行爬走。
6月雌蜥多在沙土中挖洞产卵或者利用自然洞穴、石缝或其他动物洞穴产卵。年产2窝,窝卵数2-8枚,乳白色,长椭圆形,外被革质卵壳,壳质柔韧。利用环境温度孵出仔蜥,因环境、气温及湿度等差异,孵化期在1个半月左右;孵化后,幼蜥以卵齿叩破革质卵壳而出,不待体表干燥后即能爬动,且具刺激反应。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种群现状
由于环境资源的破坏,丽斑麻蜥的生活环境日渐缩小,建议在丽斑麻蜥数量集中的地区建立县以上的保护区,以恢复其生活环境,使种群数量得以恢复。
保护级别
丽斑麻蜥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3 12:4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