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主要承担技术
基础研究工作,是
航空工业标准化技术
归口单位,
国防科工委、
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标准化研究中心,航空
生产力促进中心,航空综合环境
重点实验室,航空标准件检测中心、国家二级
安全生产培训等机构设在本所,同时是ISO组织
航空航天技术委员会的中国归口单位,承担ISO/TC20/SC1秘书处的工作。现有职工46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12名。配备各类先进的试验、
检测、
鉴定设备和仪器、仪表1000余台(件),馆藏国内外
标准资料30多万项。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航空301所)隶属于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承建航空综合环境
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航空行业唯一从事环境与可靠性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
关键技术攻关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环境预计与
环境适应性设计、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
环境试验与评价、
故障机理与
环境效应分析、软件可靠性设计分析与测试、
电磁效应和综合保障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40年,301所已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标准化专业研究机构。质量工程在环境与可靠性、质量管理、
质量审核等专业基础上,拓展了宏观质量评价、软件测评、
测试性、装备综合保障、检测等专业,集质量管理、质量生成、质量控制、试验与评价于一体,形成了“
大质量”的整体格局和集成能力,在国内首先推出了环境工程的理念,针对
航空电子产品的
高可靠性要求提出了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和可靠性综合
评价技术,服务领域从航空延伸到国防和
国民经济大市场。
40年,301所发展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航空装备环境与
可靠性鉴定试验室;信息化成功与金航数码公司整合,成立了新金航,秉承推进
产业信息化,实现
信息产业化的发展宗旨,形成了
管理信息化、
工程信息化、综合保障信息化、
IT运维与管理、
系统集成与
信息安全、
信息化咨询六大
主营业务,实现了研发、咨询、实施、营销、运营“
一条龙”。
40年,301所发展成为了航空行业信息化实施的
主力军;
适航性80年起步,经历了发展、辉煌、萎靡,进入21世纪,把握住了民机发展的有利时机,奋力开拓民机适航性业务,成为了工信部和国家民航局的“民用
航空器适航技术研究与管理中心”。成功实现将适航性技术向军机领域拓展,用新思路、新
方法保证装备安全性。
40年,301所建设成为了国内适航性的权威研究机构。
经济规模2010年预计实现收入8亿元,利润9000万元,十年间收入翻了三番,从航空行业内规模实力较小的研究所发展成为航空行业中等规模的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技术基础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所。
科研成果截至2009年累计取得了560多项,其中国家级14项,部级228项,集团级141项。2008年进入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行列。
201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
全国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
2008年经中央批准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合并组成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
中航工业,英文名称: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由原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是一家由国家出资设立,受中央管理的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实行母子公司(事业部)
管理体制,
注册资本640亿元,拥有
企事业单位近200家,拥有上市公司21家,其中3家在香港上市。
303所
中国航空精密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机械技术研究所(北京)
627所
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与627所合并成立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
1月5日 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联名向中央提出《关于
航空工业建设的意见》。建议成立
航空工业建设委员会,成立航空
工业管理局以及设立研究院等。
4月17日~29日 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
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宣布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以聂荣臻、李富春、刘亚楼、何长工、
段子俊、
马文为委员。聂荣臻为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
7月3日 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南昌飞机厂试制的初教5(
雅克-18)
教练机首飞成功,通过国家鉴定。8月1日,毛泽东主席为此亲笔签署了嘉勉信。
8月18日
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爱姆-11(M-11)发动机成功。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也给该厂亲笔签署了嘉勉信。
9月8日 中国第一架
喷气式飞机歼5(
米格-17)由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经国家鉴定验收,
成批生产交付部队使用。它的试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此跨入喷气时代。
7月26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首次试飞成功。8月4日,
叶剑英元帅参加了在沈阳飞机厂举行的庆功大会。
第一代
空空导弹“霹雳”1空空导弹经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投入
小批生产。
运10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的大型客机,于1980年9月26日首次飞行,也是第一架首先飞越
世界屋脊的中国制造的飞机。
具有中国
自主知识产权的
第三代战斗机----歼十飞机首飞成功,于2004年7月19日被批准
设计定型。
新舟60飞机给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表演,得到了吴邦国、李岚清、邹家华等的称赞,被认为是适合我国
支线航空运输的飞机。
中国民航适航部门批准
新舟60(MA60)飞机
型号合格证,同时正式批准将改进后的
运7-200A飞机定名为“新舟”60(MA60),列为
产品型号。8月3日,首架“新舟”60飞机交付
四川航空公司,8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